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就像一条货船,老板投资建了货船,员工就是船员,把船上货物运达目的地。船到岸了,可能都有赚,或多或少。船翻了,都完了。最可怕,船到岸了,你掉河里了。
上周听到有朋友辞职了,做了才快两个月,还没等转正呢。她向我一边哭诉老板拖欠工资,一边告诫千万不要去这种创业公司,一群人啥也不懂,瞎捣鼓,还老喜欢开会。其实,我也经历过和见闻过太多的这种坑公司,接下来我就介绍哪些常见的公司万万不能去。记住了,千万别掉坑。
1、没有正常组织架构
公司组织架构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分工和协调,如果一个公司连最起码的组织架构、部门分工都没有,就更容易导致管理松懈、人员混杂、效率不高。而这种情况在初创企业或者一些小公司了经常存在。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我的一位好朋友周同学去海南,在一家刚开的分公司的做活动策划。结果去了才知道总共10多个人,根本没有所谓的部门,由一个老总领导着所有的人,乍一看氛围挺好的,大家其乐融融。可在后续的工作中逐渐暴露出的问题。
公司的主业务是做旅游活动,周应聘的活动策划,后来拉到了项目,周又兼着路线规划、美工、新媒体运营以及活动执行。一个人干着多个人的工作,通宵达旦的工作。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其实这也是一种锻炼。但随着人来人往,公司又迎来了一位主管,管着所有的业务。
这一下子看似有了组织架构,实则是添乱。每次周和老总商量好了文案的方向,写的正起劲的时候,老总出差了,于是这位主管又插了一脚,表示活动方案写的不好,宣传文案不到位。这一下子让周在两位管理人员中夹着,谁的意见都得听,结果就是烦躁不安,吃力不讨好。于是,周干了一年就走了,实在是吃不消。
像这种的公司,大家要慎重选择。在这种企业,由于组织架构太乱或者不存在,首先造成的就是部门职责不清,这往往会引起企业内部员工之间职责推诿,导致不和,谁也不是愿意多干活,更会让企业内部协作困难,这样的企业待久了怎么会有前途呢。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在内部。
可能,刚毕业的应届生会去这样的公司,会磨炼初出茅庐的新人的脾气和能力,但却并非长久的居所。时间久了,会耗费精力和不必要的时间,内部的混乱会使人消极怠工,没有精气神。这样的企业如果不是有着你实在舍不掉的魔力,最好不要长待。
2、随意转换员工岗位
俗话说得好:“一个萝卜一个坑”。在企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但也有一些公司随意让员工转岗。当然,有些公司为了培养新人,有自己的“轮岗制度”,有些是员工自己内部转岗。但是,如果是公司因为不想花费精力招聘人员而想员工转岗,这就需要自己多多考虑。
内部转岗确实是对换职业的一种方式,但如果考虑不周,可能因为一些眼前的困难,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这一行,然后就换了岗位。有些企业也是觉得有些岗位可以由内部人员兼着,故意以转岗的名义,让他做些新职位的工作,但原来的职位的一些事情仍然让他担着。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转岗,都需要深思熟虑,随意转行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既丢了原来的经验,又可能面临新岗位的不喜欢或者不适应的风险。而随意转岗的企业则透露出HR对人员能力评估的不足,这种行为与“人岗匹配”的原则相违背。人性化的背后可能存在人才考评的缺失以及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自私。
这样的公司,内部转岗可能会给员工带来新的机遇,却可能面临一人身兼数职、错选行业的风险。个人的职业生涯需要认真规划,不可轻易转岗。“最好在25岁之前确定自己的职业与行业”是有一定道理的。
3、不打卡的公司
你觉得不打卡是件小事?不值得小题大做?不然。
打卡本来是对员工考勤管理,对员工工作时间管理的一种手段,体现了公司规范化的程度,但在一些公司,尤其是创业公司却并没有实行。可能你会觉得这是一种宽松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员工加深对公司的好感,但带来的危害确实大大。
我以前也待过一个公司,这家企业的特点是:早上上班打卡,晚上下班却不打卡。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一个现象:老板开会不注意时间,不会提前开会,而在下班后开会;晚上加班体现不出,也就是加班是义务的,连调休都没有。
这种模式根本没有让人享受到轻松宽松的办公环境,反而将自己的私人时间大量占有以及个人额外剩余价值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时间久了,就会越来越没有动力,觉得太疲累了。
