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280700/80f845421b3a8fee.jpg)
文/云中荷风
悠悠粽香浮动时,端午节快到了。父亲的祭日也快到了。
1
父亲走的前一天,是五月初三,那天是个星期六。回去看他时,他那高大的身架,此时,已经瘦得皮包骨,气息微弱,看上去比原先矮了许多。
吃饭前,他下了床,要去厕所。我扶着他的手臂时,他的手臂细细的,柔弱无力,宽大的衣服晃荡着,从房间到厕所短短5米左右的距离,已经让父亲气喘吁吁了。他怀着伤感对我说:“爸,怕是不行了。”我急忙安慰说:“不会的,药吃着呢,会好的。”因为儿子马上要中考了,我当天就又回到自己的小家了。
谁料,第二天,也就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午休时,父亲就睡过去了,再也没有醒来。我只希望,父亲不再劳累,不再受病痛折磨,好好的,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他好些年都没有好好地睡一觉了!不想他一觉睡去,竟再也醒不来了!
我真后悔,为什么要那么急着离开!为什么不多陪伴他一会儿?儿子学习耽误一天能怎么样?而此时,父亲已静静地躺在那里,从此和我阴阳两隔,任凭我千呼万唤,他听不见了!再也听不见了!
2
父亲一直都是让我引以为豪的父亲。
父亲是个老三届,曾在村里的学校教初中,村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他的学生。奶奶自豪地说,父亲和三姑同时升中学,学校只有三个推荐去县中学的名额,我家就占了两个。78年恢复高考后,父亲考上了陕师大,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父亲在大学里品学兼优,是学生会的主席,毕业后学校要他留校,可父亲想到自己家里负担重,就回到家乡在凤翔师范当了老师。
父亲拥有一米八零的大个儿,是典型的性情中人。不管走到哪儿,都会听见他的大嗓门和他爽朗的笑声。
农忙时间,父亲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翻地,耕种,减苗,施肥,收割,每一样父亲都拿得起。
上班时,父亲一身中山装,就是一个教授,课讲得好,学生喜欢,领导信任,连年被评先进教师、优秀党员。
父亲的床头,常常有一个小计划,每日阅读学习不间断。他研究中医、针灸,能准确找到穴位,扎针治疗。他喜欢运动,篮球、乒乓球技术都不错。
父亲常常热心地帮助村里人写春联、书信等等,村里谁家有喜事,就请他去帮助装饰新房。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的人们,是苇席做的屋子顶棚。娶媳妇的新房,就用彩纸糊一遍,用剪纸装饰墙裙。父亲的一双巧手,会剪出各色各样,吉祥的剪纸。父亲的巧手给村里的家家户户带来了喜庆和欢乐。
那时,我还小,在父亲忙碌地登高爬低的身后,看着一面面土墙变得活泼绚丽,从父亲的手底下一一展现出来,我觉得父亲就像掌握了魔法的神仙似的。看着他当时瘦削但结实的背影,我为能成为父亲的女儿而感到幸福、骄傲。
我们全家农转非后,回老家的次数没有过去多了。但村里谁家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会来找父亲,父亲总是热情接待,尽力相帮。记得一次我回到家中时,见到老家一个邻家的叔叔正在和父亲谈话。那叔叔很消瘦。母亲告诉我,他得了脑瘤,家里没钱买药,也不敢住院治疗,就天天吃头疼粉扛着,过段时间就来和父亲说说话。父亲开导开导他,走时给他一二百块钱,接济一下。这样的事时有发生。那时,父亲的病也已严重了,每天吃药打针,手头也不宽裕。
3
父亲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儿女一个个成家立业了。他却在临近退休,就病倒了。他得的是心肌病,医生说是早年感冒引起心肌炎没有治愈造成的。
其实父亲早在80年代后期就已经感觉胸口隐隐作痛了,他以为是胃病,也就没太在意。
那时由于家大人多,负担重。学校只要有加班加点的任务,父亲就主动请示领导,要求把任务交给他。教师进修学校也常常聘请父亲进行授课,节假日连轴转。
父亲忙啊!年迈的爷爷奶奶需要照顾,家里的一大堆农活要干,学生的课一节都不能落,作业一次都不能马虎,我们几个的学习生活他要操心……忙碌的父亲却常常充满了活力和热情,走到哪里,哪里就会热闹起来。
父亲住院期间,有一段时间我们姐弟轮流在医院陪护。一天下午,父亲在医院的一处长廊散步,和一位病友谈论起病情来,父亲竟笑着说:“我现在走了就走了,儿女都成家了,孙子也都看到了,没有什么遗憾了。”
听了父亲的话,看着父亲日渐消瘦的身影,我的心里如刀割一般。本应退休后在家享受天伦之乐,颐养天年的父亲,如今劳累过度,被病魔缠身,可他却还是那个乐观开朗的父亲!几年前酷爱运动的他,每天还要去打乒乓球,他伟岸的身躯曾经是那样的笔直。如今,他的脸浮肿着,呈现潮红色,两腿毛细血管破裂,呈紫黑色,浮肿着,一摁一个坑,好长时间恢复不了!病痛那样残酷地折磨着他,他却依然阳光快乐!
