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美好等不到;有些岁月终会老

作者: 余老诗写作课 | 来源:发表于2017-12-29 14:07 被阅读277次

    01 童年不在等待里悄悄谢幕,就在发现中静静盛开

    一位父亲,把自己的孩子装进画框。

    这种脑洞大开的中国画,引来无数人点赞,被网友称为“施了爱的魔法”的画作。

    当我看到这些画作时,真的惊呆了!

    画面中的小女孩与花鸟虫鱼和谐统一,丝毫看不出拼凑的感觉。 这位叫万里的父亲,怎么就能想到以这种方式来保留女儿的美好瞬间呢!

    除了“用心”这两个字,我想不出其他的解释。“用心”,是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甚至脑力的。想想自己,在对待陪伴孩子这件事上,常常是“工作有余力”才会去做。

    那些所谓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我们扣除了工作时间、陪重要领导的时间、陪重要客户的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不仅少得可怜,而且能在其中用心的程度也低得可怜。

    而对于孩子童年的珍视,我见过一些父母所谓的用心,就是用胎毛笔保留了宝宝的第一缕头发,或者用画布刷脚印保留了宝宝的足迹。更多的,是依赖照片保留孩子的欢乐与童年。

    我们常常一边加着班,一边打着电话,宝贝等爸爸妈妈忙完这阵子,再带你出去好好玩啊,今天你就跟奶奶在家看电视吧。

    偶尔一次在家,孩子邀我们搭积木,我们会说,等会儿啊,现在有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等待的那个空闲而美好的日子总是少之又少。

    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孩子长大了。我们以为的童真、欢笑和傻得可爱,在他们身上找不到了。于是,我们责怪孩子,越大越不可爱了。

    可谁知道,就在我们的等待里,那些美好已然成为过去。 孩子天生就是诗,就是童话,就是春天。

    童年,不在等待里悄悄谢幕,就在发现中静静盛开。

    02 有一些发现,会让你心酸到落泪

    上周回到家,听母亲说,父亲的腰不舒服,蹲下去捡东西就疼得钻心。 起初我觉得很诧异。怎么会呢?

    在我印象中,父亲能背能抗,还能出门打工,怎么可能腰不舒服。 周六,我特地带父亲上骨伤科医院看医生。 刚上车,我就觉得父亲特笨拙,系个安全带也忒吃力。

    一路上,父亲不怎么说话。我偶尔扭头看他,发现他眼神有些凝滞——这种不怎么活泛的眼神,是我曾经在一个很老的老人眼睛里看到的。

    于是,我内心一惊,像是大冬天冷不丁被人泼了盆冷水一般

    从小到大,父亲留给我的印象都是身体棒棒的,能挑能扛。两百余斤的谷子,父亲一口气就从田里挑到晒谷场;来回2里多地,也没见他歇息过2次。

    有个关于古人的故事,说是做儿子的发现母亲责打自己的棍棒不再疼了,便落下泪来。那是因为深深感觉到母亲的的变化——变得年迈和虚弱,连打人的力气也没有了。

    有一种“我以为”,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误会;有一种“我觉得“,是我们对爸妈最大的歉疚。

    03 有一些美好等不到;有一些岁月终会老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早年在外留学。母亲病重,想见他一面。但路途遥远,待到儿子回到母亲身边时,已经撒手人寰。

    季羡林见到冰冷的棺材,痛哭流涕。“真想随母亲一起长眠于地下。”

    此后,季羡林每每想起自己的母亲,便觉得抱终天之憾,忍不住潸然泪下。

    小时候,我们对父母给予的关爱,认为是理所当然;长大了,我们对父母的关心,觉得是有些多余。

    父母渐渐老了,我们却少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及时去发现他们的变化,哪怕是行动上的迟缓,目光中的黯淡。有了这份发现,我们才会感同身受,才会真正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而今,我们也常常觉得事业和孝心似乎难以平衡。然而这样的“难以平衡”,不应该成为我们不去努力践行“孝心”的借口。

    《中庸》有这样一段话: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中庸》第二十章节选

    在这里,修身、尊贤、敬大臣、子庶民、柔远人和怀诸侯,和亲亲(包括孝敬父母)是一视同仁,不分先后的。 在儒家看来,天下事业和家国亲情本来就可以并重,甚至不可分割。

    在我们肩挑事业、勇往直前的路上,可否留一点时间和空间去发现,发现孩子童年的美丽和父母渐渐褪去的芳华。

    因为,有一些美好等不到;有一些岁月终会老。


    愿在文字彼岸深情相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些美好等不到;有些岁月终会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mi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