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 “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前文讲到卫武公是一位内外合一的有斐君子,被世人永远铭记。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本节着重揭示这个问题的答案,借以引出大学之主旨。
曾子直截了当地说,有斐君子以贤能者为贤,察纳雅言,不以受阿谀奉承为喜,关爱自己的亲人,孝敬长辈,慈爱幼小,没有悖逆不孝之事,国泰民安,百姓因此从中获利,和乐的生活让他们非常愉快,所以,这样的君子永远不会被人忘记。
简单一句话,这是因为他们始终不忘古代的先王的事迹和教诲啊。接着便讲述了三位先王的事迹来进一步,阐明主旨。
曾子为什么要先说卫武公,然后再引出先王的事迹呢?从写作上来说,由近及远,由相对比较熟悉的人物,引出人们比较陌生的远古人物,更容易让人接受,但这是次要的。
主要原因在于,这里有一个法先王,还是法后王的问题。卫武公在这里就是后王。后世的荀子明确提出了法后王的主张,道理很简单,后王法先王,当代之人法后王,思想一脉相承,本质上还是法先王,但后王离我们比较近,形象更丰满,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曾子引用的“克明德”、“顾諟天之明命”、“克明峻德”等三句话都来自《尚书》,分别与周公教诲卫康叔、伊尹告诫太甲以及唐尧的功绩相关。
“克明德”语出《康诰》。周公平定管蔡之乱以后,以周成王的名义封康叔于殷地,康叔是周公的九弟,当时还很年轻,周公担心他不堪重任,在康叔前往封地之前,遂作《康诰》、《酒诰》、《梓材》三文。在《康诰》中,周公嘱咐康叔说:“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意思是说,周成王把最高的爵位封给了兄弟,你还年轻,作为卫国的国君,你要光大父亲周文王的德政,做到“明德慎罚”。周公这是要求卫康叔效法周文王。
商朝的第四任国君太甲继位后不听伊尹的劝谏,昏庸暴虐,被伊尹放逐到桐宫思过,经过三年反思,太甲真心悔改,于是伊尹还政于他,并写下《太甲》三篇,《太甲上》第一句就说:“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庙,罔不祗肃。”
伊尹教诲太甲说,您的祖父商汤王凡事都要反思是否符合天命,因此国家、宫室无不严肃恭敬。伊尹这是提醒太甲效法商汤王。
《帝典》歌颂唐尧说,尧帝能够光大大德,泽被天下万民,即“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也就是说尧帝能够明明德,因此国治而平天下。这是从周文王、商汤王进一步上溯到尧帝,由近及远,追本溯源。在这里,周文王、商汤王是后王,尧帝是先王,圣王的功绩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康诰》之“明德”、《太甲》之“明命”、《帝典》之“峻德”,都是一个含义,即“天命”,尧帝、商汤王、周文王治理天下,都以遵循天命为宗旨。
那么现代的君王若有一统天下志愿,惟有效法周文王、商汤王和周文王等先王,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明明德”。所以,曾子接着补充一句,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读先贤的著作,我们不难发现,圣贤之人都是讲一统天下,而不说统一天下,强调平天下,而不提倡御天下。“一统”之“一”,为仁德,得到的是民心,而“统一”只是形式上的,更多的是一种威权。
曾子从诚意慎独,内心与外表一致,引出君子气象;由君子形象引出后王,再由后王法先王,揭示出“明明德”的大学总纲,行文非常自然严谨,自有其内在的逻辑。
----《我读大学3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