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古今中外
林语堂眼里的苏东坡

林语堂眼里的苏东坡

作者: 杜影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9-26 22:35 被阅读226次

这两日读到一副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励志读完人间书。出自少年苏东坡之手,其中对求学的热情和信念对我辈读书应持态度深有启发,也不禁引起我对苏大文豪的好奇。读完《苏东坡传》,感受颇为深刻,特此为记。

会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原因有三,其一:以前阅读的书目偏多小说,人物传记的阅读有所欠缺,要学习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其二:我曾粗略读过苏东坡的《东坡志林》,质性率真,文采飞扬,文理卓著,读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苏东坡当不愧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巅峰”。其三:某瓣对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评分与评价都甚高,料想值得一观。

一、写作手法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引自百度百科)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大结构上运用了正叙,而在具体章节中偶有用到插叙。两种表达方式相结合,从苏东坡的诞生到去世,试图全景式的展现苏东坡一生的波澜起伏。林语堂从意气勃发的有志青年到辗转外放的壮年,从为国为民的苏太守到潦倒落魄的苏儋州,将苏东坡的人生轨迹和年谱做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

1、正面描写。林语堂堪称为苏东坡“第一狂热粉丝”。在《苏东坡传》中有许多对苏东坡正面的描写,而写到苏东坡的心智与才华,作者不断用到“伟大”与“卓越”等词语,对苏东坡的溢美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2、侧面烘托。我想林语堂做《苏东坡传》的原则应该是:扶持苏东坡的都是好人,批判、陷害苏东坡的全部十恶不赦。《苏东坡传》虽然对苏东坡的一生有全景式的展现,但仍能感受到作者最激昂的感情放在了苏东坡的壮年时期。这一阶段,苏东坡遇到了政治上的“克星”王安石。

作者对王安石从吃饭穿衣到言行举止,从政治立场到执政原则全方位苛刻的口诛笔伐让人读来十分惊心。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全是刁滑狡诈的政客,而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也只顾自己党派的利益,而皇帝都成了能随意糊弄的昏庸之辈。只有苏东坡的为官之道是本着为国为民的基本原则,为朝廷出谋划策,为百姓办实事,谋福利。

从传记这一写作体裁出发,传记作者应该本着客观公允的态度对传记人物的生平经历做翔实而真诚的记录和创作,不过分渲染,不刻意褒贬,才能做到体现传记的“真”和“信”的特点。

然而从写作手法来看,无论正面侧面的描写和衬托,读者都能强烈的感受到林语堂对苏东坡推崇备至,无论苏东坡走到哪里,做了何事都是那个时期他最应该做的事情,他的认知与见识也是超卓斐然,旁人难以望其项背。

这么有失偏颇的立场和态度,使得这本传记格局略显小气,价值也有了巨大的限制。

二、中国古代文人的巅峰

苏东坡本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苏门三学士,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然而他的文学成就超越了父亲和弟弟,是北宋乃至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他也是书法家和画家。

1、年少成名,意气风发。

苏东坡20岁就凭着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而高中科举,名动京城,成为欧阳修心里将来要领导中国文坛的人选,也成为宋仁宗心中将来的宰相之才。

他和弟弟带着致君尧舜的政治梦想和父亲苏老泉的殷殷期待踏入仕途,从凤翔判官开始,他的心里装了梦想和百姓,肚子里装了学问和求知,一步一步走过国家的大江南北。

2、辗转各地,质性自然。

从王安石变法开始,元祐党人遭到不同程度的贬黜,苏东坡首当其冲。但无论在人间天堂的苏杭还是在海角天涯的儋州,他都能做到平和随心,质性自然。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苏东坡担任杭州太守期间,疏浚西湖,筑造苏堤,设立公共医院,设计饮水系统等都是苏东坡为天上人间杭州城留下的重要工程建设。游西湖,爬孤山,逛寺庙,周围风景名胜处处留下苏东坡的足迹。

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即使是在穷困的密州,因为衣食之奉殆不如昔,他依然能保持精神上的超脱和平和的心境。而在那一年的中秋,因为思念弟弟子由而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乌台诗案,苏东坡被贬黄州,耕作于东坡,得到了贴切的名称:苏东坡。他自耕自乐,自给自足,恍若陶潜再世,他给《归去来兮》编曲,日间拄杖田间,击牛角而歌,夜来与友人泛舟赤壁,留下广为传颂的前后《赤壁赋》。

