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考让人变得更宽容吗?

作者: 哲学爱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21-06-11 22:44 被阅读0次

    一,所谓汉隆剃刀

    先举个例子,当小明买了一块油脂满满的东坡肉给女朋友吃时,宽容的女朋友小红可能会有如下心理过程:


        什么!他竟然给我吃东坡肉这么油腻的东西,不知道我最近在减肥吗?他到底安的什么心?难道是想把我养胖了好甩了我吗?

        等等,他可能不知道我最近在减肥吧,哎,这么不关注人家,要不要考虑换个男票呢?

        不对,不知道我在减肥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啊,毕竟我也没有和他说,算了,不计较了吧。

        “亲爱的,人家最近在减肥,不能吃这么油腻的东西啦~”小红撒着娇对小明说道。

        “可是最新的研究都表明让人长胖的不是脂肪,而是精制碳水化合物诶,你少吃米饭就好了,吃东坡肉不会胖的。”小明用他那一贯认真的态度说着,边说还找出了参考文献【1】,甚至用自己最近没有节食体重也减轻了十几斤来作为佐证。

           “啊,原来是因为这个啊,我还真不知道,还好还好,差点误会他了。”小红摸摸胸口,心有余悸地想着。


    例子中,小红的思维过程大致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

    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能解释为无知的,就不要解释为愚蠢;

    能解释为可原谅错误的,就不要解释为无知;

    能用你未知的其他原因来解释的,就不要解释为错误。【2】

    这其实是一个叫汉隆剃刀原则的推广,所谓汉隆剃刀,说的是“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其实叫“汉隆剃刀”或者“张三剃刀”甚至“一二三四”并不重要,名字只是一个浓缩的符号,方便人们理解和沟通背后的概念而已。而之所以叫汉隆剃刀,当然就是因为它最早是被一个叫汉隆的人提出来的喽。

    “这人要么是坏,要么是蠢,要么又坏又蠢。”

    去年春节时常常听到人们对于热点负面事件的主人公们这样评价,近来就很少听到这样的评论了。可能是大家正在变得越来越宽容,在心中慢慢接受了这个叫做“汉隆剃刀”的东西。

    这话看着有点像心灵鸡汤,白莲圣母,世界和平,实则仔细一想,却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问题:一个人对我们有恶意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我们可以将这里的“一个人”分成两种:熟悉的和不熟悉的。

    熟悉的人大多是我们的朋友,亲人,同事等,我们和他们会经常沟通和相处,如果他们对我们有恶意,我们肯定早就远离他们了。因此,熟悉的人对我们有恶意的概率很小。

    至于不熟悉的人,他们可能连我是谁都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会在意我,我出现在他们想法中的概率都小,更别说无缘无故对我有恶意了。所以,不熟悉的人对我有恶意的可能性更小。

    综上,一个人对我们有恶意的可能性是极低的。因此,当我们感觉受到伤害、冒犯或者攻击的时候,归因于“对方有恶意”这样一个低概率的行为显然是不理智的。更有可能的是将这些归因于对方的愚蠢。

    这里面的愚蠢,表示各种无知的、偶然的、非故意的原因。比如:忘了、弄错了、误会了、被外力耽搁了,不知道等,当然,也包括真正的愚蠢。

    写着写着,我突然有点认同一句我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十分荒唐的话了:

    共情不能让你善良,理性才能带来明智 【3】

    书中观点暂且不论,(毕竟还没读),但至少通过理性分析得出的汉隆剃刀确实能够减少许多因误解和无知产生的不必要的冲突。

    所以,考虑去吃一块美味的东坡肉吗?


    本来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但我在答复评论区中@吃肉的米妖的提问“遇到问题就必须如此分析一番会不会太累?【4】”时发现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几句话就回答了,于是又写了接下来这一部分。

    东坡肉,东坡肉摄影图__传统美食_餐饮美食_摄影图库_昵图网nipic.com

    二,遇到问题就必须如此分析一番会不会太累?

