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继续小尘老师说。
今晚来聊一聊关于阅读和写作的话题。说到阅读和写作您是不是本能地想到语文老师?想到语文课?张文质老师曾说,写作是教师的通用能力。既然是通用能力,就不管学科。我也说过,阅读和写作不是语文老师的专利。
身为小学数学兼科学老师的我,因为坚持阅读和写作,不但摆脱了教学的懈怠感,还获得了更多成长的机会,我的学生也成了受益者。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乡村老师,前20年在金星乡中心小学任教,2018年以后调到梅洲乡中心小学至今。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其中的相同点,两个中心小学前面都是"乡"字。乡是什么概念呢?是比镇还小的地方。
像我们这种小地方的乡村老师,在以前,外出学习的机会是很少的,学习跟不上,很容易陷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常。教学的某一天,看着身边陆续退休的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整天忙忙碌碌,教学却毫无新意,跟学生的关系就像猫抓老鼠。本来是很和蔼的一个人,遇到学生却常板着一副脸。用这位老师的话说,对学生不够凶,学生就会闹翻了天。日复一日,辛苦忙碌,却身心俱疲。看到退休临近,欣喜若狂。一旦退休,整个人又瞬间老了,无所事事。我瞬间感到恐慌,告诉自己我不想要这样的生活,我需要一些改变。
后来遇见张文质老师,遇见他的教师优培写作计划小组,有幸寻得我的师父谢云老师,开启了我的读写生活。
我的写作基础很差,参加优培写作小组入学申请时,我每天就写几百个字,3000多字的申请书,我写了好多天。那时我们的作业是,每个月完成两篇3000字左右的文章,一篇命题作文,一篇自由作文。我第一篇作业写完交给师父批阅时,得到的回复是得重写。那篇作业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听到师父说先这样吧,我便松了一口气。虽然听那语气还是很糟糕,但至少算完成了作业。往后好几次作业都是类似的情形,我不是在写作业,就是在改作业的路上。
我算是一个比较努力的人。最关键的是,在写作上我脸皮比较厚,虽然写得不好,但仍愿意尝试,愿意展示。当然,也要特别感谢师父那段时间的耐心。师父的文字写得很棒,他对文字超级敏感,对我那些粗糙的文字还是耐着性子读完,并给出了一些修改的建议。每每想起,我对他都特别感恩。可以说在优培写作小组那段时间,是我写作生涯中最痛苦的时间,也是我成长最快的时光。
后来没了任务,阅读和写作上有所松懈,不过还是断断续续坚持着。2020年9月1日,我发起了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日更活动,从那时起,读写成了我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这一写已经一年半。现在还有近百名老师一起坚持着。
因为经常写作,经常分享,我遇见了更多相同尺码的老师。也被我们市教科院的陈瑞林老师关注到。得到了更多学习,更多锻炼的机会,被身边更多优秀的老师看见。陈慧蓉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因为这份看见,这份链接,我今年加入了陈慧蓉工作室,开启了专业化的成长模式。几个月的相处,陈慧蓉老师的所作所为一次又一次让我感动。如果说,张文质老师和谢云老师带我走进了教师成长之路,陈慧蓉老师则是带我走在更专业的成长之路上。我相信,这次的遇见,这次的聚集,一定会成为我成长的一个里程碑。
我对写作的热爱,也辐射到这次的社会化学习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自己利用文字及时地总结。也鼓励小组长们写共学总结。通过写共学总结,小组长们多了一次反思的机会,我也多了一扇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窗口。学生的很多问题,因为有了这扇窗口,被我及时地发现,方便我更有针对性地帮扶与调整。学生的很多潜能,因为有了这扇窗口,得以展现出来,方便我树立典型,宣传他的优秀。
共学总结,数学写作,让学生的优秀与问题被发现,让学生的思维被看见,让我能遇见更真实的学生,产生更有针对性的对话。教育教学效果也更好。
这就是写作所带给我的。
好了,今天的小尘老师说就到这吧。小尘老师陪您一同成长,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