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竹影飘摇
星沉默,月沉默,夏夜,心跳咚咚,感受自己活着。
2017.8.20 星期日 晴
乡村夏夜,经历过一次,再难忘。
父亲去世短,常回乡下陪母亲。炎炎夏日,夜来得晚,暑气黏人,常睡不安稳。
躺在土炕上,熄了灯,和母亲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多是母亲说得多,攒了多半生的故事和情绪,也只有自己的儿女有耐心听,即使已经听了多遍,偶尔也要像第一次听说那样,参与一下,给个回应。
母亲说累了,起了鼾声,我却没有睡意。窗开着,没拉窗帘,平躺,望得见天上的星星,不确定,星星是否也望得见我。
月亮在哪里呢?不禁起身,下炕,趿着鞋,蹑手蹑脚走出房门。
外面的暑气轻了许多,甚至微凉。小狗球子趴在门口,知道是我,站起来,摇着尾巴仰着头,猜想脸上一定是它一贯的表情:喜滋滋地堆满笑。我俯下身,摸摸球子的头,示意它趴下,它倒听话,两只前腿一躬便伏下,一双大眼睛仍是忽闪忽闪地不离我,在透明的夜色里两团温暖的光,让我心里踏实。
出来找月亮,月亮挂在西边的树梢上,上弦,弯弯。
月亮圣洁得孤独,清辉漫洒,明目低垂,千百年来,任尔金戈铁马驰骋,刀光剑影纵横,它的世界里没有前生与古人,时光的长河无声息地流淌,它从不留意和动情。月亮近周没有星星,担心被它的光辉湮没,星星结对逃往另一边天幕,远远地向它眨眼睛。
若不是回乡下,再难见到这浩瀚的星河。那些星密密麻麻,仿佛就在头顶,正铺天盖地向我砸来,亏得下面耸立的树影出手遮挡,星河打了个回旋,斜挂在树影上方,顺势收回在我眼前晃动的眩晕,震撼的眩晕。
树影下面,肃立的院墙与院门模模糊糊比白日肥硕,界限不甚分明。院子里的菜田,高一点的是豆角和黄瓜,虽然都攀在架上,但黄瓜的叶子比豆角的圆而大,却没有豆角的浓密,所以分得清。矮一点的是茄子和辣椒,单看叶子的形状,也不会错。趴在地面,簇成团,排成一行行的,是花生,叶子茂密得夸张。
星星是亮的,月亮也有光,地面的一切却只有一种颜色,奇怪的是不但不觉得单调,反而像被各种嘈杂鼓噪的耳膜终于觅得清净,很舒适。
墙角,鸡窝里传来“咕咕”的两声,只两声。许是一只鸡踩了另一只鸡的脚,提示一下罢了,没必要惹起争端,忙着睡觉呢。
走下门前的台阶,甬路边便是花生的枝叶。隐隐感觉脚边窸窸窣窣,几株花生的叶子翕动,不用想,是喜欢夜行的小昆虫出来活动。也许白天它们也在,但白天那么热闹,谁还能注意到它们呢!抬脚碰了几下翕动的花生叶,瞬间没了声响。
碰过花生叶子的脚该是沾了露水,感觉湿漉漉。露水应该是好东西,不知是否真的集天地之精华,常听故事里讲,有人集了露水煮茶,做药。《红楼梦》里宝钗吃的冷香丸,配方里就有一剂是露水。
一阵风吹过,月不动,星不动,树影婆娑,沾了露水的脚有些凉。
回头,一团小黑影在脚边蠕动,是球子。它许是知道,这时节,只有我和它还醒着,最好不要弄出声响。
回屋,母亲依然鼾声均匀。听妹妹说,只要身边有人,母亲就能睡得踏实,梦也酣甜。
网友评论
喜欢这沉郁浑厚的文风,时而朴实自然,时而风流别致。不刻意雕琢文字,但每一篇每一字句都浸淫着人生的感悟!👍这是乡野里走出来的孩子身上特有的生命的厚重感!喜欢!
总之,非常合我心意。
我在2005~2008年期间曾经写过一段时间文字,在当地的报纸有过发表,后来停了。再提起笔就到了2016年,一次,曾经读过我文字的前辈和我说:“还是一样的喜欢自然,与自然说话。”当时我一愣,想了想,还真是。也许真的是文如其人,很难突破。
诗意流淌
舒服!
只需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