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0128/32abefcf6d0c9ce2.jpeg)
听父亲说,我是在早晨出生的。那天父亲从地里忙完回来,我就呱呱坠地了。
接生婆告诉父亲是个“带巴的”,这消息让父亲还是非常高兴,虽然我前面还有一个哥哥。
那个年代,虽然家里穷得叮当响,当每添一个男丁,还是一件让父母自豪的事。在农村,长辈都秉承着这样一种传统思想:有了男孩,家里的香火就可以续下去;多一个男孩,老了就多了个依靠;多一个男孩,家里就多了一个重要劳动力。
谁家男孩多,谁家的父母脸面上都有光彩,仿佛走在田间地头,干活都浑身带劲。如果有户人家,生了很多个女娃,到最后连个男娃都没有,往往会被村里人看不起。
记得有一次两户人家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大动干戈,互相对骂。那时候吵架的主要力量还是女人,因为女人能骂,如果对方不嫌累的话,能从早上骂到中午。站着骂累了就叉着腰骂,再要是累了,干脆就一屁股坐地上继续骂,什么样的脏话都能破口而出。她俩正骂得激烈难分高低时,其中一位女人拿出了她的杀手锏,用指头指着对面的女人骂道:“你他妈的活该断后!”这句话就像一颗重磅炸弹扔向对面,对面顿时哑口无言。几秒钟后,对面突然哭得声嘶力竭,哭喊着回家找自己的男人去了。就这一句话让对面就败下阵来,快速拿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后的胜利。这足以证明男孩在农村具有的重要意义。
我出生的时候,国家已经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了。所以我属于计划之外的。老家人管我这样的孩子叫“黑户”。就是出生了,不会给你分配土地。所以,我算是家里的一个“白吃”。直到15岁那年我才“转正”,村里给分了土地。
我出生的那年刚赶上改革开放。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改革开放,最早受益的都是南方,像我出生的西北,一如既往的贫穷。
那时候,包产到户才刚刚几年。家家户户都铆足劲的干。我爷爷奶奶还健在,我大姐已经可以帮着做一些家务了。她带领着我二姐和我哥,抬水、喂猪、喂羊喂驴。主要劳动力还是父母,因为奶奶双目失明,爷爷除了照顾奶奶还要照顾我。
我的出生,意味着家里又多了一张嘴,而且还是白吃的嘴。
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现在想想还是因为营养不良的缘故。听母亲讲,我几个月大的时候,特别能哭。声嘶力竭地哭,白天黑夜地哭。哭到最后,脸蛋都哭青了,嗓子哭哑了。即使这样,也没让我放弃。父亲带我去县里的医院看,大夫检查后并没发现哪里有毛病。后来村里的老人说可能是我的魂丢了,要把魂叫回来。
于是某一天,天麻麻亮,父亲抱着我来到村里的一根电线杆子上前,电线杆上贴着用黄纸写的叫魂咒语:天灵灵地灵灵,我家有个夜哭郎…
给我叫了魂以后,似乎我哭的有点收敛了一点。我不认为是叫魂咒语显灵了,我觉得可能是我真的哭累了吧。后来母亲就抱着我在院子里转悠,没想到这招还挺灵,我马上就不哭了。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你总不可能24小时在院子里转悠啊!总归晚上要休息的。于是母亲就坐在炕头,背靠在墙上,抱着我,两个手不停晃悠,但只要一停下我立马就哭了。母亲就一直不停地晃悠,后面干脆就这样抱着我睡觉。
没想到就是母亲的这个决定,让她落下了病根子:只要天气一凉,她两个肩膀就特别酸痛。人们都说这是母亲在做月子期间长期抱着我坐着睡觉造成的。母亲说,她背靠着的墙壁是刷了水泥的,晚上瘆得后背发凉。后来我咨询了医生,医生说与这个也有很大的关系。
听到我小时候的这番折腾劲,我就觉得特别内疚,对不起母亲。这个世界上,没有那种爱比母爱还要伟大。
有时候我就在想: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小时候的我是那么爱哭爱闹,为啥年龄越大就变得越来越安静了。
越来越不喜欢喧哗热闹,更喜欢恬静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