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安徽省潜山市源潭镇。沿镇区光辉路(潜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向南而行,刚进入路口就嗅到一阵阵栀子花的清香。离路口1000米,你就看到了山山嶺嶺一道道梯地里的栀子花。
栀子花每年自5月15日初绽,到25日盛花,至6月10日后花期结束,一个月的时间,漫山遍野都是赏花人。早晨和傍晚徜徉在花海公路上散步的绿衫红装的行人,亦成为花海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栀子花花开如雪,雪白的花朵掩住了绿叶,远望这层层梯地,犹如一垄垄整齐雪盖的草垛长龙。
刚踏上栀子花山岗,你可看到西边山凹,绿水岸边,被清香日夜包围,令人羨慕的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背后有一座小山包,小山包上一棵苍劲的松树,松树脚下安葬着九都徐氏先人。这个小山包就是源潭地区非常闻名而有趣味的“生鸡林”传说故事发生地。
相传,元末明初,徐氏祖先从江西瓦屑坝迁来潜山。其中有一枝后裔在青楼和源潭繁衍生活,在九都建起祠堂,这就是“九都徐”。
“九都徐”族长请来当地几位有名望的地理先生,在附近分头寻找风水宝地。一位张先生在余井、岭头、源潭等处,寻找了一个多月,最终找到这里,张先生惊叹此处山形酷似一只跃跃欲飞的凤鸟,于是就在此处仔细察看正穴位置,他在正穴放下一枚铜钱,以为标记。张地师就回去禀报徐氏族长。
还有一位李姓老地师,也在查家冲到源潭一带,寻龙描穴,经过二十多天辛苦奔波,也回禀徐氏族长:我替你们徐氏找到一处能安葬先人,能发富发贵的宝地。
第二天,张先生和李先生与徐氏族长及十几位族人,一同实地察看,这究竟是怎么一个好地方?
到了山岗,这位李先生说,我在正穴处插了一根竹签(随手折的细竹子);张先生说,我在正穴放了一枚铜钱。
大家仔细一看,李先生的竹签正好插在张先生放的铜钱中间那个方孔里。大家齐声惊呼:世上凑巧的事竟让二位先生做了。
族长就问两位高人,这地方到底有什么好?张先生说:这个山岗两边各有小膀子,山形生就了像只飞凤,这里是凤鸟的心脏,坐南朝北,鸟头偏东,前面是一马平川,左水环护出在吉方,此穴可遇而不可求啊!
李先生对张先生的见解大加赞赏,并说可以先在此处埋一枚鸡蛋,来试一试宝地的灵气。
族人随即埋下一枚鸡蛋。七天以后,族人们同来,扒开土层,只见一只似鸡又似凤的小鸟扑哧飞出,绕山飞了一圈。族人们惊喜之余,意欲捕捉,就有人掰断松树长枝去扑打,一不心把小鸡的翅膀打折了。虽然如此,徐氏族人还是葬下先人。后来此地徐氏生生不息,开枝散叶成为本地人口众多的家族。
几百年来,周边的人都说这个生出了小鸡的地方就叫“生鸡林”。
只是想不到,几百年后“生鸡林”只剩下这棵大松树,守护着徐氏先人。周围四转全被栀子花围拢。春有满山绿叶,夏有雪花如海,冬有黄栀似锦。
当源潭的游人走入花海里,扒开手机里的“生鸡林”故事,一边再眺望那株松树时,亦或穿越几百年,想去探望埋蛋生鸡之地。我可确切地告诉你,那你必须绕岗而行3000米才可抵达。
走在花海里,一路风景,一路故事。
你再向南面正前方望去,最高的山峰有一座高压线塔,山高塔为峰。此处是源潭镇南面丘陵地区最高的山峰,人称“望湖尖”或“望货尖”。
相传,在远古时期,本地乃是汪洋大海,人称“西海”。这一点现在可找到有两个物证来加以说明:
其一,在离望湖尖直线距离2000米的黄鹤塘水库,出土距今6000万年前潜山安徽龟化石。
其二,上世纪末,在周边人工挖水井时,取出过大小不同的河卵石夹层,如今在源潭镇新建高楼打地基,也发现地层含有河卵石甚至有海生类遗存。
只不过西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慢慢缩小成西湖,湖的西边受地壳运动,而形成一峰柱天的“古南岳”天柱山。而湖的南边也有一块突起,突起处随着人类的居住,人们唤作为“望湖尖”。
由西海演绎为西湖,后来随着大别山山系的突起,西湖渐渐填塞,这才形成绕大别山山脚走向的缓冲条状带平原。
水随山走,潜山之北大沙河越洗越深,越深就越宽阔,到了明初,安庆府又复繁荣,芜湖南京上海的长江货运经菜子湖上抵“下货山”,即今下浒山。大沙河沿岸实际就形成了易旱易涝之地,但又是鱼米水网之乡。
到了这一时期,站在“望湖尖”上可看到“下货山”那运货的船只,因西湖填塞,人们就渐渐忘却“望湖尖”,改称此山为“望货尖”。“望货尖”一名在这山凹世代居住的汪姓人的《汪氏宗谱》里多次出现过。
如今,站立“望货尖”,可遥望当年的下货山处,拦河截起119米高程的大坝,那就是源潭镇浒山湖风景区。
嗅着栀子花的清香,西可远眺红霞漫天的天柱山那擎天一柱的巍峨;北可侧耳倾听浒山湖大坝三道闸门处奔放轰鸣涛声;“望货尖”近处的源潭镇区,如今又是占国内刷业70%份额的“刷业之都”,这里已形成宜商宜居日趋繁荣的工业强镇。
当你走进这花海里,倾听道上有人断断续续讲着前人讲过的故事,抚今追昔,你又有何感想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