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专注于积累,两个目标:锻炼和阅读》,跑步是锻炼中的一种,从1月到3月,连续跑了3个月,进展很顺利,然而最近几天出现一个小插曲,觉得这背后的行为模式很有趣,所以分享给大家。
问题是什么?
事情是这样的。
在2019-03-26
那天,我兴致高涨,直接跑了12公里。说一下背景,因为我相信跑步是需要循序渐进,膝盖必须护好,所以我这三个月单次跑步距离一直控制在5公里以下。所以这一次算是我2019年跑步最远的一次,效果挺好,挺有成就感。为了保证膝盖不出问题,我决定修养几天。
问题出现了,我连续休息了5天
,于2019-03-31
很不情愿的跑了一次2.58公里外,又休息了7天
,直至今天才又去跑了一个4.2公里。要知道我之前都是隔一天跑步一次的。好吧,我承认,我的跑步相当于是暂停了。
这让我想起2017-12-17
参见深圳的马拉松,当时跑完之后我直接休息了3个月
没有跑步。
那么问题来了,不管是12公里还是半马,对我而言都是我跑步中的一个里程碑,理应来说,达到里程碑之后我应该更有动力继续前进,但是为什么我却戛然而止了呢?你看,习惯养成类的书籍都这么说啊,要将行为拆分为一个一个的里程碑,在达到里程碑时奖励自己,然后再向下一个里程碑前进。为啥我的节奏就不对了呢?
动机是啥?
存在即合理,行为背后必有动机。好,那我就来分析分析其背后的动机。
不管是12公里还是半马,达到这个里程碑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我做到了,所以我是有成就感的,觉得自己棒棒的。既然终于达成一个小目标了,那肯定得奖赏一下自己,这很合理嘛。
到这儿都是没有问题的,真正问题出在奖励上,我把什么当成奖励了呢?我把“今天不去跑步
”当成了我的奖励。因为跑步挺累的,有时候我得逼着自己去健身房,虽然在理性上我认为跑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我的潜意识却是不愿意的。
比如今天是计划中的跑步日,但是不太想去,那么这时我就会给自己找理由。我上次都跑了12公里,跑了那么远对吧,我那么优秀,所以今天不跑也没关系啦。这样,今天不去跑步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我完成里程碑后的奖励。再加上膝盖也确实需要休养,又给我加了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最后的结果就是,今天不跑步了。
如果说只是一两次没有跑倒没有什么,问题是,如果你不刻意的把自己重新带回之前的轨道,你可能会一直给自己找理由,最后跑步就暂停了,就像我跑完半马之后直接3个月没有跑步。
善行之后必有恶行
善行之后必有恶行,生活就是这么有意思。其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很多,举几个例子,看看有没有你中招的。
- 我要减肥(
目标
),晚上不吃饭(善行
),然后遇到零食时会告诉自己,反正我晚上没有吃饭,吃一点零食没有关系的(想法
),然后你就吃了很多(恶行
) - 我要吃绿色食品(
目标
),汉堡中有蔬菜(善行
),所以吃个汉堡没有关系的(想法
),所以就吃了(恶行
) - 我要减肥(
目标
),我今天晚上运动消耗了很多能量(善行
),所以我晚上多吃点没事(想法
),然后就大吃一顿(恶行
) - 我要节约能源(
目标
),所以我走路上班节省了不少能源(善行
),所以我多开一盏等没有关系(想法
),所以就不及时关灯(恶行
)
我们为目标做了一件有利于目标的事情,然后就会做出有损于目标的事情。我们忘记了自己的真正目标,我们把放弃节食、浪费能源等不良行为当成了对自己的款待。
更多内容可以阅读我的《【读书笔记024】自控力》。
怎么办呢?
如何避免这个问题,答案也很简单。看紧目标,设计奖励。
看紧目标,不要把支持目标实现的行为误以为是目标本身。保持身体健康是目标,跑12公里只是支撑这个目标的行为,而不跑步是不利于目标的行为,所以不应该当做保持身体健康这个目标的奖励。但是如果你把12公里当成目标,那么目标达成,不跑步就可能被当成奖励。
设计奖励,不要让潜意识自动将不愿意做的事情当做奖励,不愿意做并不代表就是有意义,所以设计出更有意义的,同时能够满足自己心理动机的奖励。
针对跑步,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把跑步当做一件愉快的事情,而不是一件你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跑步就会变成奖励。但是这个需要你在每次跑步的时候不断给与自己正能量,而不是每次逼着自己去,这个过程需要刻意的去培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