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心理学17丨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作者: Heart_Flow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23:14 被阅读1次

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关键词:一、思维就像河流,动起来需要3个条件:

1.河流张力-目标

2.走向河道-行动方法

3.源头活水-现实接触

二、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会让张力消失

它会让你陷入一种困境-之所以要解决问题是因为焦虑,张力来源于你要解决这个焦虑。随着你的努力,焦虑降低,张力也降低,也就越来越不努力了。

三、为什么创造型的思维会带来张力

结合行为篇的情感触发原理,因为投入了情感,投入了爱,你希望它早点问世。这个时候,努力只是你在实现目标途中的一种顺带的行为。

四、两种行为的根本区别

创造型:以目标考虑现实

解决问题:以现实考虑目标

对应《孙子兵法》,就是不忘初心,不忘本谋!

为目标而行动的人,一切现实都是条件。为保住现实的人,一切条件都在妨碍他找到真正的目标。

结合罗辑思维,区别大清帝国和大英帝国

金句:

1.你越是爱它,越是希望它问世。这种张力就越大,它就越会推动你持续行动,直到最终把它完成。

 

2.创造型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么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去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3.为目标而行动的人,一切现实都是条件。为了保住现实的人,一切条件都在妨碍他找到真正的目标。

自我总结:为什么你立起的Flag总是倒下?

因为你只是为了坚持而坚持,没有做到不忘初心,没有投入感情和爱!

一、思维河流

如果把思维比喻成一条河流,一条河要流动起来,需要有3个条件:

1.河流落差产生的张力-目标

2.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行动方法

3.不断补充的源头活水-现实接触

如果没有目标,人就不会有行动的张力;

如果没有方法,目标就只会制造焦虑,而不会引发有效的行动;

如果没有跟现实的接触,思维就会变成头脑中僵固的规则,而不会有什么发展。

今天讲目标与张力。

二、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会让张力消失

也许你也经历过这样的循环:打满鸡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最后又回到了颓废的状态,等着下一次再打满鸡血。这样的循环多了,就算有了动力,我们也会怀疑,改变是否可能。

你是有目标的,但是这个目标为什么没给你带来持续的动力呢?

创造才能带来持续的张力

就像画家想画一幅画,作曲家想作一首曲子。他有一个确切的东西想要把它做出来,这就是创造的结构。

反之,如果你用的不是创造的结构,而是解决问题的结构,那么你就会陷入像刚刚我们所说的读者所面对的那种困境。

读者的目标是:别那么颓废了。

只要她的努力一有成效,焦虑就会缓解,焦虑带来的张力就会消失,张力一消失,她努力的动力就会减少,直到问题重新让她变得焦虑,这种张力才会重新积聚起来。所以才出现了从打鸡血到颓丧的不断循环。

三、为什么创造型的思维会产生足够的张力?

你真正热爱的目标才是这个动力的来源。

你越是爱它,越是希望它问世。这种张力就越大,它就越会推动你持续行动,直到最终把它完成。

创造一个东西,就像生一个孩子。不需要强迫自己努力,只需要爱这个孩子就可以了

 

四、创造型思维和解决问题思维的根本区别

创造型:是我想要完成的作品。

解决问题:是我所面临的现实。

1.一个创造型思维的人可能会想:“我想要继续去读书深造,可是我现在确实没钱,怎么才能实现我读书深造的目标呢?如果钱真是我创造的前提条件,那我要先去挣钱。”

当他在挣钱的时候,他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的。

2.一个解决问题思维的人就会想:“现在我连钱都没有,还谈什么读书深造,这压根就不现实。于是他就放弃了自己的目标。”

 

这就是创造型思维和解决问题思维的根本区别。

创造型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么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去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解决问题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去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来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实际的,该树立怎么样的目标。

对应《孙子兵法》就是不忘初心,不忘本谋。

为目标而行动的人,一切现实都是条件。为保住目标的人,一切条件都在妨碍他找到真正的目标。

大部分人都是从现实出发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想要的东西来思考现实。当他们这么想的时候,自然无法突破现实的限制,也就没有持续的张力了。

结合罗辑思维,区别大清帝国和大英帝国

大清帝国:

他们总是在想,我们的现实是,藩属国还在,表面上的关系还得维持,法国人、日本人又磨刀霍霍,那在这个现实条件下,我怎么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呢?我应该往什么目标去呢?如果不能不损失,怎么能少损失呢?这种思维下,不可能有真正的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大英帝国:

他们想的是,我的目标是要尽可能保持英国的全球影响力。现在殖民地要独立,这是现实,我怎么在承认这个现实的基础上尽可能达成我的目标呢?

相关文章

  • 学习笔记

    继续学习陈海贤老师自我发展心理学,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老师引用了最小阻力之路书中的一个知识点,产生张力...

  • 自我发展心理学-18

    17丨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如果思维是一条河,要流动起来,需要3个条件: 1、河流落差产生的张力;如果...

  • 如何获得持久的改变

    最近在看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其中一节讲到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感觉很有启发。 其中,讲到人的思维发...

  •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of 陈海贤《个体发展心理学》 on 得到 前几节课提到了几种僵固型思维模式,基...

  • 17丨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提要 什么样的思维,能够产生持续行动的张力呢?对改变而言,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改变很难持久。 正文

  • 自我发展心理学17丨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关键词:一、思维就像河流,动起来需要3个条件: 1.河流张力-目标 2.走向河道...

  • 为什么改变很难持久

    这是一篇关于学习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的心得。其中一篇“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我看我感触最深,可以...

  • 15丨创造性思维:找到持续行动的张力

    1.11写作训练 15丨创造性思维:找到持续行动的张力 【知识要点】: 1.目标和张力的类比非常精彩! 思考:河流...

  • 17 创造性思维: 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开始行动,需要3大元素: 目标,方法和动力 问题:改变很难持久,动力不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为什么?—— 思维的陷...

  • 17、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欢迎来到《自我发展心理学》。 你好,我是陈海贤。 如果把思维比喻成一条河流,一条河要流动起来,需要有3个条件: 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发展心理学17丨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as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