    确实会累,而且很累。所以不用遇到问题就必须这么分析一番。在选择要不要这么分析之前,也许可以考虑下面这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用汉隆剃刀分析呢?

    因为这样分析能够带来好处:减少因为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争吵,也能让自己少生气,心情变得更加平静,甚至成为一个更加宽容和体贴的人。

    但这样分析虽好,代价也挺大的,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花了太多用于这样的分析之后,就有可能在别的事情上表现不佳了。

    因此,在衡量了好处和代价之后,我决定只在重要的场景下才这样分析,比如当我的玻璃心“感受”到来自女朋友的恶意或者攻击的时候,当老板没有及时回复我的邮件的时候(我会倾向于认为他太忙了忘了回,而不是觉得他不重视我然后去找他撕)。至于其他不重要的场景,比如和既不亲密也不利益攸关的陌生人之间的不愉快,我就会选择默默在心里画个圈圈诅咒他们,甚至直接怼回去。

    2.要分析到什么程度呢?

    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情况下其实并不需要分析到像上文例子中的小红那么细致的程度,就已经很足够了。

    我们之所以生气或者感到被攻击,可能是因为我们下意识地将对方的言语或者行为解读成可以针对自己的恶意。因此,只需要在进入下意识的解读之前紧急暂停一下,非常粗略地分析分析,得出“她不是在刻意攻击我(她更有可能是因为疏忽、不知情、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才这样做的)”这样一个大概的信念,气也就消了,冲突也就得以避免了。

    系统一与系统二

    接下来,我还想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么分析会累。这里我想用《思考快与慢》中的系统一和系统二来解释一下:

    所谓的系统一,就是那些我们下意识的、不经思考就会做出的反应,相当于我们的”默认设置“。而系统二则是指那些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思考才能做出的更加理性的反应,相当于在反抗我们的”默认设置”【5】。而反抗默认设置需要调用珍贵的意志力资源,因此会累。

    回到主线,当面对感受到的攻击,我们不假思索的、下意识的,或者说”系统一“的解释就是“对方有恶意,在针对我”。而当我们进行”汉隆剃刀“式的分析时,其实是在使用意志力进行系统二的分析,当然就会觉得累了。

    神经回路与习惯养成

    顺便一提,认知神经科学认为,我们对于事件的反应模式是被储存在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回路之中的。熟悉的、系统一的神经回路是牢固的“高速公路”;新的、不熟悉的、系统二的神经回路是“羊肠小道”【6】。

    走高速公路当然要比走小路轻松,而我们的大脑总是倾向于做轻松的节省能量的事情,于是当我们想要养成新的习惯时,不调用意志力去刻意控制的时候,甚至当我们稍有松懈的时候,就会很容易滑入系统一的老路子了(难怪我的投篮动作一直纠正不过来)。

    但欣慰的是,这世上本没有高速公路,羊肠小道被人走得多了,也就成了高速公路。因此,只要经常调动系统二去做某件事(比如汉隆剃刀分析),这件事的神经回路迟早也会变成高速公路的,这时候这个回路也就被内化成了新的系统一了,我们再分析起来也就轻松了,新的习惯也就此养成啦。

    根据我的经验,确实是这样的,随着我在重要场合使用汉隆剃刀分析的次数越来越多,这把剃刀也变得越来越称手,用起来也越来越轻松了,我的玻璃心好像也变得更加宽容了一点呢。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引来更多的讨论呀~


    【1】大卫·路德维希,《总觉得饿?:来自哈佛医学院教授的科学饮食法》;牧田善二,《饮食术》

    【2】https://www.lesswrong.com/posts/GG2rtBReAm6o3mrtn/defecting-by-accident-a-flaw-common-to-analytical-people?commentId=uJYobM8MLWLpM3cAt

    【3】保罗·布鲁姆, 《摆脱共情》

     【4】 @吃肉的米妖

    【5】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6】 Brad Stulberg / Steve Magness,Peak Performanc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性思考让人变得更宽容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av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