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朋友聚会,大家说起带娃的辛苦、婚姻的不易,就有人感慨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难将就了,稍有不合就接受不了,换做那时的我们,是不是也会如此呢?
这是一个小妇人的心声,听得出话里有满心的羡慕。尽管我知道,她转身还是会继续为孩子撑起一片没有风浪的天空,仍能理解那未被满足的少女心。
其实,当你一个人忙里忙外的带孩子、当你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琐碎、当你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的操持一切,就会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不愿用一个人的潇洒恣意,换来两个人的委曲求全。毕竟,生活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只是过着过着就狼狈了,就开始不甘心了。
也许单身的你也一样,因为太想要过得幸福,于是抱着不将就的态度,誓要将单身进行到底。
假如我们能清楚自己想要的,那自然是最好,可是假如我们不清楚,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不将就,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完美主义呢?
我的朋友英子眼看就要三十一了,还是没有顺眼的青年,入得了她的法眼。每逢过节,父母就心急如焚,可是想到她完美的择偶要求,大家都觉得为难。面对亲友的一致责难,她满心委屈的跑来跟我说:难道不将就是我的错吗?难道人活着,就得这么为难自己,跟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吗?那样的婚姻有什么意思,也不是我想要的爱情。
是的,这是一个人人都想要自我满足的时代。
爱情越来越成为满足自我的一种方式,如果不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如果这个人不是我脑海里刻出的标杆,那如何使得。其实,更要命的是,很多女人接受不了被男人物化,记得一个女孩曾愤愤的跟我说:赚得了钞票、撒得了娇;上得了台面又不好强,还要做得来保姆兼得的了厨娘,那他干嘛不去找一个充气娃娃呢?
一、性格决定亲密关系
事实上,身处关系中的两个人,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关系碰撞,性格也就在其中扮演了很重的分量。
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入一段关系之前,先要静下心来了解自己。老子曾说:“自知者明,知人者智。”那么您是否曾深入了解过自己呢?
当然,这可能是一段不着边际的时光,一开始您会觉得无从下手。当你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然后专注在这份喜悦里,并且对喜欢的事持续投入精力,潜意识自会指引您打开一扇“自知”的大门。
爱丽曾几次跟我说:在爱的人面前,为什么我总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而她并不知道,这是一种自我贬抑。有自我贬抑心理的人,无论多努力都无法对自己满意。
试想,一个有严重自我贬义心理的姑娘,面对大小事情都觉得心里没底,更别提拍板决定了。久而久之,内化了的父母,总是习惯性地对她进行审判和打压,试想这样的她如何有能力面对婚姻呢?
也许在两个人相处之前,她就已经满脑子疑问了:这个人真的适合我吗?如果错了怎么办?父母不确定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走入婚姻的。最后好像结婚这个事情,成了父母的事。
是啊,如果事情被转移,自己就顺理成章的逃避了责任,无论成败,都可以为自己开脱了。渐渐地,潜意识会推动她将重大事情的决定权,拱手让人,而不自知。
二、认识自己是一切的初始
这样看来,亲密关系与性格紧密相关。假如您有完美主义倾向、碰巧又是讨好型,如何做才能重塑性格,进而拥有幸福呢?
首先,我们要通过自我觉察,清楚目前所处的状态。
假如您也如爱丽一样,正处在自我贬抑、自我打压的漩涡里,请您在这份觉察中,接纳自己的不圆满,然后在持续不断的自我抱持中,学会肯定自己吧。
其次,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创伤,如果您在第一阶段的觉察里,看到了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就请您发自内心的认可她、看见她,然后跟她说:毕竟这不是你的错,你只是被吓坏了,你看我已经长大了,现在让我来肯定你、保护你,陪着你一起长大。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与内在父母进行和解。然后试着跟他们沟通:我知道在成长过程中,你曾经帮助我、保护我免受侵害,但是现在我长大了,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并不是我们遇到的每个人,都会以父母的方式对待我们;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有敌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辨别,选择那些同频的人相处。
当我们试着与内在父母和解,内化的部分才能逐渐放松对自己的控制,因此真正的自我肯定、自我疗愈之路也就开启了。
也许疗愈之路曲折又漫长,但请你相信只要开始了第一步,人生也就有了新的可能。
三、找准源头才有解决的可能
那么,问题来了。
假如两个都渴望自我满足的人遇到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自然就算再好的人,时间久了也容易看他这里还不够、那里也不成,到头来各自窝了一肚子火,觉得对方一堆问题,自己可不能将就了。
事实上,双方都自觉有理,认为没法将就的故事,比比皆是。比如,你会随时听到要离婚的女人说:对方如何不体贴,婚后家务不做、老婆心情不管,不求上进还打游戏,总之让人无法忍受。男方也是各种吐槽,比如伤自尊、爱唠叨、不顾家,然后他也不想将就了。最后生活就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所以,在完美主义的影响下,不将就慢慢变成了生活中的陷阱,或者你看谁都不合适,从而放任婚姻渐渐变成一座围城。试想,在这样你争我抢的婚姻关系里,关系要如何深入、爱又该如何流动呢?