即使到了天涯海角的儋耳,面对食无米,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的悲惨境地,苏东坡也能静下心来整理《东坡志林》、编注《尚书》。

苏东坡从来不向命运低头,即使在政治漩涡中飘零低落,仍然秉持在其位,谋其政的原则,为当地百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他也能积极的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官场黑暗和倾轧,不被失望情绪所困顿,坚强而勇敢的走过仕途颠簸的每一步。

他到了一个地方,闲暇之余追风逐月赏风景,信手拈来都是诗。苏东坡的文采光风霁月,轰动全国。而他自己绝不沽名钓誉,普通人来求他赐墨宝他都一挥而就,随手赠送,慷慨随和。这是古代文人最好的才华与风度。

三、综合评价

1、书的名字。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也许叫做《林语堂眼里的苏东坡》更为恰当。除了立场有失公允这一重大原则性问题之外,对苏东坡的追捧太过,对其他人的贬责亦太过。书中多出体现作者因为对苏东坡的喜爱而对他的行为和思想做出浪漫猜测和假设,使得书中的许多事实叙述显得轻浮而漂荡。

2、书的内容。《苏东坡传》较为全面的展现了苏东坡一生的波澜起伏,从呱呱坠地到与世长辞,前前后后涉及的亲人、朋友、官场交集的同僚等不一而足。作者翻阅的文章典籍,参考的史料文献不胜枚举才能写出这么充分的苏东坡的一生。

不足之处在于,文中的苏东坡没有一丝一毫的缺点,而读者至少能看到苏东坡在明白朝廷中政治倾轧严重的情况下仍然放纵自己写下容易引起曲解的诗文而牵连了许多人跟着受罪。另外,文中引用的苏东坡做的诗文没有做注释或者解读说明,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可能会有阅读障碍。

3、书的翻译。《苏东坡传》是作者用英文写就,通过其他人倒转翻译成汉语。然而翻译时有些许文意不通之处,例如第三十页谈到苏东坡童年时期的故事有一句:“可是还没有什么无心流露的话,供现代的传记作家使之与解释、直觉、狂想相结合,而捏造出东坡这位诗人下意识中神经病的结构形态”不知作何解释。

写在最后,笔者欣赏苏东坡,对他流光溢彩的才华着实佩服,但是这并不是一本严格的《苏东坡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酸辣粉不酸也不辣:我当时找书来看,后来网友推荐的王水照版的,我看了,贬以褒表,好像没有批评的地方,但是比林雨堂的要稍客观点,不知道你有没有了解过呢
    杜影月:@酸辣粉不酸也不辣 没有呢,本来对苏东坡评价挺高的,还是看他本人的作品比较直观。谢谢亲🌺🌺🌺
  • 3271a7e48f44:学习了
    杜影月:@认真的变老 谢谢🌺🌺🌺
  • 月丫读书:分析得条理清晰。
    祝勇的《在故宫寻找苏东波》写得也是不错。
    杜影月:@月丫读书 ⊙∀⊙!有时间找来看看🌺🌺🌺
  • 瑞妈小思:写得真好👍👍
    瑞妈小思:@杜影月 😊看好你哦
    杜影月:@小思888 谢谢小思🌺🌺🌺
  • 惠梅子:大文豪被你了解得这么透彻:+1::+1::+1:
    杜影月:@惠梅子 下午好🌺🌺🌺
    惠梅子:@杜影月 下午好: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杜影月:@惠梅子 解读的不是大文豪,是林语堂的大文豪😂
  • 倾若尘:影月棒棒哒
    杜影月:@倾若尘 若尘也棒棒哒😝😝😝
  • 啦啦啦耶耶耶_e622:我感觉看完你的书评,我好像得从头看才行😂
    杜影月:@啦啦啦耶耶耶_e622 别看了,这本传写得不好😂
  • 漫步秋叶:学习了
    杜影月:@漫步秋叶谢谢🌺🌺🌺
  • 军中战魂:这本书被您读的很精深,参悟的很透彻👍,通过阅读和笔记,总结出这么经典的写作手法和关于人物传记的描写,的确不容易,受教了👍
    杜影月:@军中战魂 谢谢🌺🌺🌺
  • 北烟胧月:不错,读的挺透,这本书你的见解的确与众不同
    杜影月:谢谢:cherry_blossom: :cherry_blossom: :cherry_blossom:

本文标题:林语堂眼里的苏东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uj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