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新家园说说爱情简书选评文章
在简书遭雷劈系列‖“沉默的螺旋”理论下,我也不会纠正领导“鸿鹄志

在简书遭雷劈系列‖“沉默的螺旋”理论下,我也不会纠正领导“鸿鹄志

作者: 莫小谈 | 来源:发表于2018-05-09 08:47 被阅读954次

    “鸿鹄之志”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司马迁一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使它名扬天下,好像正八经上过中学的,没有几个人不认识它。最近,它似乎更火了。

    随着林校长的一封《道歉信》,人们似乎原谅了他,但接踵而来的是更深层次的讨论——林校长绝不可能是第一次当众读错鸿鹄之志,但为什么没人纠错呢?

    不敢纠正领导错误发音,是官本位思想作怪。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有内涵的视角。

    校长读错了字或不认识字,林校长不是第一人。

    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清华大学,顾校长赠送并当众朗诵一首诗歌——《赠梁任父同年》:“寸寸河山寸寸金,侉(kuǎ)离分裂力谁任?”可惜,被“侉”字卡了壳;2006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厦门大学题字:“泱泱大学止至善,巍巍黉(hóng)宫立东南”。而朱校长错把“黉”念了“皇”;还有1995年,我初中时的高校长,在大会上要求同学们不准到附近工厂玩耍时,把“玩耍”读成了“玩要”。

    面对领导的错误,又有谁当众指出,或者事后纠正呢?我相信,大多的人最终都选择了“忍气吞声”。

    这涉及到一个社会学问题——“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分析这种理论时,学者往往和传播学、政治学联系起来,尤其是政治学。因为政治界中,它表现的更为典型。

    “沉默的螺旋”理论,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提出。他认为,当一个人想表达的观点和大多数人一致,他会大胆表达,反之则会保持沉默。这种沉默是避免出现因持有独立态度而产生的孤立、恐惧。

    这种理论,好像在中国有了更为辽阔的发展空间,因为这里有着更适合它生长的肥沃的土壤——中庸之道。

    两千余年的“中庸之道”,使人养成了“话说七分留三分,避免因言惹祸根”的自我保护意识。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让我们对领导权威早就产生了与生俱来的畏惧与胆怯。没有谁能独立的、率先站出来当众指责领导。除非你想死得快一些。

    无论在官场,还是在职场,不惹祸上身已是万幸,哪里还有节外生枝的勇气呢?况且还有一票“拍马之人”手持鲜花在排队,他们早就候在那里,等着向领导奉献掌声与欢呼。

    当“沉默的螺旋”爱上了“中庸之道”,他们一拍即合的入驻在我们的心中,发了芽,扎了根,拔也拔不掉。

    西方学者把“沉默的螺旋”理论视为是一种“社会皮肤”,说我们每个人都会力图避免一种结局——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害怕孤立”是我们不愿意把自己的观点“举过头顶”的主要原因。

    纠正领导的错误,无疑是一种自寻“孤立”之路。当我们中间“有个性”的人站出来,和我们说,今天领导做错了一件事,我要去纠正他时,我们大部分的人的反应是“他关你屁事,你又关我屁事?”

    这种得不到大众支持的主张,慢慢会因为我们的漠视,使这个原本“有个性”的人,失去了站出来的勇气,进而产生了“害怕孤立”的恐惧感。他最终选择了放弃自己的主张。

    而此时的领导,依然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喜悦之中,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更没有意识到所有人都知道他错了,只是大家不说。

    这种来自社会的“自我保护色”,不分黄白黑,覆盖在每一个人身上。它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别,千万别,别去挑战领导权威——你可以当魏征,但领导不一定是李世民。

    这种“皮肤病”感染着我们,腐蚀着我们。我们都知道它的危害,而都不愿去从自身治疗它。久而久之,便演化成一种“社会冷漠”。

    当“优势舆论”掌握在“强势群体”之中时,它必将掩盖了“弱势声音”。暂不论“弱势声音”的话语权问题,即便是“强势群体”掌握了“劣势意见”之后,“弱势群体”里的“优势意见”也将被忽略、被压倒,并踩着脚下。这是多么的可怕。

    我知道,你看了这篇文章以后,依然不会纠正领导类似“鸿鹄志”发音的错误。而我,也依然不会!