4
父亲是严父,从来对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上不放松。脾气也时常会暴躁,有时因一点小错就会大发雷霆,让我们惊若寒蝉,不敢抬头看他那双严厉的大眼睛,不敢高声说话。
父亲耿直,他的同学、学生遍布市县各个行业。妹妹被分配到乡村小学任教,夫妻两地分居,孩子只好委托他人照管。父亲只要动动嘴,给他在县教育局当领导的学生说一声,妹妹就可能调到城里的学校,可父亲却不愿去说。
可是离家较远的我回家时,父亲常常会钻进厨房,亲手调好一碗面,端出来递到我手里。连舅妈都说父亲太爱我们了,连饭都要亲自放好调料,端出来递给我们。是啊,我想自己动手,父亲不给机会。每逢这时,看着站在窄小的厨房里,忙碌的父亲的背影,我的内心是热乎乎的。这是严父最温情的时候。父亲在用小小一碗面表达着他对我们深深的爱。
从我记事起,家里就一直紧紧巴巴地过着日子。父母都是有病扛着,却从来都不让我们生病。父亲常常在流行性疾病来临之前,就会给我们吃预防性的药物,我们姐弟四个,从小到大,一个个健健康康的,很少生病,更别说住院了。这一直是父亲最自豪的事。
然而,父亲的退休生活却大多是在医院里度过的。从六十岁退休,到去世时的六十五岁,父亲几乎每年要住四次院。病痛折磨得他没有安睡过一个晚上。他不能平躺着,否则胸口就发闷,气息喘不过来。后来,疾病让他一天天地消瘦,侧躺着时间长一点,他自己的身体就会压着另一侧的身体疼。每天晚上,他一会躺下了,一会又因为胸闷气短坐起来了,辗转反侧,坐卧不宁。可是,他尽量自己悄悄地装睡,不愿影响应该照顾他的我们。
一天,病房里新进来一位病人,和父亲攀谈起来。我出去打水回来时,在门外听父亲在给那个病友介绍我,竟是这样说的:“这是我的大女儿,现在在小学教书。娃学习好,可是咱家里孩子多,负担重,只能让她上了个中师。”父亲竟对我没有上大学充满了愧疚,虽然后来我通过自学考试和高师卫电拿到了大学本科的文凭。但在父亲的心里,是他没有尽到责任。多少年过去了,他竟一直在自责。
5
2011年的端午节前一天,父亲睡着了。那天上午,弟弟拿到新买房子的钥匙。那是父亲买给弟弟的房子。母亲和弟弟去看了新房。吃过午饭后,父亲安心地睡着了,他为儿女操尽了最后一份心,走了!他太累了,他终于能睡一个安稳觉了!
一晃又到了粽香飘的端午节前夕,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六个年头了。在这六年里,时时思念着父亲。送走父亲后的每一天,只要是见到和父亲样貌相仿的人影,无论在院子里,在街道上,在公交车上……我都会想起父亲来,不知不觉中,我的眼睛就开始湿润了……
然而,写了那么多篇文章,我却一直不敢提笔写父亲,怕写不好。父亲是伟岸的山,女儿高山仰止;父亲常常出口成章,女儿自叹不如。
愿父亲泉下有知,原谅女儿含泪写下的拙笔!母亲身体康健,您的每个儿女和孙儿都很好。您安息吧!
获取授权
网友评论
封老师,谢谢您!
怎么发现歌颂父亲的大多数都是女儿啊?
我也是每每看到与父亲身形相仿的人总要多看几眼,回家总要说一说。
父亲虽然走了,但是他的言传身教会影响我们一辈子,受用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