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这个话题,我的思绪不禁飞到了上小学时的年节。
在我们那里腊八节被称为小年,腊八节一到小孩们便开始唱腊月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唱着唱着学生就放假了,各家也开始忙活起来了。
首先要做的就是置办年货了。记忆里的父母都不忙,早早的就从工厂里放假在家置办年货,每次外出回家都是满载而归。
那时走亲访友送的还不是像纯甄、安慕希等这类洋气的礼品,大都是自家买的散白糖用带着“双喜”的喜庆袋子自个儿装封,再配上两袋饼干等等。家里有长辈的就带点鸡蛋。
最喜欢帮爸爸把糖往袋子里装,因为可以偷偷拿勺子往嘴里塞糖吃。被发现了还不承认,还总是做出“掩耳盗铃”的行为,殊不知鼓鼓的嘴巴与嘴角的糖粒已经出卖了自己。这时妈妈就会过来告诉我们这是要送礼的,不可以把口水弄上了,然后拿出家里待客的糖块给我们吃,让我们在旁边看爸爸封袋子。于是,就有了一个萦绕我童年的问题,为什么袋子从烛火上掠过不会破?真是怀念那时充满童真、懵懵懂懂的自己啊!
记忆中最深刻的是腊月里总是停电,点着火红的蜡烛一家人围在桌子前说说笑笑,融洽和睦。奶奶会告诉我们她们年轻时过的生活,教我们节约资源的道理,还会告诉我们停电是为了在新年伊始可以保证持续稳定地供电。
(以下图片选自搜狐网站)
儿时的年味┃醉人年味在旧时最喜欢的是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是炸年货的日子。爸爸年轻时是厨师,平时在家不轻易做饭,每年的这两天爸爸就会给我们做各种各样的新奇吃食。
最激动的便是大年三十了,既有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又有最接近新一年的激动。早早地把新衣服放在床边,期待明天的到来,还总是信誓旦旦地说要和家长一起熬到凌晨,结果每次都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爸爸或妈妈抱到床上。
大年初一终于到来了。
睡得早,睡得好,自然起得就早了。爸爸是家里的支柱,大事都要他操心,爸爸是第一个起来,弟弟第二。弟弟的乐趣就是到处跑着捡散炮,到吃饭时能捡满满一口袋回家,另外,还会把长辈给的压岁钱上交给妈妈(妈妈在家里可是掌管着财政大权的)。妈妈遵循着“穷养儿子,富养女”的准则,所以在钱这方面对我放的特别宽松。从二年级开始就没有收过我的压岁钱,让我自己学着管理。为此,弟弟总是为自己打抱不平。
大年初一上午,就在一家一家的拜年中度过了。下午,就是一家人出去玩耍的时光了,这时候爸爸妈妈也会放任我和弟弟去玩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
(以下图片选自搜狗百科)
儿时的年味┃醉人年味在旧时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又要开始忙碌了。
最畅快的就是走亲访友了,简直是收钱收到手抽筋啊。由于亲友中长辈比较多,每年我和弟弟都能收到许多红包,可谓是满载而归啊!
儿时的回忆是数不清的……
思绪回到当下。
近年来,年味越来越淡了,爸爸妈妈为了多赚点钱,总是会忙到腊月二十五或二十六才休息,然后匆匆地置办年货,真的很心疼爸爸妈妈。
时光推移,又一个新年就要到来了,今年一定要陪家人好好过一个新年。#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