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晚清史(1-1)丨道光是个处女座

作者: 搞哥读史 | 来源:发表于2018-01-22 08:06 被阅读279次

    一、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算起,道光是近代以来中国的第一位皇帝。要讲晚清的故事,还得从道光讲起。

    道光原名为爱新觉罗·绵宁。按我国古代传统,对皇帝之御名,需进行避讳。道光的祖父乾隆皇帝早就考虑到,“绵字为民生衣被常称,尤难回避。”因此曾有谕旨,规定“将来继体承绪者,当以绵作旻。”所以嘉庆在立绵宁为皇太子的遗诏中,根据乾隆的遗旨,改“绵宁”为“旻宁”。道光也下旨规定,对自己的名字,“临文不避”,即文章中必须要用到这两个字时,则以缺笔方式代替,以免给百姓日常文书造成过多不便。

    道光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即位,继承大统时已经39岁。在绵宁的前半生,从一众皇子当中脱颖而出,成为皇位接班人的过程,颇具传奇色彩。

    早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绵宁有一次跟着祖父乾隆去打猎。当时年仅10岁的绵宁,在猎场上出手不凡,一箭破空射出,一头鹿便应声倒地,完美地展现了从大清祖宗那里传承下来的白山黑水精神。80岁的老祖父乾隆乐得合不拢嘴,对这个小孙子赞赏有加。《清史稿》宣宗本纪记载:“高宗行围威逊格尔,上引弓获鹿,高宗大喜,赐黄马褂、花翎。”

    不仅如此,这个平日遇上点鸡毛蒜皮小事就要赋诗一首的乾隆皇帝,也特地为绵宁的壮举写了首打油诗。

    “尧年避暑奉慈宁,桦室安居聪敬听。

    老我策骢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

    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争先早二龄。

    家法永遵绵奕叶,承天恩贶慎仪刑。”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乾隆触景生情,想起六十多年前,自己跟随祖父康熙皇帝木兰秋狝时猎熊的往事,当时乾隆也因表现出色,被康熙赐黄马褂。那时候乾隆为12岁,而绵宁如今只有10岁,所以是“所喜争先早二龄”。

    这句诗,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暗示——这孙子,像我。不仅像我,而且比老子当年还要厉害。

    而下一句诗,“家法永遵绵奕叶,承天恩贶慎仪刑”,就简直是明示了——永琰(嘉庆),你这个儿子可是比我还厉害哟,如果以后我把皇位传给了你,该怎么做,你懂的。

    后来乾隆传位给嘉庆,嘉庆也是很懂老爹心意。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驾崩后不久,嘉庆刚料理完和珅,就根据清朝秘密建储的制度,“遵建储家法,亲书上名,缄藏鐍匣”,把绵宁的名字放进了立储的鐍匣里。

    按照祖制,这个鐍匣要在嘉庆死后才能开启。不过,嘉庆亲政后,便一直对绵宁照顾有加,把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绵宁也非常循规蹈矩,没有做什么自己作死的事情,大家看在眼里,也不难猜到未来天命归于何人。而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皇宫中发生了一起“禁门之役”,更给绵宁的皇储地位又加了一道保险。

    当时嘉庆正巡幸木兰,北京的天理教徒林清与宫内太监勾结,率众进攻紫禁城,一度突入宫门。如今故宫隆宗门的匾额上,还留有当时战斗的痕迹。当时留守内廷的绵宁身先士卒,与天理教展开激战,成功击溃了叛党。当嘉庆后来得知皇城险遭攻陷时,对绵宁的英勇表现感动万分,事后封其为“智亲王”。这场“癸酉之变”,让绵宁的地位更加无人可以撼动。

    嘉庆驾崩后,虽然发生了一件小小的意外,大家以为嘉庆把传位诏书给弄丢了。还好后来有惊无险,大家从嘉庆一个随侍太监的身上找到了遗诏,加上太后的强力支持,绵宁也就顺理成章成了旻宁,继承了大统,算得上是清朝除了乾隆以外继位最顺利的皇帝。

    道光的前半生,堪称是开挂的人生。智勇双全、有胆有识、敢作敢为,而且还有逆天的幸运值加成,简直是小说中男主角般闪耀的存在。

    但道光的前半生实在太过顺利,也许把一辈子的幸运值都用完了,导致他当上皇帝的后半生,老是碰上糟心的事情。

    二、

    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中,用九项指标综合评价,对清朝顺治到光绪九位皇帝进行了打分排名。高阳先生非常不给道光皇帝面子,只给他打了85分,在九位皇帝中名列第七,排序仅高于顺治和同治这二位短寿的君主。对此排名的依据,高阳先生给出的理由是,道光在资质、统驭、应变和机遇这四项指标上的评分,均属于下乘。

    首先看机遇这一项。清朝的老祖宗们关起大门,只和周边几个认中国为老大的小弟弟们玩过家家,对西方的技术进步不感兴趣。等洋人拿着枪炮来敲中国的大门时,这数千年未有的变局,刚好让毫无准备的道光给迎面碰上了。

    所以跟清朝前面几位皇帝比起来,道光的运气的确算是比较背。

    不过,道光虽说机遇不算太好,但也还没到特别差的地步。与他的两个孙子同治和光绪比起来,道光起码没有一个可恶的慈禧太后在后边指指点点。至少,他还能自己来决定怎么出牌。

    作为大清的掌舵者,道光活了69岁,在位三十年,算是高寿,不存在壮志未酬便赍志以殁的情况,上天是给了他时间和机会去中兴大清王朝的。道光也深知肩上重担,因而一直希望效法康雍,做一位有为的君主。他在遗诏中总结一生的政绩时,便着重强调了自己勤政和节俭这两个优点。

    “朕蒙皇考仁宗睿皇帝覆载隆恩,付畀神器,临御天下,盈三十年。仰维列圣家法,一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为本。自维薄德,敢不朝乾夕惕,惟日孜孜?

