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想法简友广场
大师笔下的战争与爱情

大师笔下的战争与爱情

作者: 张司令 | 来源:发表于2024-07-21 00:03 被阅读0次

    声明: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跟很多女读者一样,对战争题材的作品我向来避之不及。所以像《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这样恢弘浩大的大部头小说,在看之前,我统统粗暴地认为阅读它们恐怕比登山还难。可真的展卷,才知道自己先前的想法是多么的粗浅可笑。

    这两部作品都是大时代、大背景下的关于战争、国家和民族命运大开大合的精彩演绎。它跌宕起伏、启承转合,详实地记叙了战争带给国家和人民的诸多改变。恢弘的故事里关于战争、生死、苦难、敌我、别离以及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诸多元素都有十分具象的展现和考量。当然,我们也能看到诸多复杂的人性关系。

    因为两部作品的题材太过浩大,我只尝试对书中的爱情部分做如下简述。文中观点纯属个人拙见,欢迎批评指正。

    剧照

    先来说说《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娜塔莎和皮埃尔的爱情。可以说,安德烈是一个正直、有深度、不随波逐流,有正义感和使命感的完美人物形象。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像这样一位完美的人物,他一出场就自带着主角光环。可伟大的托尔斯泰却让他死在了半路上。且死得翻来覆去,非常揪心。进而我们的情绪也跟着不断地受着折磨。这很残忍却不能说不高明,更符合英雄只适合活在剧情里,他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仰望的人物设定。

    尽管安德烈对自己第一任妻子丽莎的做法有些不够完美,可这恰也符合年轻时不懂得珍惜的普遍人性。包括,他在确定自己得到娜塔莎爱的时候,曾经产生了一瞬间的失望和嫌弃。

    多说一句——

    相同的描写,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也有体现。当列文终于得到美丽可爱的吉蒂的爱的时候,他也有过一瞬间的失望和嫌弃。那是内心持久的、火热的渴望突然被实现的瞬间,它短暂、真实。作者把它细微的呈现出来,又是多么坦诚、微妙和动人。

    这会让人忍不住地想大胆揣测——现实生活里,作者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瞬间体验?并且这种体验也让他感到意外、有趣且印象深刻,所以才在两部作品中都有提及。往细里想,好像和作者都有了一场跨时空的贴近,这是多么有趣!

    剧照

    比较起来,另一个拾起接力棒的主角皮埃尔的人性则显得逊色许多。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胆小怯懦、犹犹豫豫、说话办事甚至还有点二。可他却更加真实、人物也更鲜活。而这样的人更适合长长久久地活下去,活得千奇百怪、子孙绵延。因为他真实、普通得好似就在我们身边。可以说,我们身边完美的安德烈不常有,而皮埃尔却到处都是。

    到最后,我们还看出了托翁对皮埃尔的偏爱。他让这个傻瓜式的人物九死一生。虽然他不懂得人情世故,活得却足够跳脱。他见解独到、想法高深。他思考的问题都是上帝视角,让读者不得不怀疑他在借用皮埃尔笨拙的脑袋替自己向上帝发问——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诸如此类。

    最终,皮埃尔在懵懂中成长起来,加上他不俗的运气终于抱得了美人归。这也反映了作者内心光明,渴望美好的本性。

    剧照

    至于娜塔莎,她的人物形象就更鲜活了。尤其是年轻时期,她简直可爱、完美得像个天使。她的出现是沉重调子里的一抹亮色,可以说她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去喜欢她。尽管她在迷迷糊糊的成长过程中犯过很多错误。从青春时的单纯活泼,到对安德烈的一见钟情、以及订婚后受人诱惑时移情他人,到最后忏悔补救最终陪伴安德烈走到生命的终点,她完成了一个女孩到女人的蜕变。我们见证了她的成长。

    最终,她跟安德烈最好的朋友皮埃尔走到了一起。我们非但不会用世俗的眼光怨恨她,更不会对她和皮埃尔的组合说三道四。面对这样的结局,好似我们一路被折磨的心获得了些许安慰。

