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灵光文学人物
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已经有“马克思主义”

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已经有“马克思主义”

作者: 道一虚白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20:12 被阅读601次

德意志联邦普鲁士王国(类似中国先秦时期的秦国)的特里尔城市,一个犹太人家庭出生了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是近代世界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他在革命挚友恩格斯等人帮助下出版了《资本论》著作,同时发表了文章《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思想传遍世界各地,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剩余价值,所谓剩余价值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工资之间的差异,资本家就是依靠私有的生产资料,无限榨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就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者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认为人类和动物的区别是人类会使用工具劳动,人类参加劳动就会创造价值,就会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三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关系三要素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人类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和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变化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整个人类历史的社会关系的变化,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工业革命爆发后,西方出现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机械化大生产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造成社会发生动荡,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诞生,从而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改变,世界格局开始发生巨变。

工业革命前,整个人类世界都是以土地为核心的社会关系,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在土地上劳动获得食物维持生存,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爆发人类相互残杀、压迫、剥削等现象的根源,这个结论不难理解,如果一个人把所有生产资料占为私有,那么他就有支配别人劳动的能力,就会产生压迫和剥削。因为其他人没有生产资料就无法劳动,就无法生存,只能与占有生产资料的人,发生冲突争夺生产资料,或者忍受拥有生产资料的人的剥削和压迫,成为被剥削和压迫的人,让拥有生产资料的人无限榨取劳动的剩余价值,这样形成两种对立阶级,一种是拥有生产资料的不劳而获的人(地主、农场主、资本家等),一种是没有生产资料只能被剥削和压迫的人(奴隶、农奴、农民、工人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述的资本主义,就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中心,在工业革命之后诞生的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新的社会制度让整个世界发生动荡,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两大阶级,一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这个结论也是很容易理解的,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和压迫没有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终会不堪忍受压迫和剥削,特别是生存无法保障的时候,必然会和资产阶级发生斗争,这样人类世界的战争就开始了。

工业革命后,资本家依靠手中的生产资料,无情榨取无产阶级的劳动成果,延长劳动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极大程度榨取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特别是机械化大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无产阶级大量失业,生存得不到保障,马克思正是看到无产阶级这种惨状,思考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办法,才创作了《资本论》和《共产主义宣言》这两部传世著作,《资本论》是分析这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共产主义宣言》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马克思在《共产主义宣言》中写道: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的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

从封建主义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以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那么在中国历史有没有类似马克思主义一样的思想呢?答案是有的,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已经诞生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纵观中国历史,有一个朝代虽然很短,只存在15年,但是朝代的创建者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的名字叫王莽,王莽建立了新朝,新朝是西汉与东汉的分水岭,虽然王莽建立的新朝,在地主及贵族阶级的反扑下覆灭,但是王莽思想一直流传,他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践行者。

自汉武帝开始一直到西汉末年,汉朝频繁发生对匈奴的战争,大量农民脱离土地成为士兵,参与对匈奴战争,农民脱离土地,大量土地荒芜,造成粮食减产,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汉朝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除了生存的土地,还有生活资料被也无良商人垄断,物价飞涨,百姓的生存和生活都无法保障,正是这种严重的社会矛盾,导致农民阶级(无产阶级)和地主贵族之间的斗争无法调和,爆发了农民起义,汉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就在这个时候,王莽登上历史舞台,于公元8年12月(初始元年)建立了新朝。

王莽建立新朝后,针对当时社会的矛盾,进行改制,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将私人土地收为公有,恢复周朝的社会制度,将田地统称“王田”,然后将土地分给百姓耕种,但是不得私人买卖。

土地在周朝的时候实行的是“王田制”,周天子将土地分为九块,其中八块归百姓耕种,中间一块属于公田,公田由百姓共同耕种,获得收成上交王室,私人耕种的田地不得买卖。

可是到了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废除了“王田制”,土地变成了私有,而且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就变成了私有的商品,从而导致了一千年多年来的封建社会,不断爆发农民起义,爆发起义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无法存活,只能拼死与统治阶级斗争,最终导致改朝换代。

王莽跟马克思一样正是看到了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才将土地收回公有,土地不得买卖,消灭生产私有制的存在,从根源解决这个历史难题。

王莽不但将土地收为公有,还把其他生产资料收为公有,比如设立五均官,将盐、铁、酒、铸钱、山泽等所有权收回政府经营。

王莽废除了奴隶买卖制度,不得进行奴婢买卖,这是一件开天辟地的事情,奴隶不再是“商品”。

王莽从根本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践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挽救了当时的汉朝,挽救了无数百姓(无产阶级)的生命。

可是由于王莽的改制得罪了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利益,贵族和地主阶级等到社会矛盾得到缓和的时候,开始对新朝进行反扑,重新夺取了政权,王莽建立的新朝只存在了15年,中国又回到了封建主义的道路上。

民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胡适评价王莽说:“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并兼’的人,到末了竟死在斩台上,……竟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

史学家韩复智说:“王莽一方面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平均分配给人民。另一方面,他强制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生产,以改善农民生活。其次,他实行五均六筦(读如管),不仅防止资本家的兼并和农民遭受重利盘剥,并且扶助小商人的经营,用来救济农民......”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思想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不是西方独有的产物,中国在几千年前已经有人在践行“马克思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才有了新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得以全世界传播,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得到彻底解放,才能成为世界的主人,只有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人类世界的战乱和压迫才会结束,最终实现人类向往的共产主义社会。

相关文章

  • 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已经有“马克思主义”

    德意志联邦普鲁士王国(类似中国先秦时期的秦国)的特里尔城市,一个犹太人家庭出生了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卡尔.马...

