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雅韵诗词散文朴素随笔四月歌行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一千二百一十八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一千二百一十八

作者: 飞鸿雪舞 | 来源:发表于2024-09-11 06:35 被阅读0次

第十四卷诗能令人笑者,必佳

一百零二、诗之性情

【原话】近见作诗者,好作拗语以为古,好填浮词以为富,孟子所谓“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也。朱竹君学士督学皖江,来山中论诗,与余意合。因自述其序池州太守张芝亭之诗,曰:“《三百篇》专主性情。性情有厚薄之分,则诗亦有浅深之别。性情薄者,词深而转浅;性情厚者,词浅而转深。”余道:“学士腹笥最富,而何以论诗之清妙若此?”竹君曰:“某所论,即诗家唐、宋之所由分也。”因诵芝亭《过望华亭》云:“昨夜望华亭,未睹九峰面。肩舆复匆匆,流光如掣电。当境不及探,过后心逾恋。”“九叠芙蓉万壑深,登临不到几沉吟。何当直上东峰宿?海月天风夜鼓琴。”又,《江行》云:“犬吠人归处,灯移岸转时。”《端阳》云:“看人悬艾虎,到处戏龙舟。”《太白楼》云:“何时江上无明月?千古人间一谪仙。”《同人自齐山泛舟》云:“聊以公馀偕旧友,须知兴到即新吾。”皆极浅语,而读之有馀味。昔人称陆逊意思深长,信然。芝亭字仲谟,名士范,陕西人,今观察芜湖。其长君汝骧亦能继声继志。《题署中小园》云:“风吹花气香归砚,月过松心凉到书。”《将往邳州》云:“此去正过桃叶渡,归来不负菊花期。”又,《华盖寺》云:“曲径松遮洞,岩深寺隐山。”皆清雅可传。

[译文]最近见到作诗的人爱用拗口晦涩的词语并自以为有古人的风范,好使用浮华虚美的词句自以为是学富五车,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一生专干一事也不能明白真义道理的人。
学士朱竹君在皖江主管学政时,到山中来和我谈论诗学,和我意见相合。他于是给我讲述了他为池州太守张芝亭的诗写的序,他说:“《诗经》中的诗特别注重性情。性情有宽厚和浅薄之分,所以诗作也有浅显深奥的区别。性情浅薄,词句浮华看似深奥但含义却浅薄;性情宽厚,词句浅显易懂但含义却深厚。”
我说道:“学士你学富五车,但为何在评估诗学上竟如此精妙?”朱竹君说:“我所谈到的,正是区分唐宋两派诗家的根据。”他于是又背诵了张芝亭的《过望华亭》诗,诗中说:“昨夜经过望华亭,没能欣赏九华山的奇景。我坐的轿子行走匆匆,时光飞逝有如风驰电掣。面对胜境来不及观赏,事后心中越发地思恋它。”“九华山像九朵盛开的荷花,沟壑深有万丈,苦于攀登不上几次暗自沉吟思索。如何才能径直登上东峰小宿,夜晚面对云海清月在凉风习习中弹响瑶琴。”
此外,张芝亭在《江行》诗中说:“人儿回归的地方犬吠声声,江流转向时灯火也跟着转向。”《端阳》诗中说:“看家家户户挂着避邪的艾蒿,到处都有龙舟戏水的景象。”在《太白楼》诗中写道:“什么时候江面上没有明月,李白是千百年来被贬下凡世的神仙。”在《同人自齐山泛舟》诗中他写道:“姑且在办完公事之余携着旧日老友泛舟,要知道兴致一起我就焕然一新。”这些诗都是很简单浅显的词语,但读起来余味无穷。过去的人称赞陆逊的诗意味深长,确实如此。
张芝亭字仲谟,名士范,是陕西人,现在芜湖任观察之职。他的长子汝骧也能继承他的志向写诗成名。在《题署中小园》诗中说:“风儿把花香直吹到砚台旁,月亮照在松树上,一股凉气袭向读书的我。”在《将往邳州》诗中他写道:“此去路上正好经过桃叶渡,回来时也不会错过菊花盛开的时间。”此外,他的《华盖寺》诗中说:“弯曲的小道上浓密的松树遮住了黑漆漆的洞口,岩峰高耸寺庙隐藏在连绵的崇山中。”这些诗清新雅致,值得流传。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提出了“ 诗之性情”。性情有厚薄之分;性情薄者,词深而转浅;性情厚者,词浅而转深。

近见作诗者,好作拗语以为古,好填浮词以为富,孟子所谓“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也。

朱竹君学士督学皖江,来山中论诗,与余意合。

因自述其序池州太守张芝亭之诗,曰:“《三百篇》专主性情。性情有厚薄之分,则诗亦有浅深之别。性情薄者,词深而转浅;性情厚者,词浅而转深。”

余道:“学士腹笥最富,而何以论诗之清妙若此?”

竹君曰:“某所论,即诗家唐、宋之所由分也。”

因诵芝亭《过望华亭》云:“昨夜望华亭,未睹九峰面。肩舆复匆匆,流光如掣电。当境不及探,过后心逾恋。”

“九叠芙蓉万壑深,登临不到几沉吟。何当直上东峰宿?海月天风夜鼓琴。”

又,《江行》云:“犬吠人归处,灯移岸转时。”

《端阳》云:“看人悬艾虎,到处戏龙舟。”

《太白楼》云:“何时江上无明月?千古人间一谪仙。”

《同人自齐山泛舟》云:“聊以公馀偕旧友,须知兴到即新吾。”

皆极浅语,而读之有馀味。

昔人称陆逊意思深长,信然。

芝亭字仲谟,名士范,陕西人,今观察芜湖。

其长君汝骧亦能继声继志。

《题署中小园》云:“风吹花气香归砚,月过松心凉到书。”

《将往邳州》云:“此去正过桃叶渡,归来不负菊花期。”

又,《华盖寺》云:“曲径松遮洞,岩深寺隐山。”

皆清雅可传。

相关文章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二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〇 尹公作诗 【原文】尹文端公总督江南,年才三十,人呼“小尹”。海宁诗人杨守知,字次也,...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五十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四十八、讽显者之诗 【原文】有人哭一显者云:“堂深人不知何病,身贵医争试一方。”说尽贵人患...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八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十六、赵孟斥子 [原文]《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伯有赋《鹑奔》。赵孟斥之曰...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三十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二十八、无需舍已为人 [原文]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以为妄。余以为八家、少陵复...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五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三 门户之规 [原文]:前明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四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二 重神轾格 【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六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四、引用他言 【原文】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六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十四、切勿抄袭 [原文]古无类书,无志书,又无字汇;故《三都》、《两京》赋,言木则若干,...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七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十五、关于乐府 [原文]“乐府”二字,是官监之名,见霍光、张放两传。其《君马黄》、《临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一千二百一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cb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