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晚清史(1-2)丨兄弟反目成仇

作者: 搞哥读史 | 来源:发表于2018-01-25 09:26 被阅读136次

    一、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费了不少心思。

    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

    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第一种是《清史稿》杜受田传中所记载的“南苑校猎”事件。其他皇子均在猎场中大显身手,惟有奕詝一人两手空空。事后,奕詝依师傅杜受田的教导,向道光表示不愿意在万物繁育的春季伤害生灵。道光听闻后,对奕詝的仁慈之心大加赞赏。

    第二种说法,见于《清朝野史大观》中。道光年老衰病,有一日同时召见两位皇子,考察二人的能力。奕訢属于被自己的师傅卓秉恬坑了,卓教他“上如有所垂询,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奕訢在父皇面前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对国政的看法。而奕詝的师傅杜受田则技高一筹,教他不谈国事,只跪在地上痛哭祈求道光病情好转。道光皇帝对此非常受用,便决定立奕詝为太子。

    前面两个故事所想表达的,无非是咸丰帝得以顺利继承大统,靠的是“藏拙”,以心计取胜。其实,奕詝虽然才能不及奕訢,但并非只靠取巧来夺得储位,他也有许多奕訢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在道光在世的皇子中,奕詝既是长子,又是孝全皇后所出的嫡子。虽然清朝皇位传承没有立长立嫡的硬性规定,但这会是每一任皇帝立储之时,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诞下奕詝的孝全皇后很年轻就去世了,当时奕詝还不满10岁。也许是因为觉得自己太过亏欠这对母子,道光终其一生未再立后,同时也对奕詝这个从小丧母的孩子做出一些补偿。

    奕詝多年来受老师杜受田“朝夕纳诲,必以正道”,为人处事光明磊落,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因此即便有心人想怂恿道光废长立幼,也找不到正当的理由。道光去世前十天,病情加重无法亲政,便命令奕詝代阅奏章,几乎是明示了自己立储的决定。

    然而,道光性格实在是优柔寡断,心肠太软。他好不容易下定决心选择了奕詝,却又担心这样对奕訢不公平,不希望奕訢因此而太过失意。权衡之下,道光最后在同一张纸上写了两句话,一句是“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另一句是“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

    这沉甸甸的九个汉字,就此埋下了奕訢半生跌宕、几番起落、几许浮沉的伏笔。

    二、

    道光觉得,这是他能为两位爱子做出的最好安排,两边都不辜负。但可以想象,当道光龙驭上宾后,御前大臣和军机大臣开启鐍匣,宣示御书时,两位皇子的心中都不是滋味。

    奕詝这么多年来一直卖的是“仁孝”的人设,那么即便当上了皇帝,也不得不遵先帝遗命。因此咸丰即位后不久,便依照道光的遗诏赐封了奕訢,号为“恭亲王”。

    这个封号,咸丰亦有其深意,希望奕訢以后能明“兄友弟恭”,正君臣之份,对自己恭敬、恭顺。

    道光生于帝王家,擅长平衡之术,因此临终前,也要在自己两个儿子间平衡一番。不过,道光当了三十年皇帝,不会不清楚,这世界上任何权力都可以平衡,惟有皇权是不能平衡的。若定要在皇权之侧放置一个能制衡到它的权力,两者不可能永远和平相处,最终不斗个你死我活不会罢休。

    熟习帝王之术的道光,却做出如此部署,其实也有他自己的考虑。一来,大清当时内忧外患重重,若奕訢之才能够被奕詝所用,对社稷有所裨益;二来,道光看着两个孩子从小长大,认为以奕詝之仁、奕訢之义,断不会发生同室操戈之事;此外,道光自信的原因,还由于他留下了一道调和兄弟矛盾的保险——孝静皇贵妃。

    《清史稿》的后妃传中,对孝静皇贵妃的一生进行了如下记载。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女。后事宣宗为静贵人。累进静皇贵妃。孝全皇后崩,文宗方十岁,妃抚育有恩。文宗即位,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咸丰五年七月,太妃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越九日庚午,崩,年四十四。上谥,曰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葬慕陵东,曰慕东陵。穆宗即位,祔庙,加谥。光绪、宣统累加谥,曰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

    静妃是奕訢的生母,在后宫中地位仅在一人之下。因此孝全皇后崩逝以后,道光虽未再立皇后,但静妃已是实际上的六宫之主。也正因如此,道光交给了静妃一个任务,就是抚养奕詝这个年幼丧母的稚子。

    对静妃而言,这无疑是一份十分尴尬的工作。奕詝虽还是个黄口小儿,但已经懂事,对过世的生母有孺慕之思,就算对养母如何尊敬,也会有一层隔膜,永远不可能将静妃当成亲生母亲看待。

    况且日后道光立储,奕詝就是奕訢最大的竞争对手。若抚养此皇子稍有差池,便会引火烧身,堕入万劫不复之地。十年以来,静妃一方面尽心尽力地抚养奕詝长大,一方面也小心翼翼地把控好与这位养子之间的距离。