    这三个人物的塑造当然非常成功。他们相互陪伴、彼此成全,我们看到了年轻人一路上跌跌撞撞的成长。尤其在安德烈身上,我们还看到了被具象化的死亡。

    往长里说,是安德烈和皮埃尔两个男人的爱与守护陪伴了娜塔莎的成长。而作者也用自己的爱和善良呵护了这个天使一样的姑娘,他也保护了皮埃尔这个笨笨的大男孩。他还用安德烈短暂的一生与所思所想来启迪我们。进而,我们也能看出托尔斯泰追求理想、积极向上、乐于追求美好生活、不断探索生命意义的性格体现。

    剧照

    由此引发再多说一句——

    人们总是习惯拿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做对比。如果说陀氏的文风是阴暗、逼仄、晦涩难懂的,甚至是有些扭曲和变态的话,那托尔斯泰的文风无疑就明显要宽阔、广博、明媚、阳光、健康得多。他的文风很稳、很周正。更适合初期写作者学习。

    当然,我并不想妄自评论他俩谁写得更好。只是想说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不同,所以呈现出来的生命状态就不同,他们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大师如此,我们亦如是。

    在这三个年轻男女交互出现的爱情里,我们看到了青春、活力、冲动和热烈,也看到了理解与包容,以及面对真爱时的胆怯与自卑。直到最后,我们愿意带着祝福去目送皮埃尔和娜塔莎以后的人生。跟着这样的作品,我们的眼界变得开阔了,好像整个人也在无形之中跟随作品中的角色一起在成长。而这,也是好作品带给我们的受益。

    剧照

    再说《静静的顿河》,格里高利、阿卡希尼亚和娜塔莉亚三个人之间关于爱情的纠缠,又叫人多么牵肠挂肚。怎是一句剪不断、理还乱能说得清?尤其结尾部分,更是让人感到不尽的唏嘘和意难平。

    开头看格里高利,是有些渣男标签被贴在身上的。本来嘛,觊觎邻居媳妇,在人家丈夫不在家的情况下挖墙脚。放在任何时代看,都没法撇开品行不端的滤镜。可这同样很真实、也符合人物的设定。毕竟,阿卡希尼亚漂亮得有些过分,而他们又是那么大胆热烈的哥萨克民族。

    相比较,阿卡希尼亚的婚内出轨,其实是很能博得同情的。十五岁时就被父亲强奸,婚后第一天就被婆婆骂、被丈夫打。这个漂亮女人缺爱又不幸的、无望的人生是多么需要真爱来滋润!

    可不道德就是不道德,再有缘由也理应受到世俗的阻挠。所以家人给格里高利物色的好女人娜塔莉亚出现了。年轻美丽的娜塔莉亚对帅气又具有特别魅力的格里高利一见钟情。格里高利可能也试图爱上她走上正常的人生轨迹。

    可爱情就是爱情,它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它不会因为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凭空消失,只会让被迫分开的人鼓出更大的勇气。或者说,从一开始,格里高利就只是想通过娜塔莉亚摆脱自己黄花小伙子的身份——世俗没法理解一个好小子和人家媳妇的鬼混纠缠,那已婚男人和已婚女人的身份就可以对等了吧。

    总之,妻子娜塔莉亚的出现,让他和阿卡西尼亚先前还没谈尽兴的爱情变得更有冲劲儿。他们索性冲破现实的桎梏,私奔去外地,真正地变成了世俗人眼中薄情寡义的男女。

    可爱情会让一个人变得无限卑微,刚刚走进婚姻殿堂的娜塔莉亚就是这样。她低声下气地向情敌恳求,向丈夫招手。

    面对丈夫的无情和阿卡希尼亚的质问——“明知道我们已经先在一起了,你为什么还要嫁给他?难道不是你抢我的男人在先吗?凭什么让我把男人还给你?”

    她不知该如何回答,又是何等绝望?所以她选择了——毋宁死!

