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的孩子很幸福吗

作者: 干国祥备课老干 | 来源:发表于2018-01-07 07:20 被阅读3177次
    图片来自网络

    妈妈全职照顾,孩子会幸福吗?

    这当然是一个伪命题,但背后却有真问题。

    一个到处装满了摄像头的社会,肯定比较安全,然而不够自由。在摄像头监控之下成长起来的新人类,会更健康吗?会更幸福吗?

    一个全职妈妈,可以比摄像头照顾得更为周到,因为她还有时时反馈、评估、纠正的功能。

    问题的关键就是,密切的反馈、评估、纠正,以及无微不至的关照,对一个孩子的成长,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在最好的情况下,这样的孩子会成为精致的工艺品,处处都烙着精雕细琢的教育痕迹;在最坏的情况下,孩子会成为被爱压迫的奴隶,反抗或者顺从,都将失去快乐。而更多的情况是:母子成为互相埋怨、互相伤害、互相依赖的共生体,谁也离不开谁,又抱怨自己的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天起,因对方而丧失了自由。

    全职妈妈最大的焦虑在于:我已经全职做妈妈了,孩子怎么可以不优秀?怎么可以不比其他孩子更健康?怎么可以不比其他孩子更幸福?怎么可以不比其他孩子更出色?

    出不出色主要靠天赋,只要有相似的课程,妈妈全职不全职,都改变不了智商绝对的决定因素。

    健康和幸福更是与此无关。孩子需要安全感,但不需要玻璃监狱和全天候摄像头;孩子需要妈妈,但除了0~3岁,TA只需要一个随时可以传呼而来的妈妈,而不需要一个时时都在监控、随时会来干预的妈妈。

    自由就是怀着一点点恐惧、一点点憧憬走出伊甸园,走出妈妈的怀抱、视线、电话、牵挂……

    妈妈全职不全职,重大的意义是有没有提供孩子更多的机会,而不是能不能决定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孩子只能以自己的自性成长,TA需要一个对TA天性友好的环境,不需要也不能够在成长过程中被基因改造。

    对任何一种花而言,最好的成长环境是大自然,而不是人类的温室。把花种进花盆,再细心呵护,这只是人类的自私,却并不是花草的福音,花草在此过程中的死亡概率,大得异乎寻常。

    揠苗助长的故事,是人类教育的宿命。因为人类注定需要抚育和教养孩子,却并不懂得孩子成长的奥秘——那么多心理学加起来,都只能说对生命和人性了解了一点点。

    作为文化的生物,没有教育就不成人类。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密码,都需要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成长,无论多精致的花盆,终归不是TA的舞台。

    回到全职妈妈的“功能性焦虑”:因为我是全职的,所以孩子必须更优秀,否则就是我失职。全职妈妈的这种焦虑,如果看不到孩子的更优秀,就会由隐性转为显性,先是弥漫自身,进而影响孩子,再进而扩散到孩子所在的教室和学校……最后就成为时代性焦虑的有力组成部分。

    拔苗助长未必,时不时拔出苗看看长得怎么样了则是必然的!频繁地浇水施肥是必然的!用各种页面宝、灵、散和偏方是必然的!

    确实有各种教育偏方,宣称用上它,宝宝一贴灵!其实那都是妈妈安慰剂,对孩子的成长全然无用,只不过暂时抚慰了全职妈妈的全面焦虑。

    孩子本来很健康!

    不健康的是全职二字带来的妈妈心理和亲子关系。

    问题的根源必须回到这里:全职妈妈最多带给孩子爱和机会,却并不必然带给孩子超越别人的教育——因为世间并不存在这样的教育。所有的名校,都是先有高智商再有好学生,而不是相反。真正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更全面的机会,对探索的鼓励,对失败的鼓舞,对卓越的期许,和对自由的保护。好教育不承诺具体某一个孩子超越其余,它只承诺尽最大可能发展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并同时尽最大可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孩子的天性。

    全职妈妈这个词语需要重新定义,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

    重申一遍:对孩子而言,除了0~3岁,TA不需要妈妈的全职,年纪越大,越不需要。

    所以,一个母亲可以因为特殊原因而辞职照顾孩子,但除了哺育期,她不可以把自己定义成用全部生命照看自己孩子的人——孩子根本不需要这样可怕的照顾,而妈妈自己还年轻的生命,却在这样错误的定义中白白浪费!

