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创业浪潮

作者: 糖酱桑 | 来源:发表于2015-09-20 20:31 被阅读1593次

前阵子参加了个创业论坛,牵头的一方是政府。

之前以为那些所谓的政策导向也只是说说而已,真的听到了具体的措施,觉得也是蛮惊讶的。总结下来,就是政府这次是真的下定决心要万众创业了。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好事,但是越想越觉得可怕。请问政府你真的是在为大家着想吗?还是仅仅为了一时的政绩?



1、创业的成功率有那么高吗?

从历史数据来看,2011年的数据显示,创业成功率不足1%,而到了2014年,如此火热的创业浪潮中,创业成功率也不足4%。这里必须强调的是,2014年至今也才过了一年而已,如果站在2017年往前看,4%会减少到多少呢?个人估计依然不足1%。

那为什么现在感觉好像创业很容易就成功似的?

现在出去吃个饭,聚个餐,身边有几个朋友也是在创业阶段。仔细询问,还拿到了融资,有的是天使,有的是A轮。因此,看上去创业实在风光,而且名片上直接写上联合创始人几个大字,傲娇得不要不要的。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显然还不算是创业成功,仅仅是拿到了融资而已。但是在普通人看来,这就是成功了,还很风光呢。因此,现在的创业热潮掩盖了创业成功率依然低而已。

做个简单数学题:假设拿到天使的比例为50%(够虚高了),再往后拿到A轮也是50%,再B轮也是50%,C轮也是50%。姑且认为C轮就已经算是创业成功了,这个时候成功的概率也才6%左右。况且50%的概率虚高的够可以了。

所以,创业的成功率其实非常低的。不是你已然成功,只是检验的时候未到而已。

2、你是为了什么而创业?

很多VC喜欢听故事,我们的合伙人喜欢听故事,我们的员工喜欢听故事,因此我们编了一大堆故事。可是那些终究只是故事而已。

回到初心,我们为什么创业?我坚定认为,大多数人只是跟风,为了创业而创业。可能还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就不了业,所以创业。

大多数的情况是这样的,几个朋友聚会,聊到一个痛点,大家想到一块去了,并且现在工作干得也没什么劲,干脆创业得了,反正现在融资那么容易。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融资好拿;工作乏味;朋友一起。

根本目的呢?创业的目的呢?论证过了项目可行性了吗?没有。

3、凭什么?

创业是件高风险的事情,而毫无疑问我们都觉得自己是万中无一的人才。可是,凭什么我们是人才,而别人不是呢?凭什么是我们成功,而不是别人呢?

跟硅谷的工程师相比,我们更优秀吗?没有。跟BAT的资深大牛相比,我们更厉害吗?没有。既然什么都没有,那即便我们有一个不错的点子,我们仍然是无法成功的!因为眼界也是无法跟很多精英比的,我们看到的东西,别人完全可能看到了。

这就是现实!我们每个人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在创业这条路上,我们并没有优势。

4、孤注一掷吗?

很多人说自己创业,很喜欢把自己逼到绝路去。置之死地而后生,又是一段传奇。可是我们创业,成功是必然的吗?

创业失败才是必然,成功那是偶然。

而这是最可怕的地方。因为我们创业,很可能自己是联合创始人的身份,三年后我们失败了,我们继续创业,还是去找工作?

如果是继续创业,那个时候的创业环境有现在这么好吗?不敢断言没有,但是万一呢?明显再创业是很困难的,而且还得面临家庭方面的压力。

如果是找工作,我们能找什么工作呢?创业中我们的创始人,是最高管理者。这个过程我们学到了什么?很可能只是管理十个人左右的团队的本领,很可能是讲故事的能力,可是这能给我们的求职道路带来什么?


政府鼓励创业,不代表人人都可以创业。政府的目的当然是给陷入死水的经济注入一点活力,可是作为个体的我们,是否有必要硬凑上去,奉献出我们可能适得其反的作用呢?更何况代价很可能是一辈子呢?

如果大学刚毕业的我们,连找份工作都找不到,但是我们却可以创业成功,这未免太荒唐了吧?诚然很可能有这样的人才存在,但,恰好是我们吗?

如果事实证明了万众创业是错误的,那结果会在几年后显现,毕竟现在还处于狂热期。但,当下,政府的政绩会很漂亮;我想,这才是万众创业的根源。

回归到我们,创业的确对我们是一种磨练,但那是高强度下的磨练。创业,很可能我们是一周工作7天,一天14小时。但,如果我们也是这样对待工作,比如一周工作6天,一天工作12小时,还有人带着,请问不也一样可以磨练进步很快吗?

