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与显
《吕氏春秋•重言》中“桓公管仲虽善匿,弗能隐矣。故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这句话可理解为桓公管仲虽然善于保守秘密,也不能隐蔽住。所以圣人能在无声之中有所听闻,能在无形之中有所察见。
古代贤能者视天下局势而决断,乱世则隐观察时局的变化和发展,若有合适机遇择明君而助一臂之力并努力建功立业。不居功自傲,不骄横跋扈,懂得功成身退,远离权争,深隐山林。
隐的对立面是显,适当的显露可以展示自我才华,但不可招摇过市。过度的显露会招致他人嫉妒和不满,乃至惹祸上身。显的恰如其分,隐的恰到好处,显不如隐,隐显自若。
感悟:古代的隐士大多选择归隐山林,为的是保全自己,不愿意入世来建功立业,希望自己能够安然地度过一生。入世而最后能够善终的历史人物有范蠡、张良,他们都是成就了伟业而最终选择远离世争,将隐显自若演绎到最高境界。因为他们都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人生往往最顶峰的时候却是最危险的时候,懂得全身而退是最明智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