    故自御极至今,凡披览章奏,引对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自暇自逸。并躬行节俭为天下先。嗣位之初,即颁手谕,首戒声色货利,一切游观玩好,稍涉侈靡之事,禁绝勿为。此薄海臣民所共见。”

    道光这段临终告白,像不像一位员工向老板的自夸:我每天朝五晚九地辛苦工作,周末自愿加班,生活又十分简朴,三十年来从未要求涨薪。怎么样,我算得上是一个好马仔吧?

    道光的这种想法,其实也是很多人都陷入了的误区。努力并不代表成绩,努力的方向错了,不但对事业没有裨益,还会起到反作用。道光如此勤苦辛劳,可三十年来,大清不仅未能摆脱困境,反而愈显日薄西山,末了还留下一堆烂摊子。这一切,正说明他的治国方式出了问题。

    所以高阳先生给道光的资质、统驭和应变能力都打了低分,算是对这位皇帝的中肯评价。

    三、

    道光理政能力的缺失,其实与他的性格特点有密切关联。

    作为一国之君,最重要的是要有王者风范。所谓王者风范,就是处世大气,格局要大、气度要大、胸怀要大。道光继位之前,为人处事都透露出那么一丝王者风范,是个帅气的男主角。但在继位之后,他却似乎突然变成了一位中年油腻大叔,处处体现出与皇室格格不入的小家子气。

    (道光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即公元1782年9月16日,是个处女座的皇帝。不知星座决定性格之说,是否真有其事。)

    当然,这里说的小家子气,不是一个贬义词。性格小气的人,也有性格小气的优点,比如节俭、耐心、细致等等。

    前文提到,道光在生活上是个十分节俭的人。《清朝野史大观》中记载:“宣宗御宇三十年,服用之俭,为史册所罕见。所服套裤,当膝处穿破,辄令所司缀一圆绸其上。”就算是普通富贵人家,裤子破了还要打补丁继续穿,亦相当罕见。道光不喜铺张浪费,甘愿过简朴的生活,能够吃苦耐劳,就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

    但与道光小气的性格相伴随的,是他眼界太窄,抓小放大。作为一位皇帝,只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对下面的官僚,只要他们学着在裤子上打补丁,道光就觉得他们是清官,对实际的贪污腐败的行为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从未采取任何有效举措进行整治。以至到后来,出现了皇帝越来越节俭,国家和百姓反倒越来越穷的怪现象。

    而眼界太窄,随之而来的还有政治上的短视。遇事只着眼于一时一处,缺乏通盘考虑的眼光和长远规划的意识,容易被局势牵着鼻子走。当碰上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局面时,便不鲜见朝令夕改、前后矛盾的行为了。

    例如在禁烟的问题上,道光对英国人前倨后恭,一开始摆出背水一战的姿态,初战失利又马上摇尾乞和。《清史稿》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外交失败,是由于“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把黑锅甩到了琦善这些大臣身上。但这些人能够得到重用,而林则徐却被远谪新疆,更加说明了道光目光短浅,没有识人之明。

    四、

    另外,小家子气的道光,是个非常仁慈的人。仁慈是一种优良的个人品德,但作为皇帝,道光却多了一些妇人之仁,少了一些一国之君的决断和担当。面对非此即彼的抉择,道光没有牺牲一方成就另一方的觉悟,这一点在他选择皇位继承人一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道光建储之际,有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两位合适人选。奕詝年长,且优于德,奕訢虽年少,但文韬武略均在奕詝之上,有治国之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道光在这两人之间举棋不定。直到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皇帝才“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以秘密立储的方式确定了未来的皇帝人选。

    后来我们知道,道光当时做出的选择,是皇四子奕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据《清史稿》的记载,奕詝能够顺利夺得帝位,是出自其师杜受田的教导。

    “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訢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

    道光为江山社稷考虑,对奕詝和奕訢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想要选出最合适的接班人,这一点并没有做错。杜受田给奕詝打造了一个“仁孝”的人物设定,而道光也接受了这一设定,放弃更有才干的奕訢,而选定仁慈的奕詝来继承祖宗基业,这一点也没有错。

    道光之错,体现在他既然已经选择了奕詝,却又不忍埋没奕訢,牺牲他一生的前途。

    或许是为了对奕訢进行补偿,道光在放入立储鐍匣的御书中,一边以满汉文书写“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另一边面用汉字书写“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赐予了奕訢亲王的身份地位,让他能够继续施展他的政治才华。

    道光做出如此安排,可以理解为舐犊情深。但是将奕訢置于皇位之侧,对皇权和社稷的安稳都是一种威胁,即便奕訢没有野心,奕詝也会对其防范戒备。道光想要保护奕訢,却反而令他处于一个尴尬又危险的境地,这也为后来奕詝和奕訢兄弟间矛盾激化,埋下了伏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趣的晚清史(1-1)丨道光是个处女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kx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