    一切皆在一念之间。一念解脱,母亲找到了自我,并赠予孩子自由,以及全职妈妈本来最能赠予的关爱与呵护;一念束缚,母亲丢失了自我,并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全职妈妈四个字成为对母亲和孩子的双重诅咒。

    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健康,也为了孩子的教室不受这份焦虑的影响,进而为这个普遍焦虑的时代减少而不是增添一份焦虑,请年轻的妈妈在完成哺育后尽快重新找到自己。

    不是学学画,不是喝喝茶,不是参加各种神秘兮兮的研习营,而是像一个独立自由的年轻人刚刚走出大学的校门,她必须找到工作,找到热爱,找到自己在世间存在的证据!

    这只是一个比喻,毕竟和大学毕业生相比,处境已经完全不同。有了更多限制,但也有了更多资源和经验。我讲的不是处境,而是心境!

    甚至关于育儿,如何抚养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也是一件专业和科学的事,但绝不是读几本畅销书、关注几个公众号、参加几场充满营销味道的讲座就可以成为专家的,而需要以职业和科学的精神,从头开始。

    相关链接《空心生焦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世代:全职妈妈有优越感,认为自己的孩子必然超过别人,这是你的文章里树的靶子,依据在哪里?
        干国祥备课老干:@世代 只有焦虑感,哪有优越感😸
      • anniashen:一直努力做孩子的榜样。孩子成长得好得超出我的预期。我是孩子的粉丝啊😊
        干国祥备课老干:@anniashen 👍
      • 北辰恒星:不要只有孩子的成长,要一起的成长。不要过分关注,要互相勉励。这与全职与否,没有什么关系。
      • 磨_人:最真实地活给子女看
      • 烟行:身教重于言教。妈妈活得积极向上,有自己的社会价值,才是小孩最好的榜样。
      • 好_03a2:虽说我是全职妈妈,但我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自由自在成长,才能让他潜力无限放大,借用文章里的话“先有高智商,再有好学生。”
        偶尔他生活中遇到不解问题,及时开导,分解,成为大气之人。
        成才先成人。
        干国祥备课老干:@杯与水 🙏
        杯与水:@干国祥 干老师说的好👍
        干国祥备课老干:@好_03a2 是啊,母亲内心里不恐惧焦虑,全职妈妈就意味着更多的幸福和关爱。
      • 原卫华:最后那个“碗”提醒我:赶快丢两个钢镚~
        干国祥备课老干:@原卫华 联想真丰富,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
      • 高骞:请问干校,发现孩子的天赋是越早越好吗?另该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呢?
        张非虚:@高骞 后天的教育不仅要扬长也要补短。完整的人更幸福,任何事情要做到极致都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智力基础。
        干国祥备课老干:@高骞 天赋当然发现得越早越好,但过早的精确训练则是有害的,还有,你怎么知道那是孩子仅有的、主要的天赋呢?所以,早期教育,必须丰富、充沛,挑战更多可能,而不是去狭隘地培养天赋。
      • 破茧之旅:我不是全职妈妈,也已经在面临自我丢失的危险,这些话好像就是在说我的现状😓 😓 😓
      • shaly:不需要也得要全职呀,难不成把孩子自己放家里啊:smile:
        干国祥备课老干:@葵花子儿 是个心里的定义问题🍲
      • 辛黛瑞拉G:孩子不仅仅感受妈妈给予的完全信赖,而且也在感受妈妈怎么活。
      • 张非虚:全职妈妈的孩子不一定幸福的原因很多,比如孩子的成长需要相对自由的空间等等。但应该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妈妈本身生命的质量和品质所决定的陪伴的质量与品质。而这一点很容易被当成遗传基因而实际上是文化基因的影响。人的智商主要是特点的不同,而不是高低的差异。
      • 张茉莉:我现在就是全职妈妈,不是有钱烧得慌,而是被迫,没人带孩子,大宝八岁,二宝一岁多
        干国祥备课老干:@张茉莉 必须全职期
      • 杨惠荔:全职妈妈能给孩子最好的情商教育,0-3岁至关重要,需要更多的陪伴。
      • 2ec904a38d07:另一个角度:这是一个大人对自己尽责的一种体现,只是在方式方法上继续沿用了传统方式。不过在我看来,晨山的全职爸妈还是比较能保有自我的。
        干校这么一说,未能全职来陪孩子的我心里敞亮了许多。
        干国祥备课老干:@2ec904a38d07 病的总是个别人,但感染、传染的往往是全体🙏
      • 深加思考:深有共鸣:真正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更全面的机会,对探索的鼓励,对失败的鼓舞,对卓越的期许,和对自由的保护。
      • 一点灯:写得太犀利了😂
        2ec904a38d07:@一点灯 对一部分,比较有针对性
      • 段杏幸:全职妈妈,全职爸爸……闲得发慌然后就免不了真的慌了
        干国祥备课老干:@段杏幸 🐌

      本文标题:全职妈妈的孩子很幸福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ry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