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还有书信这种古老的交流方式与之并存。写信,寄信,等信,读信,这些需要投入情感的过程让很多人深信:书信,是最为浪漫的交流方式,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也因书信而来。
是什么时候张帆也有过这样一段美丽浪漫的故事?朦胧思绪中,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浮现眼前。
是在某个周末,电脑里循环着谢春花的民谣。在某个文字网站里,他放松心情去随意浏览那些大小作者的文字文章。诗歌散文,感悟感想,没有刻意追随哪一类。他想得更多的是,有兴趣就点开看看,图个放松。
不经意间,他点开了一篇文题为“像我这样的人”的文章,作者是一杨姓女孩儿。文章里配了杨自己和猫的照片,他没有被女孩儿的照片吸引,却看着照片里的猫很久,他觉得喜欢猫的人,起码是感性的。这让他对杨的印象很好。这样揣测了一阵子之后,他才看把目光放在了第一行文字上。
第一句文字是:亲爱的陌生人你好。“看来这就像是一封公开信了”,他这样想,嘴角露出一个很微小的弧度。接着他想快速而又不遗漏任何信息地浏览下面的文字了。张帆有阅读的习惯,对他来讲,即使他看文字的速度很快,他也能敏捷地找到那些会触击自己心灵的点。
但这篇文字,他却快不起来。杨的文章没有什么废话,非常平凡朴实,张帆想跳过文字里含蓄的东西,因为那是他善于的(就像有时候厨师不喜欢吃自己做的菜一样),却没在杨的文字里找到他想跳过的片段或句子。杨的文字非常口语化,就像是在聊天一般,或者这本来就是在聊天,张帆这样想着。
他索性就慢慢得看了,杨用一种平淡无奇的文字风格,讲述了自己的生活,读的书,做的事,喜欢的和所经历的,还有所思所想。张帆觉得,他们有很多相似的点,而且他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原来文章这么写也会让人产生共鸣。他的内心,此刻是有着一股热情被激发了的!
张帆在文章中注意到这一行字:"我想写信,想体验最原始,最古老的方式。有句话叫从前马车很慢,一生只能爱一个人。"这大概是他在这篇文章里,看到的最触动自己的话了。这让他有些坐不住了!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和自己大概是有几分像的!
她朴实的文字里,流露出她孤独的感性和对生命的热爱,他想写信给她,告诉她自己也是这样的人,他们有着很多共同点。他从没想过自己会写信,而此时,他仿佛是有一种使命感,觉得自己必须得给这个杨同学写一封信。理性的大脑提醒他这是不成熟的想法,感性的直觉却鼓励他去做。于是他就写了!
张帆买来信纸信封邮票,擦洗好钢笔上好墨,端坐桌前,整理好信纸,长吁一口气,提起笔来。信,在第二天中午寄了出去。
从前马车很慢,问候是随着马背颠簸而来的。
杨兰在北方的某座城市工作着,由于种种原因,她放弃了读大学,早早参加了工作。工作之余,她喜欢看看书,写写生活,旅游,或是什么都不做。她只是认真努力的活着自己的方式,孤独感来临时,她会把孤独写在文字里。
这天,她下班。看到写作平台里的发来的私信:
“你好,杨。我叫张帆。”
“你好。”杨回复了这个消息,顺便翻了翻他的主页,挂着几篇文章,几首诗,还不赖。她很少读诗。
“我看了你的文章,或许我们很像,可以告诉我地址给你写一封信吗?”下班的她本来是很疲劳的,看到这条消息却不禁来了兴趣。杨兰很随性,她脑子里有一瞬间想到安全和隐私两个字眼,但她马上就把它们给抹掉了,很干脆迅速地发送了自己的住址。
“谢谢信任!可以再发送下电话吗?我担心信到了,送信人却联系不到你。”
杨兰终于有了些警觉,她犹豫了。但也没多久,她关掉页面,洗澡去了。
夜深,躺在床上,她又拿起手机,打开那条信息栏,她这次点开张帆的主页文章,细致地去读了几篇,她觉得他的文字,有一丝细腻,她脑海里幻想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的模样,她呵呵地笑了。这样想着,她将自己的电话发了过去。期待对方的回复,但是没有结果。
杨兰看了看时间,已经凌晨了。她的心绪刚刚起来,却被身体的疲倦打压。她拖着疲劳的身子,翻了个身,不久便入了梦乡。
随着时间推移,这件事也慢慢淡忘于她的心底。五天之后的下午,杨兰接到了邮政的电话,说是有封信给她。她这才想起那个叫张帆的男孩子,是真的给自己写了一封信的!抱着一股好奇和惊喜,她很快在下班后去了邮局,接收了这封遥远的信。
寄件的地址很远,是杨兰没有去过的南方的城市,她的脑海里开始遐想:“是什么样的城市养育了这样浪漫的人呢?”她很珍视这封信,这也是她生命中第一封正式的来信,怀着不言而喻的激动,她小心翼翼地启开了这封信。
信折叠得很规整,信纸上还夹放着一片树叶,杨兰似乎闻到一股清香。她接着打开信纸,字迹很美,笔锋柔韧,她想起一句话叫见字如面。而信的开头,张帆写着:杨兰你好,启信安。很简单,也很温暖。这股温暖,盖过了此时窗外的冷风冷雨。信里还有:“我拾了这一片掉落的绿叶,算是远方的礼物赠你。”她的心不由得紧了一下,多么纯净无邪的心灵。
信里,她看到了这个远方的男子的生活经历,趣事趣闻,也有他对于生活的见解,甚至有对自己的鼓励。男子的语言里,有着诸如“此”,“如此”,“则”,“故”等词,这让她感觉到他的文字里略带一点古风,这让他的文字很有含蓄美,杨兰这样想了一会儿。看完信,杨兰将信收进信封,连同那片绿叶一起,塞进了抽屉最里格。
今晚,她是有些不眠的,疲倦仿佛被困进了这封信里,不再催她早日入睡。
但她也是恬淡的。因为这对她来说,这就像是一个美丽的梦了。
文字带给人的惊喜,有时候是那么强烈和真实!
