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没有锻炼?”微信窗口弹出一声朴素的问候,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表情。时间为18:15。
是1个半小时前,纪主任发来的。
瞬间从一天的兵荒马乱中清醒过来,像在嘈杂的集市,忽然听到一首舒伯特小夜曲,又像在昏昏沉沉的午后,飘来一阵茉莉花茶清香。
嘴角不由弯起,心像被秋风温柔地吹拂,整个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下意识地摸了摸左小腿,冰冰凉凉,比身上这条粉色冰丝长裙还冰。
虽然已过下班时间,办公室内的空调却丝毫没有下班的意思,兢兢业业地陪伴着仍在加班的同事们。
受伤的左小腿,仗着空调的冷风,由内而外凉透了。
锻炼?哦,真是忙到忘了锻炼。昨天纪主任才交代的康复规定动作。
没想到,针灸医生还随附回访服务。
01
听朋友介绍,昨天早上生平第一次做针灸,心情好比坐过山车。
期待、激动、恐惧、惨叫、后悔、抱怨、发誓。真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总之,最后的最后,我铁定心,无论如何,这辈子再也不做针灸。就像再也不想坐过山车了。
纪主任,我同事的隔壁邻居,退休前是一所公立医院的骨科主任,现返聘到一家康复医院。
同事前两天找他针灸肩颈,提到我的腿扭伤一个多月都还没好。
纪主任听了,说,这种扭伤最简单,只要针灸一次就能正常走路,很简单。一副手到病除胸有成竹的专家表情。
好心的同事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让我第二天就去找主任,顺便发来她自己的针灸肩颈照片。说实话,看着密密麻麻的长针扎在肩头,真像容嬷嬷在使坏,有点可怕。
但,听说针灸一次就能好,我顿时精神抖擞,就像迷失在沙漠中的旅人,忽然找寻到绿洲。希望之火,熊熊燃起。
大脑自动忽略了同事说的那句,“有点疼哦。”
话说我的脚扭伤已经一个多月了,虽然好了很多,但仍然走路不利索,左脚不敢使劲。总感觉小腿肚内,筋肉吐纳不顺,鬼鬼祟祟,探头探脑,想趁势捣乱。
过几天还有重要工作汇报,如果能正常走上讲台,就阿弥陀佛了。
02
于是,昨天一早赶到那家康复医院。也是生平第一次踏进康复医院,以前,甚至连医院有康复科都不知道,唉,世事无常。
谁能想到一个月前的一次原地跳起扭伤,竟能招惹这么多第一次呢。
医院建在新区,气派稳重,尤其接待大厅的左侧墙壁挂满证书奖牌,直达三楼,那气派犹如一位挂满勋章的将军,彰显其不容置疑的专业性和服务能力。
纪主任,中等身材,皮肤微黑,牙齿不太整齐但雪白,堪比黑人牙膏的白,声音洪亮,有着自来熟的笑脸,在诊疗室和蔼可亲地接待了我。就像和我是多年未见的老熟人。
他让我先在一旁稍候。我看着他,同时帮几位病人看病,一会看看这个,一会扎扎那个,一会叮嘱几句,沉着冷静,仪态大方。
我的心愈发笃定,像是找到组织。
事先,我并未细致了解针灸的工作原理以及是否有副作用,更没往疼痛程度方面深究。可以说是百分百相信我同事,相信纪主任。
谁知第一针扎下去,立即“花容失色”。小腿又酸又痛,伴随着被电击的麻痛感,甚至感觉脚趾头在闪烁火花,顿时觉得自己像只待宰的羔羊一般无助。真担心会被扎瘫痪。
估计疼痛声比较大,连带着嘴里猛吸凉气。纪主任停顿了下,问我要不要继续扎。小护士也在一旁安抚。
我模糊地想,既然已经来了,还是坚持做完吧。
想要一次性重获健康,当然要付出非常规代价。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呢。忍忍吧。
但,每一针扎下去还要转动,酸胀疼痛闪电感铺天盖地而来,几乎让我全身僵硬,感觉没有伤的大腿也要痉挛起来。
“有酸胀感才说明扎对了,才有效果。”纪主任信誓旦旦地说。
“你看,这样就没感觉了,是吧,但没效果。”
相信专业人士,我在心里悲惨地点了点头。
03
忍受了几轮恐怖的针灸后,纪主任安排小护士陪我练习走弓箭步,目的是把受伤的小腿筋拉松。
我随即又开始担心,会不会拉断这根脆弱的腿筋。但他斩钉截铁地说,绝无可能,全权负责。
出于对医生的全然信任,我忍痛练习,紧紧拽着小护士的手,来回走了50多圈长廊。
说起来奇怪,一番操作后,确实感觉左脚轻松了许多,不禁又高兴起来。守得云开见月明,看来一早上的辛苦还是值得的。
谁知,高兴得太早,当天下午回单位后,却感觉比昨天状态还差。等晚上9点左右下班时,简直像一夜回到解放前,左小腿疼痛感明显,走路更不利索了。
“不知道明天起来以后会不会更好一些”,当晚我还是涂了家里存放的药膏,对于纪主任说的话,“一次就好,无需贴任何药膏”,也半信半疑起来。
估计白天受到针扎的刺激,身体和精神都觉得甚是疲惫,更多的还是失望和沮丧。
哎,看来以后即使熟人介绍关于任何跟身体治疗有关的建议,也要三思而后行,了解清楚利弊,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判断要不要接受吧。
像我从小到大就特别怕疼的,怎么这次就大意了呢。
希望明天一觉醒来能够正常走路,至少恢复到没做针灸前的水平吧。带着这样卑微的念想,我晕晕乎乎地坠入梦乡。
一觉到天明。居然没做噩梦。奇迹。
04
清晨,起床,脚落地,没什么明显改观。
早上时间宝贵,来不及细想,也无暇后悔感叹。
“一天天总会好的”“比之前好多了”,我重拾好心情,旋即投入到一天紧张的工作中。
大脑自动屏蔽了纪主任关于加强锻炼的叮嘱。直到看到微信贴心提醒。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于是,我立即忘却因选择针灸产生的痛心疾首和悔恨莫及,记起告别纪主任时的温馨场面,他谆谆教诲苦口婆心地说:“在家记得按这个方式锻炼,很重要。”
针灸很痛,关爱很暖。
我快速回复“收到,纪主任。一会忙完了,回家就锻炼。谢谢您的关心。”
“锻炼很重要。”纪主任从微信那头微笑着鼓励我,带着一股神秘的威严。这回多了一个OK的手势。
这不,我刚刚在家里的长廊锻炼了10几圈,微汗,左脚筋又轻松起来,效果不错。看来,循序渐进才是硬道理。
谢谢您,纪主任。
但是,我还是想说,针灸,想说爱你可真不容易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