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这两天学习心理学,遇到了一个知识点,总是记不住。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将持续终生。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他把人的发展划分出了8个阶段,不同时期都面临着不同的前进方向,即不同的转折点。
这个不同的转折点被叫做危机。
~~
弗洛伊德也有危机,是来自于本能的危机。
而埃里克森的危机,则是决定人格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致使的危机。
埃里克森划分的这8个阶段都是什么呢?
婴儿期,学步期,儿童早期,小学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期,老年期。
人的毕生发展阶段,全部都摆在这里了。
~~
埃里克森有一个EPQ的问卷,就是人格问卷。
人格问卷,包括成人和幼年两套,无论哪一套都包括4个量表,88个项目。
4个量表,分别是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和说谎。
EPQ问卷,成人问卷用于调查成人的个性类型,幼年问卷用于调查7~15岁幼年的个性类型。
问卷的题型都是选择题,从是或者不是中选择答案。
各量表上计算出总分,再根据常模算出标准分。

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43.3-56.7为中间型,38.5-43.3为倾向内向,56.7-61.5为倾向外向,38.5以下为典型内向,61.5以上为典型外向。

从这个表中还可以看出,E量表越高,N量表越高为胆质质,E量表越低,N量表越高为抑郁质,E量表月高,N量表越低位为多血质,E量表越低,N量表越低为粘液质。
~~
读这些内容,像看天书一般,每一个文字都认识,但是组合到一起,却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了。
埃里克森认为,正常人也有神经质和精神质。
这一点怎么都不会怀疑,但是如果发展过度,就成为病态了。
神经质可以发展成为神经症,精神质也可以发展成为精神病。
这就在告诉我们神经质和精神质不是病理的,但是神经症和精神病,却是在他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神经质是怎么一回事?
这一块得分高的人,往往是焦虑、担忧,郁郁寡欢,忧心忡忡,遭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
这一块得分低的人,情绪反应比较慢,而且很轻微,很容易恢复平静,他们通常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
精神质又是怎么回事呢?
得分高的人,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能适应外部环境,感觉迟钝,与他人不友好,喜欢找事儿挑衅,喜欢做奇特的事情。
得低分的人,能够较好的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
~~
从这些内容当中,我发现自己就是黏液质的人。
在面临压力时,不但不会主动应对,反而容易采取回避。
压力越大,他们越容易通过各种消极形式来放松自己。
还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去做。
在生活中,自己实际是这样也就罢了,如今,在文字当中,理论当中,也看到了同样的对应特征,心理上多少有些不太舒服。
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