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青春记忆

作者: 老圩 | 来源:发表于2022-04-02 10:42 被阅读0次

如果让我回忆青春,那记忆里一定少不了要想到一个人,他叫“唐老鸭”。

当然,唐老鸭肯定不是他的真名,只是大伙给他起的一个绰号罢了,至于为什么那会大伙都爱这样叫他,原因我倒也想不起来了,或许仅仅是因为他姓唐的缘故吧。老唐他性格内敛,沉默寡言,和动画片里的那个活泼好动、爱聒噪的唐老鸭比起来,完全就不是一回事。

老唐的个头很高,在我们就读的高中制的学校里面,算得上是个一等一的高人,一米九五的大个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莫不仰视。但就这么个人人羡慕的天生高大个,也给他也带来过无尽的烦恼和各种不便,印象中,最麻烦的事,就数他在集市上压根就买不到合适他穿的裤子,每次只要他一动那些在集市上摆出来摊位上的裤子,店主一定会立马脱口而出:“没有你穿的尺码!”而每次,老唐他总要把我推出来做挡箭牌,也没好气地怼过去,说:“给他买不行嘛?”店主也会立马改口:“行!哥们,那你们随便挑!”

我发育偏晚,记得那会,我才一米六左右,在老唐面前,就像是个孩子,不过,个头上的差异,并没有影响我们做最好的朋友。

那时候,我们最爱做的事,也是读书之余最开心的事,就是共骑着一辆自行车逛城镇,几乎每次,都是老唐骑着他的那辆二八大杠,而我则像个孩子似的坐在前面的横杠上。

我也曾尝试过坐到车的后座上,但山一般高的老唐挡在我的面前,除了前面啥也看不见,也倍感压力,后来,索性我都要任性地坐在横杠上,包括后来我读大学时,从上海去会见已在苏州工作的老唐,我们也是这样共骑着一辆自行车逛遍了苏州城,而没有一个路口的警察叔叔来跑过来拦停我们,或许,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家长骑着自行车带了个孩子而已。

老唐的文化成绩不好,他本来选择读高中,是要考体校的,但在高二的时候,不巧有次在校篮球比赛的过程中,伤了膝盖,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再后来,他就没法再参加训练,于是,他也就整天和我们厮混在一起上文化课,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是我更喜欢跟他厮混在一起,没有理由的那种。

虽然在课堂上,我们隔着一个教室的距离,但只要下课或上自习课,我都会从教室的第一排冲到最后一排,跟单座的他,聊天、吹牛、下五子棋,也包括给他补功课、让他抄作业,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做,自己也说不清,或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吧,也或许,在他面前,在文化成绩方面,我能收获到更多的成就感和优越感。

为我的小聪明,他也总是笑话我,说:听说读书好的人,上辈子都喝过牛尿,所以这辈子才会特别聪明!当然,我们也不会为此谬论而恼火、争辩,嘻嘻哈哈,笑笑也就过了。

老唐虽然在文化课方面缺根弦,但在艺术方面却比我们这些死读书的任何人都强,他能自己谱曲写歌,而且还能用吉他自弹自唱。记得那会,他还时常把他谱写的歌曲拿去投稿,偶尔也会有从校边上的邮局里收到稿费,但终究,他写出来的歌并没有大火、也没有流行起来,但这也并不妨碍他背着吉他在校联欢会上华丽亮相,轻声吟唱他亲手谱写的原创歌曲,而燃爆现场,引发各年级同学们的阵阵尖叫,和高声喝彩,如海浪般一波又一波,绕梁几日不绝。

老唐除了能谱曲唱歌,他还爱写诗,记得每次拿到谱曲写歌的稿酬,他都要去买一些杂志,记得当时最火的,就是辽宁青年,月刊,那可是我们寝室乃至整个班级的精神食粮。在这辽宁青年读物面前,每个人都像是变成了一只只贪吃的老鼠,只要排队把期刊拿到手,那一定会在一天之内,想方设法把所有文章都读一遍,对于精彩的部分,还有誊写到小笔记本上,作为以后写作文的素材。因此,那会也能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宿舍熄灯之后,一定还会有人拿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读和抄写。

时至今日,我也早已忘记了那一期期的刊物都写了啥,但对当时的我们而言,就是觉得文章写得特别好,字字锦绣,篇篇文章都值得我们学习,总认为,那才是青年人应该有的样子和朝气,我们甚至也会从刊物名而联想,甚至于仰慕起住在辽宁的青年们。

老唐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写诗、交笔友,天南海北,鸿雁传情,这在当时我们的班级里,也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话题,老唐他收藏的一鞋盒子,厚厚的一叠信笺,也时常撩动着我们这些穷孩子们骚动的心,但最终,因高考在即,交笔友这项伟大的工程大家都没能实施,唯有老唐他一直专注于此,且乐此不疲。

老唐他一直对我很好,三年高中,他一直像个大哥哥似的庇护着我,但他也曾经骗过我,而且印象深刻。

记得那是在高三最后一学期的时候,特别记得那晚下晚自习都已经很晚了,我刚回到寝室,老唐就很郑重地告诉我,说:马上要毕业了,我想组织我们几个好哥们一起拍个合影,以祭奠我们的青春和友谊,时间定在明天早上第二节课后,大家都不要去操场做操,直接去校门口的照相馆,你记得穿好看一些,那件中山装我觉得特好。