当然,首先得承认,性格并无好坏之分。我们要弄清楚的是,自己不将就的到底是什么,因为天底下并没有完美的关系。
假如我们因为某个人的小小错误小过失,就将对方全盘否定了,如果我们仅仅将交往对象看成是满足自己各种需求的工具,甚至不能看见ta本身,那么ta的生命力也就随之失去了。抱着这样的态度找对象,恐怕一生也难以有完美的关系。
完美主义总是以满足自我需求为最高宗旨,这种思维看上去它更像一个跟随自我需求变化的变色龙。
抱持此种态度的女性,看上去会很有主见,好像非常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但向内看去却是一片空虚的黑洞。她更像是在寻求一个完美的寄主,来全面满足自我需求,而并非找一个不完美的伴侣。这其中常常隐含着一种“我自己是不行的,我是弱的,我做不到,所以需要一个完美男人来满足我”。
而从男性的角度来说呢,他们更愿意将女性物化,活在男权思维里无法自拔。它常常隐含着你当然得服从我、满足我。这种思维模式,用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更能说的通,它是一种不自觉的存在,无关我们的头脑。
但亲爱的姑娘,如果你只想委曲求全,而在这段关系中,没有注入精神内核,没有发展出真正的自我,仅仅满足世俗意义上的社会价值感,又怎会确定自己能幸福呢?
物化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我们物化了彼此,就越来越难以交流,更加无法一起创造温暖的家庭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闭上了眼睛,还蒙蔽了自己的心,至于爱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幸福只与自己相关
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相信有形层面的东西,比如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殊不知无形层面才具有决定力量。
就像一棵花,我们首先会看到花朵、叶片,枝条、躯干,这是有形层面;那么细胞如何分裂、水分如何输送、矿物质如何吸收、光合作用如何发生,则属于无形层面;抽离了无形层面,花将不复存焉。
也许您会说,大多数人都是稀里糊涂走入婚姻的,哪有那么多情投意合,婚姻到最后不都是在凑合吗?是的,这是大多数人所经历的婚姻。
如果一开始,我们眼睛里只盯着外在条件,只是追求家世、相貌、学历等方面的门当户对,恐怕难免会过着过着就不走心了。
并不是说外在条件不重要,但那不是爱情的关键。长久的爱情,更在于精神和心灵世界的相互匹配。基于此才会有心领神会、心有灵犀。而内在成长,是我们每个人通向幸福婚姻的捷径。
就像钱钟书和杨绛先生的爱情:我喜欢什么你知道,我需要什么你明白,你懂的我也懂,你喜欢的正好我也喜欢。假如您也想要心与心相匹配的爱情,为什么不在开始之初,就着手疗愈自己呢?
当我们在思想和灵魂上产生共振,彼此心照不宣,你优秀的同时,我也很努力,两人始终处在势均力敌的平衡之中,逐渐活成一对灵魂的知己、心灵的伴侣,爱情才会在长久的相伴中,更加绵长;婚姻也自会在岁月的沉淀中,历久弥香。
通常,婚姻匹配度包含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情趣相投,三观一致,思维模式相近等,这些都决定了两个人在一起是否舒适融洽,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舒服。本文所说的匹配度,主要是指精神品味,两者的水平接近或相当,才称得上契合。
其实,在大多数关系中,通常是高品位在迁就低品位,否则关系就面临解体。而了解一个人,就像观察一朵花,当我们将注意力投向无形层面,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然后明白:身高、外貌、金钱,都是心外之物,唯有心与心的匹配,才能成就完美的爱。正如《闻香识女人》中,法乌斯托所说:不要用眼睛去看,用你的心去发现……
五、“爱”是化解一切的捷径
深层亲密对很多人来说,是既渴望又恐惧的。因为我们天生具有自我防御机制,潜意识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会在不知不觉中启动它。
当我们隐匿缺点、收起过去的创伤,看上去很好的样子和爱人相处,也就给以后的疏离留下了可能。很多人反应说自己无法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却忽视了设置障碍的人其实就是自己,或者说是自己的潜意识。
每个人都渴望遇到那个可以让自己完全敞开的人,遇到那个了解了自己还依旧深爱的人。当我们准备好了身心不再畏惧受伤,当我们遇到爱不再急于闪躲,潜意识才会自动完成更新,放下不必要警惕和防卫。
爱丽曾激动的跟我说:“我真的很害怕和一个人赤裸裸地坦诚相见,我不敢卸下盔甲,漏出蜗牛一样柔软的身躯和心灵,我真的没来由的后怕。”
就像一开始提到的小妇人,在婚姻之初,她大概也想找一个能满足自己需求,也想和一个人坦诚相见,渴望爱与被爱。然而,老公更愿意将其看成一个容易控制的物件。
假如她有一天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权利早已握在自己手中,她就不需要寻找一个完美的伴侣来满足自己了;当男人真正看见她是一个有灵魂的人,真正去尊重这个生命,他们才能彼此接纳、彼此照见、相互扶持,也才能真正从这种物化中解放出来,在相爱的环境中,创造出生活的美好。
所以,真正的心安,只与自己相关。当你真正开始爱自己,当你明白幸福婚姻是修来的,当你发现原来完美的爱是讲究匹配度的,就能从身边的云层里,伸手触到幸福,然后明白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
我是慕容歌,一个脑洞大开、对生命好奇和热爱的存在。
你知道吗,你的赞,会让我欣喜若狂
网友评论
文章很好,启发很大。
我觉得80,90很多人,尤其是女孩,都是自我贬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