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吸收了儒家的纲常伦理思想,以作为其内部的戒律。儒家伦理纲常道德观的核心是“三纲五常”,所谓“三纲”,是指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所谓“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道教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就是围绕“三纲五常”的实质内容展开的。道教在宣扬这些伦理道德时,常把它们与道教的长生成仙思想相结合。
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提出:“子不孝,则不能尽力养其亲;弟子不顺,则不能尽力修明其师道;臣不忠,则不能尽力共敬事其君。为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天地憎之,鬼神害之,人共恶之。死尚有余责于地下,名为三行不顺善之子也。”《太平经》中还有报五重恩的思想,即报恩于天地君亲师。《太平经》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充满人伦和谐的太平盛世的出现。
《周易》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思想,而这一思想与《道德经》中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有相通之处。太平道就是打着“替天行道”的思想发动农民起义的。《周易》强调“变革”思想,太平道发动黄巾起义时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口号,实际上就是体现了“变革”的精神,这个口号的理论依据来自《太平经》中的“通变”思想,而溯其源头则是《周易》中的“尚变”思想。
魏晋时期,葛洪在《抱朴子·对俗》中特别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遵守伦理道德成为修仙求道的必要条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