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的角度来说,路墩子是阻挡自己去路的障碍,也就是最不该出现的东西,而对于路墩子来说,车在走路的时候,就应该小心翼翼,不要那么慌张。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自己想的,也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自己的使命。
关于路墩子,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以前是没有路墩子的,尤其是农村,更是不可见到。那时候,最好的路就是砂礓路,次一点的,就是被压得平平整整的泥土路,这还是在晴天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就没有什么车来往。路墩子保护路面,但是村庄里从东到西,从庄里到田地里,都是田间阡陌,交错相通,下雨就回变形,没有什么值得珍贵的路,也就没有什么路墩子了。而路墩子的出现,还是在修路之后。
县道从是多年前开始修建,也不知道质量如何把关,只知道那薄薄的一层,很像是表面工作。距离村庄东头不远的地方,柏油路的开端就修建了与另一个地级市一河之隔的路墩子。由于那时候外面通过的车越来越多,修建柏油路也成了必然,而柏油路修建之后,车好像也变得越来越多了。这本是一个很自然的情况,但是,不知道从哪些地方到来的车,常常超出自身最适合承受的重量。对于路面来说,车身的压力变大,路面就不得不承受难以承受之重,路面毁坏就自然而然变得更加快速。我脑海中不能抹去的印象,就是村庄东头的县道很早就变成了破碎的路面的场景,这正是由于大型的卡车经过的结果。
在县道才修好的一阶段时间,路面光滑整洁,一片气派,没有任何坑坑洼洼的地方。而在路修好之后,拉煤的卡车越来越多,以前绕道而行的车,就重新绕到了县道上。时常听到打车的“轰轰”声之后,县道的开头处,就修建了两个巨大的路墩子。路墩子方方正正,一米的棱长,坚实的立在路头上。中间留出一条小路,刚好能够过车,这样一来仿佛能挡住一些大型车的道路。
最初的设想都是好的,后来我却见到这样的场景:路墩子上裹着的铁皮早已被磨掉,甚至,在路墩子边上,已经开出了一条小路,绕道转上柏油路,这样一来,柏油路还是逃脱不了认为智慧的蹂躏,还是要遭受重型卡车拉着货物在上面行走的责罚。更甚者,路墩子还会被移动了根基,墩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本来不能通过卡车的缝隙,卡车又能顺畅通过了。如此一来,司机口耳相传,柏油必然就要毁坏了。
在我的村庄开头的柏油路上有路墩子,在七公里外的地方也有路墩子,面临的情况,都是被摩擦的如残废了一样,并且旁边还开出了一条小路。
今年过年回家,村庄里的水泥路已经变成了比之前更宽的水泥路,随之而来的,四面的农村里越来越多的汽车,也开始从我家屋乡里的水泥路上经过了。我记得村庄里才开始修建水泥路的时候,村庄东头入口就修建了两个墩子。墩子不算大,但是相隔的距离,正好够小轿车经过,若是稍大一点,便不能通过了。那时候庄东头斜贯而过的柏油路早就被重型卡车压得破烂不堪,一切卡车想走平坦的道路,可定会想着村庄里的水泥路,好在那两个并不大的石墩子,防止了即将来临的侵害。而今年回家,汽车在我家屋巷间的路上经过,免不了放任自己的速度,但是对于村庄中的孩童来说,却成了一种隐患,没有路墩子存在,树桩就不得不被摆在路边了,这是应对那快速的车,专门摆放的。
以前村庄里有人见到外面的车开到庄里来,常常喊着不能通过,就是怕那些很重的车将路面压坏,但是如今,村庄修了更宽的水泥路,竟然没有路墩子了,也不知为何,真的希望,那些过年回来的车,能控制自己的速度,这样,路墩子也不会赫然摆在眼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