    道光做的这个试验无疑取得了成效。奕詝受到静妃悉心照顾,又与奕訢年龄相仿,两人曾一度不分彼此,犹如一奶同胞的亲兄弟。

    ​奕詝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即便后来因争夺储位,与奕訢产生过冲突,但在登基之后,奕詝依然尊静妃为“康慈皇贵太妃”,让其迁居寿康宫。太妃虽无太后之名,但实际上,咸丰帝已经是以太后的规格来对她进行奉养。

    可惜的是,权力是源自人心的观念,有人的地方便有权位,权位代劳了斗争,而帝王家尤甚。

    道光希望靠静妃一人来永远维系奕詝与奕訢的兄弟情,未免把人心想得太美好了。

    三、

    太妃与太后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历史上也没有过先帝侧室、皇帝养母被尊封太后的先例,但静太妃自承抚育奕詝多年,劳苦功高,因此册立太后一事,成为了母子三人间的一个心结。

    我们可以先肯定一点,咸丰不尊这位养母为皇太后,做法是完全合理的。

    首先,道光至死未立静妃为后,说明道光认为她还没有母仪天下的资格。咸丰若尊其为太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违背了先帝遗命。其次,若静太妃晋升为太后,便在无形中拔高了奕訢的政治地位,不但对皇权是一种威胁,也会让奕訢本人处于更为难堪的处境。即便奕訢自己一开始没有反心,保不成身边有宵小之徒会怂恿他夺位自立,激化兄弟间的矛盾。最后,咸丰虽然可凭着养育之恩的说辞,强行尊封太后,但这样做毕竟是坏了祖宗家法,咸丰实在犯不着为了这件事去和朝臣们进行口舌之争。

    因此,咸丰虽未给养母以太后之名,但让她享受太后之实,既合祖制,又不背人伦,处理方法非常得当且有智慧。

    但经年日久,以猜疑为养料,嫌隙的种子还是慢慢地生根发芽了。

    四、

    晚清的湘绮先生王闿运在《祺祥故事》中,记录了这么一件往事。

    “会太妃疾,王日省,帝亦省视。一日,太妃寝未觉,上问安至,宫监将告,上摇手令勿惊。妃见床前影,以为恭王,即问曰:‘汝何尚在此?我所有尽与汝矣!他性情不易知,勿生嫌疑也。’帝知其误,即呼‘额娘’。太妃觉焉,回面一视,仍向内卧不言。自此始有猜,而王不知也。”

    咸丰往静太妃处探病时,被静太妃误认为亲子奕訢,不小心说出了心里话。咸丰虽未对奕訢母子掏心掏肺,而静太妃和恭亲王却也将咸丰视作外人。感情一旦有了裂痕,往后双方互相的不信任感便会越来越深了。

    尽管如此,咸丰感念静太妃的抚育之恩,明面上仍一如既往地恭敬侍奉,同时也继续让奕訢以军机大臣的身份参与政务,没有因为之前那件事冷落两母子。

    然而,恭亲王奕訢后来的一次僭越之举,终于跨越了那条看不见的底线,真正触碰到了咸丰的逆鳞。

    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静太妃病重。咸丰前来探视时,恭亲王再次向皇兄提起母亲临终前的遗愿,希望最后能得到一个太后的名分。咸丰当时“哦、哦”含糊答应了两声,可能只是表示知道了这件事。但奕訢不知咸丰已对他们两母子产生猜忌,以为得到了咸丰默许,便以皇上口谕为名,利用军机大臣的身份,在未经咸丰正式授意下传旨册封静太妃为“康慈皇太后”。木已成舟,咸丰若要反悔,便会落得不孝之名,因此只好默认了奕訢的荒唐行为。

    但也正如《清史稿》中所记载,静太妃去世后,咸丰为她上谥号“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区别于他自己的生母“成”皇后,以示对恭亲王母子的不满。

    23岁的恭亲王奕訢,或许只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希望完成母亲一生的心愿,让她死后能够瞑目,倒未必真有什么争权夺利的想法。但是,这一时的冲动鲁莽,也让奕訢付出了足够惨痛的代价。

    在康慈皇太后下葬的第二天,“上责王礼仪疏略,罢军机大臣、宗令、都统”,咸丰罢免了奕訢的一切职务,让他回上书房读书反省。

    上书房是充满了兄弟二人童年回忆的地方。两人幼时,曾一同在上书房读书习武,在这里自创枪法、刀法。道光老皇帝对两兄弟深表赞许,还叮嘱他们,以后兄弟要同心协力。可惜的是,咸丰让恭亲王回到上书房,两兄弟却再也回不到以前共度的美好时光。他们不再是过去的奕詝和奕訢,而成为了九五之尊的咸丰帝和龙游浅水的恭亲王,十余年来的兄弟手足之情,已经随着静太妃的入土,彻底宣告了破裂。

    道光在生前拟定的剧本中极力想避免的一件事,最终还是不可阻挡,避无可避地发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趣的晚清史(1-2)丨兄弟反目成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ne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