    冲破世俗的爱情让格里高利和阿卡希尼亚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不被看好的设定。可这尴尬的局面究竟是谁之过?似乎一时之间很难说得清!

    剧照

    当然,格里高利和阿卡希尼亚之间扭曲的爱情也不总是没有嫌隙的。

    私奔之后,阿卡希尼亚才把怀孕的消息告诉格里高利。因为她不确定如果情人提早知道自己怀孕了,会不会嫌弃她,不要她。毕竟那段时间她跟丈夫斯捷潘生活在一起。

    包括,格里高利刚听到她怀孕之时的反应。他对孩子究竟是自己的还是斯捷潘的抱有怀疑。包括孩子出生之后,他爱不起来她。甚至在阿卡希尼亚看不到的时候,还偷偷地在给她换尿布的时候忍不住咬了一下她的脚趾头。这描写让人喷饭,简直太传神——作者把一个鲜活男人的形象更稳地立在了读者的面前。而这微妙的表达,足可以看到大师体察人性时的精准。

    在现实的阻力和困难面前,格里高利和阿卡希尼亚也恩爱、也怀疑,也有分手和嫌隙。可因为有更多的爱,他们愿意包容并坚持在一起。直到他们的女儿在路上出生,格里高利用牙齿咬断脐带为阿卡希尼亚接生。我看到了所谓好的爱情里包含着过命的交情和救命的恩情,并为之感动。

    因为战争,格里高利和阿卡希尼亚经历了太多的分分合合,而战争也注定会让美丽的阿卡希尼亚遭受更多磋磨。尤其是她和格里高利的女儿死去后,房东儿子趁虚而入,让她和格里高利的爱情受到了侮辱。

    也是在他们感情出现裂痕的时候,娜塔莉亚和格里高利做成了真正的夫妻。她是那么的幸福、满足,为他生儿育女。面对婆家人,她比丈夫更像他的家人,她撑起了一个完美的妻子和儿媳的角色。

    随着行文的推进,我和格里高利一样被娜塔莉亚真诚的爱和完美的人性打动。以至于到后来,我看到格里高利和她也产生了更踏实的、亲人般的爱情。也是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并理解了一个男人可以同时爱上两个女人的可能。

    剧照

    可三人行的爱情,注定会有悲剧发生。何况,又有战争这一宏大、残酷的现实做背景。最终,娜塔莉亚因为无法容忍格里高利爱的不够纯粹在一场对天、对神的咒骂之后选择了殉情,而阿卡希尼亚也像小狗一样随叫随到,死在了和情人甜蜜逃亡的道路上。

    这一切是谁的过错?是阿卡希尼亚和格里高利吗?面对战争——这次分别,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或者说还能不能回来都未可知。一个漂亮的寄居在别人屋檐下的女人能怎么办?面对每天的杀戮和自己无法摆脱的境况,战争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又该如何调节?又怎么能做到时时刻刻保持理性。

    那——是娜塔莉亚不够豁达吗?可爱情本来就是唯一的、排他的,她只是做了一个认真的、普通的、忠诚于爱情的女人应该做的。

    阿卡希尼亚对格里高利的爱情无需怀疑,她的整个人性也因为敢于追爱变得更有魅力。为了爱格里高利,即使被丈夫打、背上骂名,她也始终坚定。尤其到最后,她的勇气更是让她的丈夫震惊、退让,进而真正地妥协于她、爱上了她。

    “只要你说带我走,我就会像小狗一样问也不问拿上包袱就和你上路。”从开头到结尾,她始终都在做着这句话。这样的爱没法不让人感动。

    普通相爱男女之间该有的激情与误会、分手和再相聚的整个过程都因为战争的参与变得隆重、盛大和惨烈。可格里高利和阿卡希尼亚经受住了重重考验。那么多年分分合合,他们最终坚定地走在了一起。可以说,他们的爱情是完整的、真正的,也是透彻的、美好的。

