美文网首页书法简友广场心情随笔
美好清晨20211211——育儿育己:感情的淡化,从分享欲的消逝

美好清晨20211211——育儿育己:感情的淡化,从分享欲的消逝

作者: 凝飞呀 | 来源:发表于2021-12-11 10:07 被阅读0次

周末半马完成,明天小规模的半马测试赛因为疫情又不能如期举行了。

最近跑的越多,吃的越多,甚至吃的远多于身体消耗的比例,这周好歹算保住了体重底线,跑步纯粹就是锻炼身体了,感觉自己大腿和胳膊的肌肉越来越结实了。

一个健康的体魄,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舒适,还有精神的矍铄。

正如作家素黑所说:“自爱的首要条件就是先吃好一顿饭,睡好一个觉,不问理由地先强壮自己的身体。”

人生拼的是耐力,拥有一个好身体,才有力量去打赢接下来的硬仗。

早点睡,少熬夜,多运动,造福的是我们自己。

凝飞早练晨读20211211家庭教育学习分享——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也不和家长说?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最近在知乎上读到一个话题,引发网友热议: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也不和家长说?

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可是当孩子不再与父母沟通心事,就像在刻意隐瞒什么,家长不免担心,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或许在我们看似和谐的亲子关系中,早已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问题。它们或许因为家长太忙而没被注意,又或许早已被孩子藏在心中默默承受。

家本是避风港,不应存在太多隐瞒猜测,为了更好的与孩子相处,父母应该懂得这样与孩子沟通。

一、学会倾听——走进孩子内心

很多时候,倾听比指责更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与依赖。

因为倾听,家长才能了解孩子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才能具体准确地进行沟通和指导。

那些他愿意说的,不愿说的,最后会因为你愿意去听,愿意尊重他表达的权利而发泄出来。

你越尊重孩子表达的欲望,他越愿意与你沟通。从小就被家长倾听的孩子,长大后也往往更懂得倾听与尊重他人。

很多人不知道,孩子的行为本就会受到父母很大的影响。当父母不去倾听孩子的想法时,又有什么底气要求孩子来听父母说话呢?在孩子小小的心里,他们不懂得倾听的重要,因为没人听过他们说话,他们也更不会去听别人说话。

倾听,打开的不仅是孩子的话匣子,更是孩子的心门,缩短与孩子心的距离,赢得彼此的信任与尊重。

二、学会共情——你的烦恼我来懂

同样是对孩子的鼓励,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沟通的效果会更好。

亲子之间的矛盾,大多都是由于双方不理解,却又没能将心比心、各退一步,最终愈演愈烈的。

面对挑战,父母觉得孩子勇敢就行,却忽略了孩子难以克服的恐惧;面对委屈,父母觉得孩子坚强就行,却不知道孩子流下的根本不是懦弱的眼泪,而是不被父母理解的伤悲。

实际上,这种不理解对孩子造成的二次伤害,却是最致命的打击。如果连最亲的人都无法尝试理解他们,还能有谁会理解他们呢?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倾诉都不以为然,想着小小年纪能有什么烦恼,才多大点儿事。

可是他们却忘记了,那些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困难,却能让孩子感到天昏地暗。

能够被别人理解的人是幸福的,作为父母,应当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如此幸福的人。

三、学会尊重——你的人生你做主

只有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才是真的爱孩子。让孩子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是对他独立人格的极大肯定和鼓励。

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人格,他们在做选择时,总是更有底气。因为他们的选择从未被别人干涉过,他们也因此学会做自己。

可能在很大一部分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长不大。他们总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事情都需要他们替孩子做决定。又或许觉得孩子太年轻,对人生的规划过于想当然。

于是他们无视孩子的独立人格,选专业、选工作甚至相亲,全部都要干涉。

曾经读到一段话:“孩子生下来就有权利得到尊重。请你像尊重自己、尊重领导、同事、朋友一样尊重你的孩子。”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他们选择自己的人生,让孩子自己做主。

写在最后——

感情的淡化,从分享欲的消逝开始。如果一个孩子,面对自己的父母却变得无话可说,那一定是父母忽略了孩子曾经说过的太多话。

纪伯伦曾经说过:“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为人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将孩子在人格上视为与自己的平等的人,要懂得将心比心,学会倾听和尊重孩子。

不要等到他们沉默时,才后悔没能好好的沟通。

经典育儿书《正面管教》中提到:在纠正孩子的行为前,先要赢得孩子的心。

打开孩子的心门,不仅要懂得倾听,还要在倾听的同时用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要在反馈时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

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可以去解决问题,并且不要害怕,因为父母会永远支持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好清晨20211211——育儿育己:感情的淡化,从分享欲的消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lk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