对于老唐这样精心的安排,我自然是惟命是从,且激动不已,那时拍照不比现在自由,想拍就拍。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万分盼望着时间能快些过去,第一、二节课,老师上课讲了什么,我都愣是没听进去,好不容易熬到第二节课下课铃声响,我就一路小跑冲到照相馆,可一直等到校广播里播放的广播体都播放结束了,本来说好去其他班级叫其他几个好兄弟来的老唐,也愣是没来。那会没有手机联系,我也不能回去,怕和他们再走岔了,只能自己一个人在照相馆傻傻等着,直到第三节课结束,我才不甘心地回到教室。

“愚人节快乐!”我一踏进教室的后门,几个知道真相的好哥们就冲着我直乐,而老唐则表情尴尬,不敢看脸色铁青的我,像是犯下了天大的错误。

我记得当时我是直接哭了,还愤怒地把老唐的钢笔和书本给摔到了地上,然后冲到第一排自己的座位上趴下哭,愣是几天都没搭理他,包括在寝室里,虽然老唐一直在跟我道歉。

那时的小心脏是真心受不了欺骗,哪怕是最善意的欺骗,也无法接受,尤其这种欺骗还是来自自己最信任的兄弟。委屈和难过,是那几天的主旋律,包括老唐也一样,整个人都看上去焉巴巴的,上课也不去了,老是一个人在宿舍里弹伤感的歌曲。

直到后来真正去照相馆把这个合影给补上,这件事才算是正式翻篇,感觉自己,那时候,个子不大,小脾气还真不小。

记得在拍完合影照片的一个月后,高考预考就结束了,老唐他也顺利拿到了高中毕业证,回家去了,而我,则继续留在学校备战高考,迎接黑色七月。

那段时间,因为联系不便,两人的关系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尤其在我考到上海读书之后,两个人就彻底没了音讯。虽然,有时寒暑假回老家,还想去老唐的老家找他,但终究因为两家隔个一个县城,路途比较远,而且还听说他早出门打工去了,也就作罢。

后来,再联系上的时候,是老唐从别的同在上海读大学的同学口中,听说了我在上海读书时的宿舍楼的公用传呼电话,并用心记了下来,接到传呼时,我还挺纳闷,会是谁会给我电话呢? 听着老唐的声音从听筒中传来时,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那个爱弹吉他、大高个的形象,也立马从我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于是,才便有了后来的苏州之约,记得那几天,他还向老板专门请了假,然后骑着车带着我,游遍了苏州的大街小巷,也去了很多不花钱,但也都很漂亮的地方,尝到了很多我从没吃过的苏州小吃。

这是我对老唐最后的记忆,再后来,听说他结婚了,但并没有邀请我们这帮兄弟,我不知道具体为什么,或许,在他的潜意识里,早已经和我们划清了界限,我也记得在苏州游玩的时候,为了随地吐痰的事,我也曾和他争执过,但总是被他嘲笑,说:你们大学生的素质就是不一样!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晃又二十年过去了,我和老唐没再联系过,但在青春的记忆里,他从来不曾缺席。

谨以此文,纪念我们那逝去的青春。 祝老唐一切皆好!

18岁的我们,正青春!

相关文章

  • 风语Ⅱ青春记忆

    写下这个题目,真的不知如何续下去。 记得以前老师也举办过一次“青春记忆",那次叫做“花样年华”,我写的《烛影摇红》...

  • 风语‖青春记忆

    文/杰丫头的生活碎片 时间飞逝,岁月如梭,还记得你18岁时候的模样吗,我们曾经是单纯的孩子,更希望能单纯一...

  • 风语||青春记忆

    如果让我回忆青春,那记忆里一定少不了要想到一个人,他叫“唐老鸭”。 当然,唐老鸭肯定不是他的真名,只是大伙给他起的...

  • 风语||青春的记忆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掠过一页页的苦乐年华,翻过一章章的青涩岁月,当闭上眼睛时,你会发现回味也甜蜜。 ...

  • 风语‖青春的记忆

    青春已经离我很遥远了,当我回想起青春的时光时,能够记起的已经不多,印象深刻的也就那么两三事。 初中 在上初二时老师...

  • 风语||难忘的青春记忆

    三年前的那一次高中同学聚会,令我感慨万分,那是我们的毕业30周年聚会,我们都是70后,青春已经走远了,马上就是奔五...

  • 风语|青春记忆•赵建波

    “李晓馨,全班就剩你一个人没交练习册钱了,你真的不订了吗?”于老师突然闯进教室,推开一半门,一只手把着门拉手,另一...

  • 风语||青春

    (咳咳,本文就以成人的视角来写我的青春吧。对对对,其实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回忆未来的青春(不要跟我说词句不通顺)) 正...

  • 风语|青春

    齐帆齐微课 齐帆齐商学院22年度 年度营第59篇,1139字,共累积79820字数 青春是一首诗,青春是一首歌。青...

  • 风语‖青春的记忆:后宫美食篇

    人都说尚好的青春需要打拼,而我认为青春路上不光要奋斗,也要追追剧,升华一下为人处世之道。 最近想重温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语||青春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ht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