    娜塔莉亚的爱也并非不够豁达,她只是爱得更纯粹。她希望自己的丈夫像自己爱他一样去爱她。她没有阿卡希尼亚的经历,所以她没有包容他同时爱着别人的能力;更不能理解他在战争与崩溃之中产生的一些露水情缘。

    《静静的顿河》里的爱情,让我们同样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格里高利这一角色无疑是鲜活的,充满男性魅力的。他在两个女人之间动荡、选择,两个女人的爱情也成全了他、塑造了他。在动荡的年代,他是无知、浅显,全靠自身生命力去闯荡的哥萨克的代言。

    他无力对抗大时代的变革,只能充当武器,像颗子弹一样完成自己身为哥萨克的使命。可他是鲜活的、有生命的,他有自己的本能和思想。虽然他很愚钝、粗浅、局限、迷茫,他是那么的渺小无力,可他会本能地进行选择和反抗。和他动荡难选的爱情一样,面对战争,深处历史之中,他很难看的清。所以他一会儿选白军、一会儿选红军,这也最终导致了他爱情和命运上双重悲惨的结局。

    格里高利从青丝到白发的人生因为两段真挚、缠绵的爱情做背景,让我们看到了不完美却更真实、更复杂的人性。他们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开出了不可替代的关于爱的并蒂双花。

    是的,这三位主人公都不完美,可都足够真实。我相信这里的真实比完美更能打动人心。我们欣赏这部作品,欣赏的就是真实的人性。像欣赏这两段美好、纯粹的爱情一样,我们更愿意欣赏那真实、曼妙的人性之花。

    肖洛霍夫笔下的故事相对比托尔斯泰来得更加残酷和现实,他的笔触可能没有托尔斯泰明亮,人性和结局都没那么理想化。

    两位大师关于战争笼罩下的三个人的爱情故事,一位描写了年轻人的成长,另一位描写的则是人性的幽暗与复杂。

    他们的故事都很真实,均发生在人间。不同的是,一个立足人间却努力向上够着天上,仿佛去抚摸神的光辉以借此点亮智慧;一个却是在贴地行走,手伸进泥土里,摸到了大地的骨骼和创伤。他们一个在竭力地展示着人的体面,一个却在勇敢地表达着不愿示人的不堪。

    引申出两位作者的不同出身和经历,这也很能说得通。他们作品的气质分别表现为端庄和日常。就像安德烈对娜塔莎心动之夜,那是月光下、花丛边,听姑娘说心事时的浪漫和美好。而格里高利对阿卡希尼亚的心动,则是趴在窗户上偷窥美人睡觉时的原始和粗粝。包括他们后面对爱情描写的表现,都伴随着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

    直白点说,托翁的作品是健康的、家境好的、素养高的,所以他穷其一生都在探索生命的真相和意义。他的作品细致到纹理。跟随他的着文字,我们仿佛能听到贵族妇女华丽裙摆碰撞时发出的窸窣声响,也有幸通过他的文字见识到了战争场面的恢弘和震撼,以及由躺在老树视角下仰望天空时发出的深刻幽远的思考。还有,就是我们稀有地看到了虚无的死亡,托翁让死亡有了具象。那是跟着安德烈和丽莎一起感受到的死亡脚步的临近,直至闭上眼睛。

    肖霍洛夫的作品则带着平民儿子的气质。他热烈地爱着顿河和土地,热衷劳作、热爱生活。它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感人肺腑。他的作品同样细腻、美好,只是那美好也平常得好似就在我们身边。跟着他的文字,我们仿佛能闻到院子里牛羊成群的生活气、顿河边湿漉漉的青草香,还有老妈妈留给儿子那热了又热的饭菜味道,以及战马在奔跑与杀戮中冒出的汗沫的腥热气。

    在我眼里,两位大师的文字都如珍宝一样存在,这两部作品也都成了我的最爱。我像格里高利一样犯了难,他们难分伯仲,都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去追随和膜拜!

    何其有幸,历史上有那么多伟大的人物和作品。何其有幸,有书籍和文学点亮我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师笔下的战争与爱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ks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