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又要延续我评说简书的系列了。
有人不解,为什么你总是要批判简书的某些作为?一个“优质的创作社区”、一个“创作你的创作”的优质平台为什么会惹你如此不快?
连篇累牍地指责简书,就像一个怨妇横挑鼻子竖挑眼发泄着私愤,好像简书给了我多大的委屈。
不否认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简书已经不分青红皂白地封掉了我一半以上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而且多次申述还没有人理睬,就比如,前几天发了一篇《一个女知青的短暂人生》,发出不到一分钟就被“404”了,你说如果是你,你会没有怨言吗?
当然,更大的理由还不是如此。说实话,简书里类似我这样命运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的牢骚似乎没有我这么多。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有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有生生不息的创作动力,而我,却没有他们那样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也没有他们那样生生不息的创作动力,但我又不能停止偶尔为之的写作,否则我不久我就不会用笔了。
这让我感到为难。
急中生智,我想到了一个可以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只要我愿意,我可以无止境地写下去,而且可以平息积蓄已久的怨气,这何乐不为呢?
这个可以取之不尽的素材就是简书广受诟病的不务正业,以贩卖会员只顾自己发财为标志的寄生模式。
说了这么多,还是开始今天的话题。
刚来简书时结交的几位简友,差不多都因各种原因先后搁笔,从此不再写作,默默无声了。只有我,孤身只影,舍不得这一亩三分地,还恋恋不舍地留在这里,好像有什么大运在等着我去撞。
其实,这里什么也没有了,曾经鲜花盛开的土地,现在已经一片凋零,荒芜得面目全非、杂草丛生。
有人说,这里有钻,还有贝,是一块投资的乐园,只要你敢下注,只要你不断地拉人抱团取暖,某一天你就可能成为财富新贵,成为一个让人仰慕的人。
我不能否认,就像我不能肯定一样。但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那就是,你必须要从一个信仰文字色彩的人,转变成一个信仰数字财富的人。
据说,这一切都来自于神奇的虚拟货币,而这种神奇的虚拟货币眼下正把人搞得灵魂出窍。
于是,文字的圣洁从此让位于带有铜钱味的钻贝。
就像一句广告语说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简书钻很想把自己比作圣洁的金伯利。
但是,它应该知道,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
因此,当有人还在笃信文字的力量能启迪人的灵魂时,有人却已经把文字改装成可以变现的筹码。
我们还能信仰文字吗?圣洁的文字还是那么有直刺人心的力量吗?
这让我想起了一本书《文字的力量》。作者是一个名叫马丁.普克纳的美国人。
他从四千多年的世界文学中挑选出十六部尤为重要的经典作品,其中有《伊利亚特》、《圣经》、《源氏物语》、《一千零一夜》、《共产党宣言》、《哈利波特》,他总结出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文字如何塑造哲学、宗教、政治与文明……也让我们在这些伟大的作品中,看到帝国是如何兴衰、文明是如何起落,历史又是怎样在文字的锤击下被铸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样子。
书中有一句话非常经典:文学不仅仅是世界的镜子,它塑造世界的力量胜过千军万马。
我不知道在简书平台里的所有人在看到这句话后有什么感觉,我甚至觉得这种境界根本就是简书所不屑一顾的。
原先的简书能不能诞生这样的作者和伟大的作品我不知道,但现在来看是肯定不可能的。
我们至今没有明白,一个优质的创作社区究竟优质在哪里?难道是数字在不断变幻跳动的钻和贝吗?
其实,文字本身并不自带力量,但文字作为载体,承载了可以磕碰出思想火花的燧石一样的功能,所以必定会对读者的内心产生作用从而显示出其威力。
也就是说,文字的力量其实是它背后的那个“事”,如果这个“事”不真实、不感人,不能启迪人的思考,不能在读者内心产生共鸣,即便有再优美的文字,也是花拳绣腿、徒有其表。
因此,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告诉你的读者,让他们去思考、去感悟,这样的文字才会有温度,才会有力度,否则就仅仅是一堆汉字。
可惜的是,简书里要么就是充斥那种花里胡哨的文章,要么就是如何捞钻挣贝的经验介绍,一个宣称“优质创作社区”的平台,就像一个吸食毒品的马仔自甘堕落了。
更卑劣的是,简书利用人贪婪、投机的心理,试图把一个个写者都忽悠成美其名曰的投资者,为它这个猥琐的吸血鬼买单。
就这样,一个原本斯文的“优质创作社区”,正蜕变成钻贝交易的投机场所。本想到这里“创作你的创作”的写者,不料却被简书改造成只关注钻贝行情的投机客。
简书,你是在拉人下水,还是在逼良为娼?你究竟想让我如何说你是好?
评说简书系列文章:
1、丑陋的简书(2019.12.3被封)
3、我与简书
5、再说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