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有个学医同学发的关于尊严死的帖子,在同学群和大家以此为话题,热烈地讨论了一会,总觉得意犹未尽,恰巧又快到清明节了,于是萌生了谈谈死亡的念头。
我知道谈这个话题不太讨喜,因为咱们中国人对死亡是特别忌讳的,崇信好死不如赖活,没有西方那种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缺乏对死亡的宽容态度。
但是,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死是每个人的最终结局,是人类无法抗拒的宿命。如果说生是不平等的,那么死就是最公平的,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贫民百姓,每个人都得接受死亡给予的归零洗礼,无一例外。
那么,死亡是什么?古今中外,思想家们对"死亡"这一永恒命题纷纷展开思索,观点各异。
以孔子为例,当孔子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时,在梦中出现了如下的绝望场景:"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没有一个人尊重我的主张。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坐在正堂两根柱子的中间享受祭奠。)
孔子的思想,孔子的世界,我辈俗人无人能参透,但以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来看,想必他对人死后的世界也是迷茫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更反映了他对尘世光阴的留恋,对孔子来说,一天没到达他给自己设定的那个目标,那么生命的价值便得不到完美的体现。
所以,从孔子那里一脉相承,咱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怕死?除了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之外,还因为活着的目标没有实现。对传统国人来说,死亡确实是最大的痛苦,因为它断绝了希望,因为它没有明天。
西方的思想家对死亡的解读则要理性、思辨得多。柏拉图试图从哲学角度阐述死亡,他提出并论证了“哲学是死亡的排练”这一流传千古的哲学名言。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做得更潇洒,在被判决死刑之后,苏格拉底用以下的惊人之语结束了发言:"现在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活着;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只有神知道。"
这句话浓缩了西方古典哲学对待死亡的态度:死,完全不值得恐惧;相反,死还是生之所依。
著名哲学家笛卡尔临死的时候满怀激情,他说:"我的灵魂啊,你被囚禁了那么久,到了摆脱肉体重负,离开这囚笼的时候了。你一定要鼓起勇气,快乐地接受这灵肉分离之痛!"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更是以大无畏的精神充满了对死亡的调侃:"死的惨痛,大部分是心理上造成的恐怖。被我们践踏的一个无知的甲虫,它肉体上的痛苦,和一个巨人在临死时所感受的并无两样。"
由此可见,西方人面对死亡,虽然他们或许也会害怕,但实在比我们中国人要豁达得多。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以为,西方人拥有更加独立的人格,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在于超越自我,所以他们不太在乎生命的长度,而更加在乎生命的质量。
而我们中国人常常以他人为参照物,认为要过得好必须超越旁人,具体表现在比别人有权有钱,特别是比别人活得久,这样生命的价值才会体现出来。
但是,死亡就像生存那样合乎自然规律,大家也接受了这一事实,很多人不是不相信自己会死,而是在无意识之中认为自己不会死,不愿意就此深想。
其实,在我们的生命中,在我们身体这个小宇宙内,隐藏着无数次的死亡,我们视若无睹,可是我们对于结束一切痛苦的死亡,却为什么那样害怕呢?
在这方面,我比较欣赏道家和禅宗对生死的豁达态度。
对庄子来说,存在即合理,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好的。死亡只是从一种存在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转变而已。如果我们能在此存在中找到幸福,那为什么不能在新的存在形式中也找到幸福呢?
所以,庄子写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生与死从未停止过转化。它们是尚未结束的开始。一旦我们理解了这个原理,我们就能在生与死之间获得平衡了。)
与庄子的观点异曲同工,禅宗哲学同样体现了生死的旷达,它不仅是人生哲学而且是生命哲学,十分突出地强调“超越生死”。所谓“超越生死”,并非指人在肉体生命上长生不死,它是指人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在心理上不畏惧死,从而既幸福地“生”,又坦然地“死”,最后能超越生死,获得精神生命的永生。
人短短的一生,确实苦多乐少,如李叔同所说,"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尤其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滚滚红尘中的我们苦恼更多,在方面,我想禅宗的生死观无疑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回到开头的话题,我和一个同学讨论死后自己骨灰的处置方式,我推崇海葬,于是他给我参谋骨灰洒落地点,从澳大利亚南海岸到白令海峡,再到巴伦支海,地点挑了一个又一个。我知道他满满的戏谑,但我可是认真的。
生命既然在于运动,人生既然只是一段旅程,为何不在死后开始另一段旅程,有机会漫游全世界呢?!满满的浪漫,每天都是新奇,多好!
很喜欢《水浒传》中鲁智深涅槃前顿悟的那句话:"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生有何欢,死有何惧?我愿意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也准备以豁达从容的态度迎接"死"。
对我来说,死既不是结束也不是开始,而是换个剧本重新登场,换个新角色,重新演起,没什么可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