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可思议の日更木盒笔记读书
《路西法效应》(一)斯坦福监狱实验|木盒笔记

《路西法效应》(一)斯坦福监狱实验|木盒笔记

作者: 纯se蓝调 | 来源:发表于2019-03-25 16:12 被阅读2次

    这是一本有着很重大学术影响力的心理学作品。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资深教授。他的其他作品比如《心理学与生活》、《普通心理学》等都是心理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界的畅销书。

    今天的笔记来自解读人辛允星带来的解析。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路西法的介绍。路西法是基督教当中常常被提到的堕落天使,文学作品中这样描述“路西法本是上帝最宠爱的天使之一,因拒绝臣服于上帝,率领三分之一的天使在天界造反,经过数天激战,路西法叛军被上帝击溃。在混沌当中,坠落到了地域,路西法为了复仇,为诸魔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让各种灾难遍布人间,从此路西法变成了恶魔的代名词。”而路西法效应就是代指好人是如何作恶的。

    从1968年开始,菲利普·津巴多教授长期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他当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那些平时心理十分正常的人是如何作恶的,或者说是什么原因让普通人去做坏事,以至于成为恶魔。

    作者认为人之所以作恶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本性败坏,而他们置身于某种社会体系所塑造的情景当中,并且受到了多种心理运作机制的潜在影响。带着这种设想,并组织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并通过实验获得了他想要的资料。本书就是对“斯坦福监狱”实验以及作者往后的一些反思所描述的故事。

    邪恶心理学的假设

    在津巴多看来邪恶是毁灭、虐待无辜他人的故意行为;或者某人利用权威鼓励并影响他人去做某事,并且从中获取利益;邪恶是一种明知故犯。那么邪恶到底是根深蒂固,还是虚无易变呢?在西方社会里,很多人都会受到特质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个人的性格、动机、基因等影响,而忽略了外部环境,即情景因素的影响。

    津巴多提出了邪恶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把一个好人放在一个不良的环境中,他们战胜环境的影响,或是被环境所影响。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善良和邪恶两钟行动潜质,都可能成为英雄,也都可能成为恶魔。当一个或一群人被安排到某个坏的情景之中时,他们往往会被这种情景所征服,从而将人性之中邪恶的一面发挥出来,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恶人。正是特定的情景将人性中的“恶”发掘了出来,并转化为现实行动。

    1971年,津巴多开展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首先,他招募了24名心理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以抽签的形式把他们平均分成2个小组,一组来扮演狱卒、一组来扮演囚犯。并告知学生,他们的部分人权可能会被侵犯。为了实验逼真,加利福尼亚警方还配合对一组的囚犯实施的逮捕,每个囚犯都要穿上犯人的衣服,以数字代表身份,并且带上脚镣、手铐和油皮纸头套;而扮演狱卒一组的学生,身穿警服,手持警棍,带上黑色墨镜,以增强身份上的权威感,而且他们还拥有真正狱卒拥有的一切权利。

    在囚犯进入监狱之时,狱卒会按照规定程序,对囚犯进行裸体搜身,之后让囚犯排队报数。在这个模拟监狱里既没有钟表,也没有窗户,所以囚犯们都不知道真正的时间。这样一个高度仿真的监狱环境被营造了出来,目的就是让志愿者快速进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实验开始后,很快便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狱卒们迅速能适应自己的角色,对囚犯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甚至是施加侮辱和虐待。有的囚犯试图挑战权威,撕掉编号,不理会甚至嘲笑狱卒,在获得模拟监狱监狱长津巴多的允许后,狱卒们对这些反抗的囚犯们进行了屈辱性的压制措施。比如:脱光衣服、关禁闭、没收枕头和被褥、取消进食、强迫他们用手来清洗马桶、剥夺睡眠等。另外还采用了心理上的分化策略,比如给服从管理的囚犯提供更好的牢房和伙食。在此期间,有学生因心理压力中途退出了实验,整个实验也因为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而提前结束。

    扮演监狱长的津巴多在暗中观察,记录了囚犯和狱卒的各种表现。他惊奇的发现在实验过程中,这些原本非常正常的年轻人迅速进入到了自己被设定的角色,扮演狱卒的学生始终表现出异常的冷酷无情,对囚犯进行冷嘲热讽、侮辱、甚至攻击;而扮演囚犯的学生,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之下,逐步接受了自己的身份,表现出了懦弱和麻木的特点。

    如果要对邪恶心理学假设做一个总结的话,那就是人之所成为邪恶,最重要的是情景。所以面对社会上各种作恶现象,更要关注恶行发生的特定情境,甚至更高层面的宏观环境因素。

    好了今天的笔记就到这了,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坚持的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路西法效应》(一)斯坦福监狱实验|木盒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kb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