又是一天,早已习以为常的大学生活。张帆这样想。但有时候,也有意外来临,让他平静的心脏多一丝跳动。
是上午上课时,他瞟了一眼手机刚刚发来的短信。
“您好,张帆先生,请及时到校图书馆处取走您的信件。”
这是一条让张帆欣喜若狂的信息!是她?那个一周前在简书上的女孩儿!他顿时激动起来,他把手搭在脑后勺上,手指不断摩挲着,脑海里努力回忆着自己写了些什么,他想起自己在最后是写了一句“如果你有时间,也欢迎你分享你的故事于我”之类的话。没想到杨兰真的写给了他回信。张帆感觉自己有些飘忽,他使劲捏了一下自己的耳垂。这节课,对他来讲是浪费了!
一下课,他快步走向图书馆。他本想跑的,但又想应该把这份惊喜放在心中,顺利地去取属于他的礼物。信,很顺利地拿到了!是和他寄出去的不一样的白色信封,他寄出去的是油黄色的。
张帆等不及,趁着同学都去食堂吃饭,一个人在寝室里拆信。他先是用力一撕,把信封撕出来一条口子,他有些后悔。心里责骂自己太蠢,他脑海里闪过的是有一天他重拿这封信读时,信封是破的。他警告自己一定要细心点,他耐心地拿出小刀,不再那么慌乱了。
信,终于拆开了。
怀着满满的期待,张帆拿出了信,是两页纸,足足一篇大文章了,张帆咽了一口口水,准备开始神圣的读这封千里之外的信件。
然而,自第一行字开始,张帆原本故作的神圣情怀就已经消失殆尽了!因为杨的字很潦草,很随性,一点不是他想象中的那种字体。他想起自己上小学时,顽皮的字体,和杨兰的字应该是有几分相似的,他不禁笑了出来。
今天的空气对于张帆来说,是有甜味的。他终于静下心来,去读他的礼物。
信的内容我们就不再分享了,毕竟这是属于张帆的小世界,作为读者的你我,静心分享他的这份喜悦足矣。
当两颗心以某种妙不可言而有一丝联系的时候,再勇敢一点,故事就开始了。
而故事的开始,是另一个故事的结局。
杨兰大概是收到张帆来信后的第三天,在劳累的工作过后,她想给他回这一封信。她读了他的信,看了他的字,反反复复有三四次了。
她不是个靠浪漫和幻想生活的人,但杨兰这几日,却被这封信,几乎丧失了理智。直到今天过度的工作后,疲倦的汗水冲淡了她强烈的感性情怀。她恢复了足够的理智,足够知道回一封什么样的信给远方的张帆。
文字不是她的全部,生活才是。杨兰很清楚地写下这句话的时候,疲倦感似乎减少了很多。她写了很多很多,甚至有些走丢了思路,但是无数的文字在撞击她的头颅。出来吧!出来吧!它们在她的脑子里打转,逼着她驱赶困意,好让它们跳出来,落在纸上,来一场遥远的旅行。
信是在凌晨完成的,字迹很草,但却很让杨兰满意。她想他一定不会介意。
事实也确实如此。
照着张帆给她寄件的地址,杨兰在第二天工作后,寄出了信。
她舒了一口气,歪着头走在街道上。她撅起嘴巴眯着眼睛,看天上的云,这一刻她感觉自己回到了曾经的初高中时代。
我问张帆故事的后来,他说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到我失落的表情,他又笑着说故事才刚刚开始,或许我下次来,会有新的故事。
我问他有什么感受?他淡淡地回答我:“很享受,很珍惜。”
我没有问远方的杨兰怎么想,但是我想她一定忘不了这短暂而美妙的经历。
但我看到杨兰写过这样一句话:“生活的最终真相是趋于平淡,但那些曾经浪漫的故事永远刻在脑里,那些曾经浪漫的情怀,也会永留心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