    这是一种冷漠!


    作者推荐:

    在简书遭雷劈系列‖谈一谈尼采的“上帝已死”与米勒的“文学死了吗”

    在简书遭雷劈系列‖简书已完成由“我是你叔”到“我是你妈”转变,接下来我们怎么玩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陈良心:那天,北大校长发表致歉信,我把全文抄到笔记本里,思考了整整一天,腹稿已打好,但终究拿起笔又放下,又拿起,又放下。犹豫了一天。还是放弃了写作。
        惭愧啊。
        莫小谈:@陈良心 嗯嗯。有道理🙏
        陈良心:@春秋莫小谈
        不是质量高低问题,而是风险意识问题。
        莫小谈:@陈良心 马上陈老师对作品质量要求太高,我只是有感而发,东拉西扯,随便涂鸦。😂😂😂😂
      • 演讲与写作:文章写得超级棒,但对这个“口误”,本人不敢妄下评论。

        太棒了!必须顶上去!

        既然您已经给我点赞,我必须坐头等舱过来捧场!然后,坐长途没有空调的汽车回家。
        莫小谈:@陈权_高级顾问 好吧。送你一把冰凉小扇子。😂
      • 莫小谈:本文东拉西扯,如有触及哪位大神神经的,请忽略毫无意义的本文。😂😂😂
      • 车槐:八十年代初那些犯流氓罪被枪毙的人不会同意的……辞职可以警醒全中国的校长~:smirk:
        莫小谈:@车槐 文艺严打😂
      • 兰郡子:领导的面子还是要维护的。关键是看事的大小。如果是错误会导致重大损失就一定要说!反之无关痛痒就没必要。
        纠正错误的场合、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尤其是职场上更要讲究分寸,把握势态,这样领导才会欣赏你的聪明。
        大大咧咧,死得快啊!你只要想人非圣贤,谁不会犯错呢?关键是如何面对和纠正错误。
        只要肯动脑筋,你就会发现有许多途径其实是可以即解决问题又可以走近领导心里的。:pray::pray::pray:
        莫小谈:@兰郡子 兰老师大智慧。👍👍
        兰郡子:@春秋莫小谈 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的,懂得人性,知道进退选择,会通盘考虑行为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尤其官场更是很多规矩。你不懂就很容易碰壁。
        其实说穿了就是做人的原则,底线、尺度分寸、处事技巧的综合运用比较,谋定而后动。
        莫小谈:@兰郡子 兰老师说的是正解。这有很大的学问。
      • 车槐:建议辞职~
        莫小谈:@车槐 还是要淡定一些。
        车槐:@春秋莫小谈 北大是文科顶级学府,校长应当如履薄冰一般活着,即使他确实有能力有智慧,这种错误必须辞职。从此我不认可北大的任何所谓成就,一棒子打死。
        莫小谈:@车槐 哈哈。这样心静不是?
      • 简书_红豆:选人用人的问题更值得反思。当民众无力去表达,中庸便成为一种保护色,因为"领导永远是对的"。
        莫小谈:@简书_红豆 谢谢你的鞭策。
        简书_红豆:@春秋莫小谈 呵呵,那真难能可贵! 从写作方法来讲,首先是思考的方法,你提供了一种范本。透过现象,能让人看完之后反复思考分析作者思想立意和结构手法的,必非一般"观点文"。
        莫小谈:@简书_红豆 你的想法都是和我莫名的一致
      • 孤瞳:大家都愿意看皇帝的新装,假装没看见皇帝的裸体
        莫小谈:@孤瞳 机智😄
        孤瞳:@春秋莫小谈 😂😂😂大家都想当“聪明人”
        莫小谈:@孤瞳 你怎么知道大家不是想看裸体呢?😂

      本文标题:在简书遭雷劈系列‖“沉默的螺旋”理论下,我也不会纠正领导“鸿鹄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iw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