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探源

作者: 如是秋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15:34 被阅读11次
    茶生活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庄子天下篇》)

    ”追溯茶文化的源头,到了庄子这里,就停了下来。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庄子天下篇》)。“不离于”,人的生活在道中,而非借由一杯茶,抑或庄重的茶道礼仪去体道。这个“皆源于一”的“一”字,是上古最大的思想变革。从蒙昧到彻底地清明,人开始了理智地观察、思考,并选择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传承,是古之王官之学。人性与天性是合一的状态。此时虽然“用心”,但还没有明确分出心这个概念。

    心很早就出现在尚书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这个时候,人性和天性有分别,其合一处是允执厥中,是人心去合道心,是人去合天,去合那个一,是符合道术传承的。到了庄子,谈心斋。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在其中有一个观察者也就是心和观察物,而这个观察者又“无”化。化为气。气与观察物通。观察者和观察物泯然为一,观察者就是观察物本身,只有纯粹的观察了。用耳听就是耳朵追逐着声音跑,用心听就是静静的听,默默领纳于心,而心凝气定。领纳于心时,心仍然不免于分别,所以进一步要"用气来听,不用心听"。不用心听,就是完全停止心的抓取分别,任由境缘流动,声起声灭,全不追逐。听到耳中就好了,心与境冥符就好了。心与境冥符,就是无心而听,无心就是虚空的心,不与境缘对待,境缘只是自然于心中生灭来去而已,这叫虚而待物。虚而待物,就好像只是一种无住任运的流动状态,无住的流动就是道的"集聚",其实也不是集聚,只是自然本来如此而已。所以说:无心,就是心的斋戒(明超)。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思想,已经可以和后世的禅宗对话。后世佛学的翻译,也用了很多佛老的概念,在这个交融的过程,后世禅宗的思想很多取之于道家,可以说是老庄转化了佛学,使之成为中国佛学。

    在王官之学的时候传承即为道术的传承的,而春秋时期,官学崩溃。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篇》)。从庄子天下篇的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方术的过程,从方术演化为百家之学,再到汉学,玄学,宋学,朴学,到如今之国学、传统文化,离道日远。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虽然离道日远,有华夏诸多经典的存在,中国的读书人从来都没抛弃志道之信仰。

    从这个概述中,我认为茶文化源于百家之学,主要源于医家、农家和道家。茶树最初产于南方,南方道家文化浓郁。至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本草经》)只是一种美丽的传说,茶虽然能清热解毒,却也不是什么神丹妙药。农家研究种植,医家研究功用,道家体验。而所谓学术分家是汉朝之事,此时未有分家,三家完全可以体现在一个人身上。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个定论,茶文化只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枝叶,可以说就是一片叶子。从道术裂为方术,学术从北方四散开来,并最终在南方形成道家文化,中原形成儒家文化,齐地形成工商文化。古典学术开枝散叶,在春秋战国时期,茶文化这片叶子长出来了,起起落落到如今。其间倒也精彩绝伦。那个时候的那片叶子,还没有真正进入华夏士人的心。而心学,已经成就斐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文化探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tu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