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时,如果对提出的问题清楚了解,大都会说:“知道了。”如果不清楚亦不了解,则会回答:“不知道。”
这“知道”与“不知道”,乃世俗意义上表示自己对别人提出问题知晓与否的回答方式。并不是养生之道所言知道的含义。
【知】是从观念和认知上了解什么是【道理】?这在知篇已有详叙。
如果不能从观念和认知上了解【道理】的真正意义,就没有办法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行】的本义原指道路,即是行走在道上。【行】者_道也《说文》。这里所说的【行】即践行实证实修的意思。
【知道】与【行道】两者是一非二的关系,【 知行】原本是合一的功夫。时常保得住至善良知在,便是具备且接纳了善良之阳光能量的行。 养生之道|【行】篇
倘若一时不行,便一时失去知了!
修行者是用身体来体验道。凡身体存在的地方,亦即是道存在的处所。 因此行有行的功夫、站有站的功夫、坐有坐的功夫、睡有睡的功夫。倘使随时没有了妄念,也就是随时在修炼解脱的功夫了。
凡是有行不来、也做不到随时无念的修炼者,那是由于知晓道理不真的缘故。
如果知晓了这个能让人健康幸福的道理,是客观存在且真实不虚的,自然乐于穷究道理之所在。
因此说:“但凡学与行不懈殆、不厌倦的人,那是由于对【道理】之无穷的奥妙,知之甚深甚切的原因呀!”
如若对道理知之不真而勉强去行的,意志和气概能够坚持多久? 养生之道|【行】篇
等到意志消尽气势驰无,也就践行实修不下去了。
对于立志健康养生与解脱的行者,时值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正是休养生息的时间,应当将神收归至【心】的住所,抱一不离。一者无欲也!修身养性者达至无欲至一的状态,自然没有世间尘情物事的缠绕,也无玄灵奥妙的道理可言。如同活死人一般,才可以说是大的休养和歇息。
只有修至做梦和睡觉没有了颠倒妄想,才能见到什么是“主一无欲”的功夫。 养生之道|【行】篇
待到清晨醒来,这是修行人日更日新的时刻,应当早早起床,不待太阳出来就做修身养性、明理达道的功夫。
要有别人做一次就能完成的,自己却做一百次!别人能够十次做到的,自己做一千次的志气!这样“积日成月,积月成岁。”不用三年五载,而学没有达到圣人境界的,那是绝对没有过的事情! 瞬间存、吸呼养,让修炼功夫不间断在刹那。天天有所收获,月月有所进步,如此不断前行,学道终能到达无比光明的境界。 或许有人会问:天理如何全? 答:必要时时存养方可。 又问:“人的欲望如何净?” 答:“只须日日消除,时时磨灭。” 人皆有至善的良知良能。良知贵在达至,良能则要充盈。 倘若欲达至且充实盈满,其窃诀不过勤学好问罢了。
人的真性,灵妙而且神奇,念动即飞,不见其形貌。要想留住真性,须要察觉他的宗机,其枢纽须常驻在眼睛。
方法是将目光收回安在心之宅里。使心常清常净,神气归根至胎元命蒂。
持恒既久则会产生命宝,纯阳之炁渐渐充盈,且循经脉周流不息,仿佛身心沐浴在春天的艳阳中。炼得性功纯粹,达到对境忘情。 养生之道|【行】篇
不断采取大丹灵药即无欲之阳炁,用纯阳祖炁制衡物欲之阴气,养成圣胎,取名就叫做【真人】。
白鬓老人说:常常保得住至善良知便是行。这句话,不是通透三关三宫的人,是无法道破其中玄机的。 至于论及晏息日新,瞬存息养,日就月将。天理要时时存养,人欲当日日消磨。尤其为每天十二时辰(二十四小时)中,不可以忘掉的注解。
覚明居士:
真知常在要践行,知行一如方有成;
君子以身体认道,身之所在道亦存;
常人意气能几何?意尽气驰了无痕!
知理果真悠然乐,学而不厌素位行;
行者晚夕晏息卧,抱一勿离炼魄魂;
万缘放下心若死,主敬功久显奇能;
功无间断聚俄顷,日就月将耀光明;
瞬存息养全天理,时消刻磨禁欲焚;
吾人真性至玄妙,纯杂无染最神灵;
念动即飞不见影,若然留之现踪形;
机关在目自心返,常清常净虚笃勤;
神气归根产至宝,遍体生春百脉循;
炼己纯熟金刚体,对境无心大还迎;
采药炼丹阳制阴,养就圣胎谓真人!
无戒21天写作训练营 第三天 覚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