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好用官位比喻汤药,《黄帝内经 素问·至真要大论》:“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为最早之描述中药“君臣佐使”。《太平广记 卷二五五 侯味虚》则,侯以药喻百官,其题“御史曰:‘大热,有毒’”者,盖为“以毒攻毒”也。
检360百科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一种泛称,约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明清御史属于都察院。相对清要之官,御史的确不为人喜,然作为官僚体系自我检查之一部分,作用大也。西汉御史大夫周昌,直言谏止刘邦废太子,留下“臣期期不敢奉旨”一句,成为典范。清代为参核道州府县及武将计,各省巡抚皆挂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湖南巡抚骆秉章聘左宗棠为首幕,放任其肆意作为,不置一词。一日,校场鸣炮,骆惊问何故,左右答曰:左师爷上奏折,骆一笑而已。人称左氏为劣幕,嘲其为“左都御史”,比之骆秉章地位高一等也。
然而清朝末世,御史渐为大僚之打手,官家之私人,不为国家计也。同光年间,御史阿附翁同龢,视洋务运动为大恶,动辄得咎,时有“以骂洋务为清流,以办洋务为浊流”之说。其中张之洞,谩骂李鸿章最狠,后为官地方,渐悟曾李之不易。人增明末“京师名实相违”四条为十可笑以嘲之:“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神乐观祈禳,武库司刀枪,营缮司作场,养济院衣粮,教坊司婆娘,都察院宪纲,国子监学堂,翰林院文章”,都察院赫然在焉。
先生笺是则,多有所引,皆为以药喻官。盖以药比喻监察御史,以其为药以治官僚体系之病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