创业,请三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9841dd103241:创业失败的后果就是,我刷爆了信用卡还不敢跟媳妇说,只能找个工作自己慢慢补。有了经验了发现了一个好项目,没钱搞了😭
  • d7359d3602ef:你完全没理解政府到底在说什么
  • 4aaa4ddd1404:我就是个例子,创业啊,辞了工作,折腾了一年,感觉什么都没落着,失了朋友,失了钱财,也失了一年时光
    糖酱桑:@兮拨 既然都发生了,好好总结下吧。我也失败过,被朋友背叛,现在有了很多如何避免失败的经验了~加油
  • 他们:我想问下什么是平庸的工作 大学毕业不靠父母不靠亲戚 全靠自己挣多少才是你自己钱的人你居然说平庸 有本事白手起家
  • Webcoder_Lin:什么年代都是这个样子,只是你不曾留心观察社会而已。
  • 布客飞龙:创业失败就当简历里面多个项目好了,前提是技术创业。
  • e68aedd80ad6:首先第一,政府鼓吹创业,确实只是因为政府自身无法解决庞大就业问题,所以用创业为借口,让你们自己玩去吧!
    第二,现在环境确实浮躁,很多人因为觉得创业看起来不错才创业,而不是立足产品创业。为了融资而创业,从开始就是错误的,真正的创业是立足产品,立足消费者,立足于行业的痛点,解决问题,解决痛点,这样的创业才有价值,才值得成功。否则,如果一个创业公司为了融资而生存,而忽视产品本身,这可能会风光,但从目标上注定失败。
    糖酱桑:@畏魔聋人 是的,创业好几年了
    e68aedd80ad6:@糖酱桑 恩恩,你是创业了吗
    糖酱桑:@畏魔聋人 谢谢!非常赞同!
  • 微凉一季:请问作者你有调研过吗,即使鼓励创业,真正有勇气实践的毕竟还是极少的一部分比例。私以为不要写这种负能量的文章了,个人认为即使创业失败也比找个平庸的工作混几年收获多的多。
    微凉一季:@糖酱桑 我不是针对你啊,我就随便说的,性子比较直。。。我只是觉得在一个封锁网络的大环境下,本来创新意识就已经很淡薄了,是真的值得鼓励的,即使有些随之而来的负面因素。
    糖酱桑:@微凉一季 另外,我的表达肯定是有误的。您可以参考楼上楼下的评论,他们的观点我受益良多
    糖酱桑:@微凉一季 谢谢真诚的批评!
    首先,我的确没做过调研。我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创业活动,我认为有勇气实践的并不在少数。当然这只是感觉。
    其次,我同意你说的,创业失败是可以比找个平庸的工作收货得多的。不过,这只是针对少数人。比如技术人才,比如设计人才,也就是创业团队里真正做事的。而我看到的,是很多创业,自己做联合创始人的,我不认为这群人会有什么收获。
    最后,文中的确很多地方有失偏颇,因为带着情绪写的。所以有你说的负能量。但是,我认为主体思想是没错的。
    欢迎继续讨论哈。
  • 陶马文:创业『失败是必然,成功是偶然』的这种说法还是需要商榷,不能仅从成功的比例低下就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目前创业成功率低下的原因是,大部分人已经违背了一般的商业逻辑和道德,把融到的钱当作赚到的钱,进而觉得讲个故事画个大饼就能卖钱,而不是向人提供实际的价值来换得应有的回报。那失败是显然的。

    创业不是赌博,是讲策略和逻辑的游戏。首先一个经济实体需要靠现金而不是融资生存,其次现金流水永远发生在能够提供实体产品或服务之后,最后技术的作用是促进价值流动,离开了所提供的服务,技术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作为创业者的工作只是发现并连通一个新的价值链条,让产品和服务流动,让现金流动,最后自己从中得利。在这其中创业者也需要遵循商业道德和操守,为自己建立良好声誉。

    如果只去看表象,学不到任何东西。但毕竟每一间公司都曾经是创业公司,每一个拥有公司的人都曾经是创业者。二十年之后也总是会有在我们这个时代所建立的创业公司变成一个大公司继续存在下去。
    糖酱桑:@MarvinTau 失败是必然,这句话是不准确的,纯粹是一时的情绪罢了。
    很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公司都曾经是创业公司,只是这毕竟是大浪淘沙的结果。
    本文所阐述的,仅仅是站在其中一个片面的角度来说明,如果只是一味为了创业而创业,万一失败了后果是很可怕的。呼吁创业前务必三思,不要事后再后悔。
    ”创业不是赌博,是讲策略和逻辑的游戏。“!严重同意!!!怕就怕现在很多人都当成了一夜暴富的路径,而没有深思熟虑。
  • ee31ae4d5a4b:创业成功是偶然,失败才是必然
  • 周小凡:这个是个创业大泡沫的时代,但往往泡沫时代都是下一个大时代的基础,就像18世纪铁路投机泡沫结束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未来的铁路发展。 这个时代,三思而后行,再勇敢前进吧。
    糖酱桑:@周小凡 严重点赞!
  • 定Ding:创业无关于技术和想法,而在于人脉和眼界。硅谷人才之流创业成功和他们自身的技术没有半毛钱关系。
    糖酱桑:@励定洲 哈,技术人员出身嘛,就从技术的角度打个比方
  • wo_ody:不管什么年代 我们都是时代背景下利用的工具吧了
  • 张月鹿:就是需要一些冷静理智的声音,多少人创业只是因为一些花花名头,而罔顾自己身上的责任
  • 霄瑶公子:现在有多少做O2O的在苦苦挣扎,为了创业而创业, 做个东西,以拉风投为目的太多。浮躁的太多,静下心来做事的,忍受的了孤独,寂寞与内心的种种挣扎的,实在是凤毛鳞角。
  • 张月鹿:就是需要一些冷静理智的声音,多少人创业只是因为一些花花名头,而罔顾自己身上的责任
  • 张月鹿:就是需要一些冷静理智的声音,多少人创业只是因为一些花花名头,而罔顾自己身上的责任
  • tangyuan580:同感。难得听到这样的声音。
  • 睡不醒的崽:写得还行,与主流思想相悖。未免不会激起一些人去反思。支持一下
    睡不醒的崽:@爱小强 对,狂热使人迷乱,冷静才能看得更远。
    糖酱桑:@爱小强 谢谢支持!越是狂热的浪潮,越是要冷静思考

本文标题:可怕的创业浪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xi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