因此,我不建议长待在这样的企业。今天不打卡,后天可能就不会让你放假,然后连“五险一金”都不给。也许你会觉得这种企业管理松弛很好,但这体现出公司缺乏规范化运作,人都是有惰性的,这样长时间不会给员工一种使命感。
这种过于懒散的管理方式在企业遇到困难时往往更难度过难关。最终,吃亏受累的还是自己,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自己应得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公司内部也是一团散沙,所谓的“未来”更是难上加难。
4、不会给员工“画大饼”
这里说的“画大饼”不是指空口白话,胡扯海吹,比如:“三年上市”、“五年行业第一”。而是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每年、每月都有详细到位的计划,一步一步的执行与风险管理,许下一个“美丽的世界”。
之前的一位同事阿梁就在这样的公司待过,公司只有8个人,做些接外包的工作。公司的一切项目都是来自老总的人脉资源,连扩展业务的运营、市场人员都没有。
阿梁待了几个月,每个项目做完了,大家就懒散的等着,眼巴巴瞅着老总出去拉项目。这样过了几个月,公司是越来越闲了,只能靠之前做着网站维护的收入维持着。阿梁待了7个月就离开,他说:“看不到公司的未来和希望在哪里。”
我们常见过吹牛皮的,但作为员工更要注意宏伟目标下的“真材实料”。有些公司秉持得过且过的想法,熬着一年又一年,没有战略目标,没有年规划、月计划,这种连“画大饼”都不会的公司更没有前途。务实可以,但天天这样那就是有问题,一个企业没有发展,长时间做着重复的事情对于员工来说更是遗害无穷,不利于自身的提高和积极性的调动。
这样的公司,如果实在干不下去就放手吧,毕竟一眼看到死亡前途的人生也没有意义吧。
5、不谈钱只谈感情
这一点很重要。很早网上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来上班是来赚钱的,不要跟谈梦想,我的梦想是不上班。”这句话就是讽刺那些只跟员工谈感情、梦想,却不想付高工资的公司。
之前我的一位室友小宇就在这样的公司待过。他的公司是由几个传统公司的老板合伙办的一个互联网公司,公司的主打产品是一款旅游第三方平台APP。
小宇当是去的时候的职位是运营专员,负责公司APP的运营。因为是初创企业,所以开的薪水不是很高,但许诺转正后给期权。
结果,干了一个月以后,小宇的工资拖了又拖,本应该在20号发的薪水,却拖到了月底。小宇本来觉得没什么,不就晚了几天。结果第二个月却发现新公司带过来的原来公司的老员工的薪水一直都没发,他们只能拿着公司的经费以及信用卡活着。原来公司的惯例就是先给新人发工资留着人,等到一定时候就托着工资,会打感情牌,让他们留下来,并许诺更大的未来。
小宇现在担心自己,别说之前许诺的期权,就连每个月的工资都不知道会不会发。果然,后来转正了,说好的期权被一句“还在设计规划中”搪塞过去了。当然,小宇现在还在这家公司,毕竟现在找工作不容易,但这种“不发工资”的担忧却时刻挂在脑中。
不是说谁比谁现实,而是一个连员工工资都支付不起的公司又会有怎样的前途,一个连员工都照顾不好的老总又怎样让人信服他能照顾的好公司的业务。那些连“五险一金”都不给的公司,你觉得员工会卖命工作吗?拜托,多一点金钱,少一点煽情。
遇到这样的公司,我建议大家采用36计的“走为上计”。说实话,这样的企业趁早关门,因为连起码的风险掌控和企业内部运转都做不好,那扩展业务、融资上市、运营管理等又从何谈起。早点脱离苦海,不要把精力时间浪费在这样的企业,不划算。
你会发现我说的这几种常见的问题大多会在创业公司,是不是表明我在诋毁、反感创业公司?实则不是!创业本就弥艰,每个创业者都值得鼓励与赞赏,但这与本文中提到的问题不冲突。不管是创业公司还是其他的公司,规范的管理、基本人性化的关怀都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基本的规范管理、企业制度和战略规划等,那拿什么壮大公司,就靠着一腔热血?那猪也可以开公司了。
选择就像是人位于一个岔路口,走哪条路都要靠他自己的决策。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自身。
不管是刚毕业的应届生还是职场老手,对这几种公司相必会想想就反感吧。企业与个人是互利互惠的双赢的雇佣关系,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个人的发展需要借助平台,因此需要擦亮眼睛。“择明主,栖佳木”,只有这样,才能不会让大把的精力和光阴浪费在没有前途的企业上,自身的价值权益得不到保证,对自身的发展也大为不利。
你的每一次选择都在某种程度决定了你的未来,在职业生涯里,尽量做出明智的选择,避开无意义的错误。如果把每一段工作当做一块踏脚石,那么每一次正确的公司选择,则尤为重要,万一一脚踏空,可能爬不起来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