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理事会•随笔
推荐编辑:清新语
推荐语:文章写了几个知识分享的小故事,给人以启迪。懂的人要乐于助人,鼓励分享新知;碰到不懂的事,要放低姿态不耻下问,才能学到更多。真正优秀的人都是谦逊爱学习的,编辑精读并推荐。
一直读别人的故事,很少分享自己的故事,今天突然心血来潮,想跟大家分享几个自己的故事。聊一聊知识分享这回事。
懂得多没什么了不起
记得以前带团队的时候,很多人喜欢来问我问题。有一天有个同事来问我,关于excel表格中透视表如何使用的问题,我认真地给她演示了一遍,把重点步骤让她一步一步记录了下来,然后再对照演示一遍给我看,确认会了才离开,离开之前提醒她把操作步骤记录在备忘录上,下次不会了打开看,如果忘记了,可以再问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7265/247bddcf17d56177.jpg)
她很惊讶,很激动对我说,我是她工作以来碰到的教得最详细的老师,懂那么多,还那么贴心。我笑了笑,跟她说,其实没有了,我只是比你早些知道而已,现在你懂了,我们知道的就一样多。
其实我理解她,越是长大,我们越是不好意思请教别人,总怕显得自己无知。所以,我总是这样回复别人,也提醒自己,我只是碰巧比你早知道几天而已,没什么了不起。
无知不算错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浩瀚,有不懂的太正常了。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总在理所当然的认知局限里面犯错。
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个很投缘的朋友聊起“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她竟然不认识,对,我说的是竟然。因为在我的认知里,稻盛和夫应该是我们这个圈子里人人皆知的人物,以稻圣的盛名和这位朋友在这个领域的钻研,不应该不了解。而她很认真地回答我说,真不认识呀。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言语不当,赶紧收回,内心也是充满歉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7265/1fe402c4b4aef81e.jpg)
我们习惯脱口而出“那谁谁谁你都不认识”、“这你都不知道”,但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有自己的盲区,不知道很正常,这并不是什么错。所以不要想当然认为众所周知的事,耳熟能详的人,别人就都应该知道的跟你一样多。
鼓励分享新知
前几天听到有人跟一个朋友说,你读书少,你不知道的道理别人都懂,所以不要知道点什么就拿出来炫耀,这样只能更显得自己无知。观点本没有对错,只是我不这么认为。
每当看到朋友分享自己刚刚get的新技能,或者新知识,我都会很乐意为他们点赞,分享是快乐的,分享的初心是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人体验你获得知识时同样的快感。即使自己早就知道的事或道理,我也真心为他们的行为点赞,而不是说“啊?你才知道呀”,更不会阻止或嘲笑。这样的行为无形中会让别人下次分享产生心理压力,渐渐就不愿意分享了。
鼓励不耻下问
以前微信还不是很普及的时候,我在网上给爸妈买了智能手机,告诉他们可以微信给我发语音通话,他们都说好好好,却还是习惯给我打电话,这样的时间持续了有大半年。直到我过年回家,才发现原来是不会用,虽然在我们看来傻瓜式的操作,在近60岁的人眼里,却是个高科技。
于是跟爸爸说,我来教你。我记得那天晚上我们从7点到快12点,爸爸学的很认真。第二天一早起来,又迫不及待演示给我看。就这样持续了几天,爸爸不只是把微信弄明白了,也把手机玩转了,之后的日子里,还在他的圈子里充当起了老师,那种自豪感我看着就开心。
其实很多时候,爸妈不想给孩子添麻烦,能不说的事情就不说了。我们做子女的要多换位思考,看见并做到,哪怕一点点。他们都会很开心。当然反过来说,作为父母,不懂现代化的操作,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学一下就会了,其实不是什么难事。年轻人很忙,有时候觉察不到,如果他们知道,或许也会跟我一样乐意。
不只是父母,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也都会碰到自己不懂别人都懂的事,无知不是错,放低姿态,才能学到更多。
在知识分享的领域,我们本不必心存优越感,更无需制造差势。真正优秀的人,都是谦逊的;真正爱学习的人,也是谦逊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