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年底比较忙,没有时间回乡下看望婆婆,好说歹说才说服她来城里。怕她变卦,老公今天就把她接来家里了。见面很开心,也分外亲,她除了皱纹好像深了一点,精神状态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吃过晚饭,我俩就开始东拉西扯地聊起来,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都说婆媳关系不好处,但我觉得还好。我不止喜欢我的婆婆,而且还很佩服她。她没上过学,大字不识几个,也没有上过班,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属于地地道道的农村老太太,却比大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洞彻事理,活的也更通透明白。
她眼里的世界简单纯粹,白即白黑即黑,不会拐弯抹角,更不懂内涵迂回;她不会去算计利益得失,她不会羡慕或看不起任何人,在她面前,乞丐和富翁没有什么不同,所以总是淡定从容不卑不亢。而这种不计较、不比较的松弛感,看似简单,要想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甚至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到达不了的境界。
我很羡慕婆婆的三个孩子。只要不违法乱纪、不违背社会公德,他们不管做什么,总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帮助。而孩子从父母这种无条件的接受和肯定中获得的幸福和自信,日后将会转化为生命中无比强大的 power ,其作用不可估量。
婆婆从不会过多的介入子女的生活。该操的心操,不该管的事不会管,之前我们在一起住了三年,没有因为所谓的“代沟”而带来困扰,或产生摩擦,那种不远不近的分寸感被她把握的恰到好处。相比于那些事无巨细为孩子处处操碎了心,同时又恨不得时时刻刻把孩子栓在身边的父母,这种双方保持距离互留余地的相处方式,自由且舒服,是多少人“向往的生活”啊!
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产生矛盾,而矛盾一旦产生,也越是难以化解。婆婆用自己顾全大局的超前意识促使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
公公去世后,婆婆应归两个儿子赡养,按当地惯例,一家轮值一个月。但她坚持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任大家怎么劝都不来城里跟我们同住。当时很不理解她为何如此固执。我生老二的时候,她也很坚决的不帮我带孩子,我其实心里是有一些怨言的。但是后来才明白,不来我们家住是为了避免两兄弟因一些琐事不和。不帮我带孩子是因为当初妯娌家的孩子她没有帮忙带,这么做是为了“一碗水端平”。这一点,很多父母都意识不到,更别说做到了。所以这么多年,我们很少产生矛盾,一直相安无事,一家人其乐融融。
现在的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和感悟;伴随孩子的成长,也愈发明白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自身的修为对子女的影响远比优秀的学习成绩重要的多。打心眼里更加佩服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的婆婆能拥有如此“大道至简”的睿智和淡然平和的人生态度。
有时候我也很纳闷,婆婆或许连“教育”的定义都解释不清楚,更没有接触过相关的专业知识,她也不一定懂得“大道至简”的含义,松弛感对她来说或许就是个新名词,但她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在我看来,都可堪称“大智慧”。
人生的每一个课题都需要自己不断去领悟和探索。这些年,我以婆婆为榜样,竭尽全力的效仿和向她学习,但至今依然难以望其项背,真的是自愧不如。正所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