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收玉米今年的玉米收成并不好。
七月份的一场雨太大,庄稼地里可撑船。公园里路两边很多树都已经枯死,但是玉米却顽强地活了下来。
阳光下劳作的父亲我们在阴凉处收拾玉米,而年迈的父亲则选择坐在阳光下。很多时候父亲总是会选择与阳光共舞,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夏日的午后烈日炎炎,父亲则放下饭碗就下地,或除草,或打药……这么热的天,何必去暴晒?父亲则告诉我,庄稼地就在那里,在阳光下。
地在哪,人就在哪,庄稼人不能离开了庄稼地。
我问父亲这个长了十粒玉米的穗扔了吧?父亲说它能活下来贡献出十粒玉米也算是尽全力了,活着已经不易,更何况它还这般努力,一定要留下来。
剥下来的玉米穗金光闪闪,父亲总是把它们放到铁丝围成的圆柱筒里面,等过上几个月再用机器脱成玉米粒,然后卖钱。
父亲很满意今年的收成,他说本来想着能收六筒的玉米就很不错了,没想到竟然有八九筒,他的眼睛里写着感激。
父亲说这话的时候,似乎不是对我,而是和这一地的黄金甲。父亲种了一辈子的地,他对土地的感情自然和我们理解的不同,土地就是他,他就是土地。
02.
小时候有秋收假期,时间还很长,竟然有一个月的时间,那是我们孩子们最快乐的童年时光。
和收玉米相比,我更喜欢收花生,一边跟在父亲后面抖落花生上面的土,一边用水扒拉捡拾落在地上的花生,然后又会挑出最大的一颗掰开放进口中咀嚼,一举多得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直到现在我只吃刚从土中出来的花生,其他的一律拒绝,我想留住的是口吐芬芳的记忆。
花生地里的土是最独立的,它们从不依附人,只需轻轻一拍,它们就快乐地从身上跳到地上,然后依附在花生周围。
父亲说什么地种什么庄稼,一切要根据土地的需要,而不是人的需求。我突然想起孔子的那句“因材施教”,我甚至觉得孔子所有的理念都来自劳作的人民,也或许是他劳作的结果。
即便是那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都能想到父亲走向庄稼地,满地的禾苗在微风中向他欢呼跳跃的画面。
03.
今年八月十五,孩子们全来了。
男孩在我们家都是稀罕物,一家只有一个。孩子们虽然学习成绩都是普通水平,但是可贵在思想闪光。
成长,只要思想不偏航,就一定能扬帆远航。
两个可爱的外甥带着他们全部下地帮父亲掰玉米,只为寻找别样的快乐和幸福。
我很多年没有下地干活了。和父亲对土地的爱相比,我对种地倒没兴趣,学校分的一点菜地也给了别人去种。
总要有喜欢才可以。
往年收玉米都是机器作业,连着下了几天的雨,地里面还很软,车辆无法进入,于是着急的父亲选择人工劳作。
玉米地干活是最难受的,可以用密不透风来形容,人在里面被玉米叶子拉来拉去,身上避免不了留下伤痕,最主要的是闷热,一个小时下来,我觉得自己要中暑了,于是赶紧走出玉米地,到路边喝水寻风。
04.
玉米地的那头,妹夫在用劳动教育儿子,千篇一律的问:种地得劲还是上学得劲?不等孩子回答,他又加上一句自己的观点:不好好学习,将来就等着种地吃苦吧!
多么熟悉的问题,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延续着这样的追问,然后给出一个自以为对的观点。
种地就真的是最苦最累最不高贵吗?我倒不这样认为,最起码在父亲这里我寻到的答案不是苦,而是快乐与幸福。
班上的小冯选择离开提前毕业,他父亲种了一大片的果树园,需要他去帮着打理。我觉得这是给了孩子一个正确的选择,这总比孩子坐在班上睡觉强百倍。再说,学习无早晚,孩子在劳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需要专业的知识,然后他会开启自觉学习的模式,一旦有了自我觉醒,学习就真的变成了自己的事情,那激情就如同小火山爆发。
别总给孩子上纲上线,干活就好好感受干活的快乐就够了。别用追问唤醒思想,孩子们有自己感悟和成长。当然我们也不要指望着用说教给他们洗脑,洗脑这件事只有靠自己的开悟才能完成。
05.
儿子今天的表现特别赞,果真到了17岁,他长大了。
模式开启到家之后,和姥姥坐在一起剥玉米。
捡拾玉米 踏入玉米地 开始劳作 负重前行 看到收获 下午继续很多时候,我们无需要求和规范,我们怎么做,孩子就跟着去做了。
我怎么做 孩子学着做只有“我”做好了,孩子们才知道如何去好好做,玉米地的那头才能看到更美好。
就是这样!
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