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樊登书店美村读书会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此”是何地?是我们新乡樊登书店。
我来樊登书店参加美村读书会N次,我们老梁读书会也在樊登书店举行了两三次的读书活动,我喜欢这里,因为热爱。
2月11日是我2023年第一次来樊登书店参加美村读书会,这一期的读书会讲《苏东坡传》。说实话,苏东坡的书我曾经读过两本,我自以为我已经读懂了苏东坡,但是当我拿起林语堂先生的这本《苏东坡传》时,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知道苏东坡。
我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诗人,但未必知道他还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瑜伽术的修炼者等等,这个发现让我很是惊讶。
苏东坡有才,而且是一个全才,他的才情就是他的“诗”,他行走远方的资本和底气。
苏东坡这一生可以用“诗与远方”诠释,他一直都在请求外放和被外放中生活,因为嫉妒他才华的人太多了,即便是他想低调,他想掩盖自己的光芒,但是他本身就是一个发光体,无论如何都是熠熠生辉。
我们现在会用借用他的“诗与远方”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但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是生活在愿景里面,我们没有“诗”,又何谈“远方”?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会因事发怒,但是他却不会恨人。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于心中,只是不喜爱此等人而已。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正因为如此,他对生活的理解自然和别人不同。苏轼总是能在各种环境中做到随遇而安,寻到不一样的乐趣和激情。
我们是否有他这样的格局?
我喜欢读苏东坡的诗,我喜欢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当一个人无欲无求的时候,他自然无所畏惧,无比强大。只可惜我们总是迷失在世俗中,我们达不到苏东坡的修为与境界。
苏东坡身陷囹圄,却悠然洒脱;漂泊半生,却逍遥一生;满腹凄苦,却不忘自我救赎。在漫长的岁月里,风雨常常不期而至,他却不以为意,甚至苦中有乐,独创了东坡肉。
我们缺少随遇而安的勇气。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生活的不公,命运的安排,但是我们却很少能做到欣然,坦然,安然。
其实,岁月就是一半欢喜,一半烦闷;生活也是一半明媚,一半阴霾。这就是每个人的人生,即使沿途风景各不相同,各自的精神炼狱却大致相通。
苏东坡的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但纵观他的诗文,给我们传达的也只有“豁达”二字。
平凡如你我,只有以旷达之心应人生万变,才能从困境中获得解脱。
放不下的,就看淡;得不到的,就释然;躲不过的,就面对;舍不得的,就放手;忘不了的,就祝福;看不透的,就旁观;得不到的,就心安。
他用一生在告诉我们: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
就如我现在教的蜗牛班,孩子们不热爱学习,我们就教他们一些生活常识,人情世故;热爱学习的孩子,我们就给他们更多的动力,让他们学习更上一层楼,带着欣赏和快乐上路,不苛责孩子,也不强迫自己,因为风景就在无意之间。
我们必须记住:不管我们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于我,我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浪费”在读书上,用书中的文字抚平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和心灵对话。
我参加读书会一是给自己两个小时的放松时间,而是在读书会上我能认识更多优秀的书友,我有更多的机会向他们学习。
我和刘红霞姐姐就是在读书会上认识的。而这次她还帮我免费打印了《苏东坡传》这本书的英文版,她邀请我一起参加英文共读,为了帮助我更好地翻译文字,她还把中文版的《苏东坡传》借给了我。
刘姐姐对我的偏爱让我非常感动,我们因为参加读书会而相识,又因为同样的热爱而走到一起,然后相知相惜,这就是缘分。
所以我们要相信生命走到每一个历程都会有欣喜,正因为我们心中有“诗”,所以我们才能遇到更多同频共振的人一起向远方,追求我们心中的美好。
在读书会上我又一次遇到了这个六年级的小男孩,我讲《始皇帝》的时候,他参加了我的读书分享,当时我们还合影留念。这次我们又一次相遇,他告诉我他已经读完了《明朝那些事》,他准备二刷。
仅仅因为一次听书,仅仅因为我的一次肯定和鼓励,他就爱上了读书,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这件事带给了更多的思考,我能不能用阅读给更多的孩子挖一方池塘?一起感受“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又遇小男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