  • 🍀保健王子:桑葚🍀

    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被称为“民间圣果”。即可入食,又可入药,是一款药食同源的...

  • 生出一颗皈依的心

    在走过许多座寺院之后才知道,早在佛陀时代便已经有了佛寺建筑。但毕竟那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的佛寺建筑是什...

  • 2022-02-13

    生命是无常的 因此, 古圣贤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教导我们生命是无常的,因此,古圣先贤早在二千年前就教导我们, 诸行无常...

  • 春节少吃油炸食品!五大期刊发文:增加死亡风险,诱发多种疾病!

    中国人爱吃油炸食物,至少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早在南宋,炸油条就已经成为老百姓最爱吃的食物之一。 现如今,油条、鸡蛋...

  • 柏兰大健康家居小常识:吃30天油炸食品的后果

    中国人爱吃油炸食物,至少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早在南宋,炸油条就已经成为老百姓最爱吃的食物之一。 现如今,油条、鸡蛋...

  • 单一酵素中的极品--桑椹

    玲姿 今天 早在两千多年前,桑椹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椹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

  • 中印纺织之争

    中国纱线网,天天有分享,欢迎收看老王漫谈。 印度一直是我们的重要邻居,中印之间有着悠久的交流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

  • 音乐与人的心理、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音乐与人的心理、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着:“...

  • 中国启动了全球化

    人类都生活才在地球上,但是人类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发展才实现了全球化。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打通了丝绸之路...

网友评论

  • 红炉_9efb:阶级,穷人,富人,不可调和,这种狭义不利问题的解决。
    阶级,差别,差距,不平衡,这是社会常态。古代中国是把社会这种不平衡的程度缩小,情绪弱化,进而和谐。
    红炉_9efb:@静修_ 社会的不平衡,是从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而得出(社会的不平等,则降低了观察的高度)。
    早先,我辈也是受党的正能量教育:社会平等,是规律的终极,是追求的终极。
    然而,经过三十余年的放开,迴异事件纷繁不穷,多元意识层出不断。这种世界,总得有一个说法吧!其本质是什么。
    抬高视角,以宇宙观以万物观,去探索社会,所以得出,社会不平衡是常态。是残酷的社会洗了我的脑。
    道一虚白:@红炉_9efb 如果认为是常态,那么脑子被统治阶级洗脑了。
  • _Mi:第二段:“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剩余价值”之前就说了包括三部分,最最核心的内容,考过研的人都知道是科社,最根本的是辩证唯物论;“所谓剩余价值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工资之间的差异”概念错误,剩余价值不是差价,而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注意是价值,不是价格/价钱,另外剩余价值是马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后面的我就不说了。
    道一虚白:@一_米修斯 嗯,我这里的工资也是你的说的概念。
    _Mi:@一_米修斯 我不是针对你,针对的是文章。
  • _Mi:“一个犹太人家庭出生了一位杰出的人物”语法错误,搭配不当,“出生”不与“人物”搭配;“他在革命挚友恩格斯等人帮助下出版了《资本论》著作,同时发表了文章《共产党宣言》”不考虑你知识储备不足,时间顺序也错了,《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间1848年2月21日,《资本论》马活着都没写完,1857年出第一卷,马写的,1885年第二卷,还有两卷,时间更后,后三卷都是恩格斯写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思想传遍世界各地,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这句话只能说《共产党宣言》的产生,因为《宣言》属于科社部分,《资本论》一发布就遭到西方资本家的打压,根本卖不出去,更别说被翻译传播,并且这书属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阐述的不是暴力推翻资本主义,而是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模式;
    笔墨过半:@一_米修斯 严谨认真
  • wan208:马克思说,人类文明社会都是阶级对立的社会,那他所谓的共产主义社会也是阶级对立的社会?还有,请问共产主义社会之后又是什么社会?
    道一虚白:共产主义社会已经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可能就会向地球之外的宇宙发展。
  • _Mi:马原包括三部分,马哲,政治经济学,科社。你写的剩余价值的定义也是错的。
    道一虚白:@一_米修斯 那是什么,还请指教
    _Mi:@静修_ 不是量的问题,是质的问题。你的表述是错误的。
    道一虚白:@一_米修斯 还有很多,只是重点讲了核心内容。

本文标题: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已经有“马克思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oi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