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路边喝冰水,隐隐感到地面震动。扭头一看,一辆轻型卡车悄无声息地在身边滑停下来。一名大汉从驾驶室里跳下。他头发微卷,面色黝黑,中等身材,结实的胸膛在红色小背心下高高鼓起。
大汉取下杯口上盖着的玻璃板,抓起一杯橙色的冰水,一饮而尽。
我放下五分钱硬币要走。大汉摸起硬币塞回我兜里,笑着说:“我们村来的不收钱。” 回头问我:“又忘了,你是谁家娃子?”
这是阿斌。他家早就搬到了镇面上的三岔路口。当年的老街又破又窄,赶集时非常堵。阿斌家就成了我们村的驿站。三间小瓦房旁边密密地停着乡亲们的自行车、板车。阿斌娘在门前支了个小摊位卖冰水,顺便替大家守车。
阿斌买了辆卡车跑运输。他守信用,车技出众,收费合理,所以生意一直不错。听他娘说准备要建新房子了。
当时的农村以统购统销为主。农民种粮食、棉花要交“皇粮”“皇棉”,收成多了也只能卖到粮管所、 棉花站去。 农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乞怜的眼光紧紧追着检验员冰冷的脸,生怕错过一点信息。
若是那检验员一声“一级棉”, 农人马上眉开眼笑;若是一声“三级”, 便愁云惨雾,一车要差几百块钱啊!赶紧追上去解释哀求。人家早已拧身而走,看下一家去了。
如果丰收了,卖出的粮棉超过任务指标,恭喜你,可以收到一张白条,明年抵任务数;如果歉收了,那不行,管你去买还是借,反正得找来粮棉或白条完成任务。
广播里天天喊的改革也渗透了过来。许多小贩在乡间穿梭,以稍高的价格收粮收棉收鸭毛鹅毛,卖到价格放开更早的外地。而村民们谁不愿意多卖个三五块钱呢?
镇上的工商所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跟其他单位组成联合执法队,四处巡逻,逮住无证小贩便罚款办证扣粮棉。车不够用时,便想到了阿斌。
几场酒喝过,阿斌架不住哄,连人带车被雇佣了。
阿斌经常载着执法队员们下乡。有的小贩正经营着被捉了现行;有的小贩聪明,将拖拉机开下田间小路狂奔,庆幸甩掉了卡车。等人车一身泥拐上大路时,突然又闪出一帮执法队员。绿化树后,阿斌正在车头里叼着烟微笑。
我们镇搭着省界。外省人在这里贩卖,被擒到的话罚得更重。有的商贩被罚精了,到了省界,先侦察一番,才敢过来。
一天清晨,大雾弥漫,对面不见人。邻省两个商贩将满载瓜果的拖拉机停在省界边,熄火跑到这边来探头探脑。阿斌的车突然在雾中亮灯。两名小贩掉头就跑。马上傻眼了:几名执法队员推着他们的拖拉机已跨过省界这边。一人笑眯眯地拎着拖拉机摇把:“欢迎来到本省。查证!”
执法队战果累累。年轻的阿斌酒席间被大家敬奉了个绰号:“快车”。 他出勤更加义无反顾了。
但这些执法都是毛毛雨。真正的贩卖大户都是收棉花的。
我们镇是国家商品棉基地。本县几十里外一个镇有大批人专门贩棉花。他们无孔不入,到棉农家挨户收购棉花,再贩到棉纺厂或外地赚取暴利。许多年后,一个大型国企棉纺厂的同学曾说过,只有你们县的棉花夹的石块最多。那些贩子们真狠。
这批贩子开的是中型拖拉机或轻卡,有勇有谋。他们会放出摩托车前哨侦察,发现执法队,就及时通知贩子们飞车逃窜。工商与棉花站联合执法队原来的吉普车根本追不上。如果被堵住了去路,贩子们毫不客气,直接冲撞上来。小吉普落荒而逃。
快车阿斌身负众望,驱动爱车上阵。他咬紧牙关,一边老练地打方向躲避柏油路上的坑坑洼洼,一边将车催得“啪啪”作响逼近商贩的棉花车。咬上以后,执法队员们手拿扩音器喊话,他专心估算速度角度,采取最佳逼停路线贴上去,迫使小贩们撞无胜算,只好靠边停车。
逼停以后,执法队还不敢下车,先交涉,拖到吉普冒着黑烟赶上来,堵住棉花车退路,执法队员们方才一拥而上。依法罚款,没收棉花。小贩们损失惨重。
这样的胜利场景,不知阿斌经历多少次。他在众人“马到成功”的吹捧下飘飘然,不知有没有注意到那一道道阴狠的目光。
一天傍晚,阿斌家来了一个眼生的老头,要雇他拉一批货。阿斌听说货拉得远,没有答应。但见那老头白发苍苍,苦苦相求,又开出双倍价格,阿斌就心动了。他跟老婆打了声招呼,摸摸女儿的头,驾车出门。
第二天,阿斌的尸体在邻镇一个苹果园里被人发现。他的头差点被斩断,只剩下一点点皮连着脖子。
这案子至今未破。
阿斌死后不久,房屋半夜里又被人纵火,夷为平地。他的妻女侥幸仓皇逃了出来,只好去南方避难十几年。直到前几年女儿出嫁才敢回乡。
我们的镇面已经扩大了几倍。阿斌效力过的棉花站、粮站早已倒闭,被拍卖盖起了商品楼。原来他家的三岔路口已成最旺的黄金地段,商贩们盖起了连片的两层楼,一楼清一色做商铺,收购村民们的粮棉。路边经常停满了汽车、拖拉机,生意火爆。
“快车”阿斌,江湖上早忘记他的传说了吧。
网友评论
那个时代就是你强我弱,我好你坏,没有中间的过度环节,今天看来多学些文字还是对自己最好的。只有文字才能弱化自己对事物的判断
现在是法治社会,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少~
这场景让我想起,我小的时候和大人们一起去乡里,交小麦公粮的时候,看到农民多么辛苦、卑微,质检人员大都态度傲慢,若“吃商品粮”的人,能给农民一些理解和尊重,至少态度和蔼一点儿,农民的心里就会少一点儿苦。
当然破坏山林不对,林业只管罚款,某些事情,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