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都市异乡人人物人文社科
李勣:处世比打仗累多了

李勣:处世比打仗累多了

作者: 身在白云外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10:38 被阅读1205次
李勣:处世比打仗累多了

01

大唐有两位最顶尖的开国名将,后世合称其为“二李”。他们一个是“托塔天王”李靖,另一个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李勣。

李勣,原姓徐,名世勣,归唐后,因功被赐国姓“李”,所以徐世勣就成了李世勣。后来,到了高宗朝,唐高宗李治觉得李世勣名字中这个“世”字触了他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①,就把他的名又改成了李勣。另外,在他去世后,由于政治原因,他的姓改回徐又恢复回李,那就不赘述了。在本文中,我一律用李勣二字代表这个人,至于事件发生当时他叫什么,我就不再另行说明了。

02

李勣是曹州离狐人,隋末,迁居华州。家中很富有,李勣和他父亲乐善好施,都喜欢救济贫苦人。

大业末年,由于隋炀帝连年征用民夫建东都、修运河,征辽东,搞得民不聊生,于是各地起义不断,烽火连天。李勣也跟着翟让起兵了,成为了瓦岗寨义军中的一员大将。当时,他年仅十七岁。

后来,瓦岗寨迎来了一个重要人物李密,李密是关陇贵族集团核心成员李弼的后人,此人有号召力,又有胆有识,在他的带领下,瓦岗寨迅速壮大,成为了隋末最大的一个军事集团。

可惜,队伍壮大的同时,内部矛盾也跟着加大了。就如同宋江和晁盖一样,这领兵经常出去打仗的领导人身边没能量,就打不了胜仗,可一旦聚集了太多的能量,自然就会产生夺位的野心。于是,李密要对翟让下手了。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晚上,瓦岗寨的二把手请一把手喝酒,席间,忽然伏兵四起,刀剑下,翟让身亡,混乱之中,李勣的脖子上被砍了一刀,旁边的王伯当连忙大喝:“这是徐世勣。”这才保了李勣一命。

这件事对李勣后来的处世方式影响很大。

03

李密独掌瓦岗寨大权,也就自大起来,他带着瓦岗寨群雄一拼宇文化及,二拼王世充,实力大亏,很快成了散沙。众多英雄各自离开,李密自已归了李渊的唐朝。这时的李勣守在关东依旧有一定的势力。

跟着李密降唐的魏征劝李渊招降李勣,李渊同意了。在见了李渊的信使后,李勣对手下人说:“我的地盘和势力都是魏公(即李密)给的,魏公归唐,这里的土地人口就算归唐,也应该由魏公把它们献出去,功劳也应是魏公的。”于是,李勣就把地图及人口登记册都交给了李密,由李密去上交唐高祖,唐高祖对李勣这样推功的作法非常敬佩,呼之为“纯臣”。他任命李勣为上柱国、曹国公,并赐以国姓。

李密降唐又叛唐,不久败亡,李勣念旧,请求收葬故主。李渊同意了,李勣披麻带孝厚葬李密,天下尽赞李勣之义。

04

这之后,李勣除了父亲被河北的窦建德扣押,他无奈地归了窦建德一段很短的时间外,他一直是秦王李世民手下最重要的将领,他占虎牢关灭王行本,后又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平窦建德、灭王世允,征刘黑闼等等,立功无数。

武德八年和贞观三年,李勣又与李靖合作数败突厥,以后,李勣守卫并州十六年,被唐太宗倚为长城。

贞观十七年,李勣入选凌烟阁廿四功臣。

李勣:处世比打仗累多了

05

到了唐太宗晚年,李世民也考虑起了身后事,他想选几个老臣将来辅助太子。在大臣里,他相信李勣的能力,但李勣既不是关陇集团的人,也不是秦王府旧人,用他,总有点儿不放心,还是先试探一下吧。

有一天,李世民留李勣喝酒,喝着喝着,李世民说“朕思属幼孤,无易公者,公昔不遗李密,岂负朕哉?”意思是“你的忠心有目共睹,我要托孤于你,将来皇太子就全靠你辅佐了。”李勣当时是“啮指流血”表示了感谢。之后“大醉”。帝“亲解衣覆之”。

唐太宗病重期间,忽然将没有任何过错的李勣贬为叠州都督。李勣毫无怨言,令到之日马上去上任,连家都没回。

这是为什么呢?

还是李世民自己作了解释,他对太子李治说:“他李勣的才智很高,但你与他没有恩情,怕是不会服你。我今天贬了他,如果他马上走了,我之后,你就用他当宰相,可以信任他。如果他接了命令却徘徊不去……”太子问:“那怎么办?”李世民道:“当杀之耳。”

这一段记于《旧唐书》的故事令人读之心惊,为什么这个昔日同生共死的战友今朝把酒言欢的君王会如此凉薄?

要说李世民也是一个不杀功臣的宽仁君王,他与刘邦、朱元璋这些人还是不一样的。但他却这样防李勣,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是因为唐太宗不理解李勣的处世方式。李勣这个人有个特点,他从不依附于任何政治集团,不管是如日中天的关陇集团,还是后来争皇位的李治、李承乾、李泰各自的小团体,李勣谁也不帮。就算是李世民本人谋划的玄武门之变,李勣也不参与。

他只是想作一个最好的自己,他只是想凭能力吃饭,而不凭关系。为国办事时,我们都是同事,自当通力合作,但我绝不加入你们的小集团,别说你是大臣、皇子,就算你是皇帝,我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和你铁。这是一个看多了内部残杀与政治角力的人所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

06

高宗朝,李勣官拜尚书左仆射,司空,位为宰相。

永徽六年九月。唐高宗李治召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褚遂良四位宰相入内殿。

褚遂良知道皇帝这些天正因为想把王皇后废掉让武昭仪当皇后的事而闹心,所以他就对另外三位说:“今天这次召见,肯定是为了另立皇后这件事,皇帝的意思挺坚决,反对他一定就是个死,太尉(指长孙无忌)是皇帝的舅舅,司空(指李勣)是功臣,不能让皇帝担杀舅舅和功臣的名声。我褚遂良出身低微,又没什么功劳,到了这么高的位置,又受先帝的托孤之命,不以死相争,将来怎么去见先帝?”

于是他们三个人进去和皇帝争论,而李勣既没表态也没进去。结果,褚遂良惹的皇帝和武昭仪很不高兴,后来果然被贬死于外地,长孙无忌也是如此,只有于志宁没敢说话,虽也被贬,但结果还可以。

而过了几天,唐高宗又拿这件事问李勣,李勣说:“这是陛下你的家事,何必问外人?”于是,唐高宗立武后的决心更大了。

有人认为李勣在这件事上耍滑头,为保地位成了拥武派。我不这样看,我认为李勣并没有成为拥武派,因为他既没有像许敬宗那些人一样接受武则天的钱财,也没有像李义府那样充当武则天的马前卒去残害别的大臣,他只是拥护了皇帝突破老臣束缚这件事儿。

另外,还有个深层次的问题,从隋文帝开始,江南和关东之地都成了帝国的一部分,那些地方的士人也想步入政坛,可此时的朝廷却一直被产生于关西这个有着浓郁地域特色的关陇集团把持着,外人根本上不来,长此以往,很不利于统治。所以,李勣没有阻止唐高宗这次借立武后之机对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的打压。可惜,身在局中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却对这样的政治走向茫然不知。

07

乾封元年,高丽内乱,第三年,皇帝令李勣带兵二万过了鸭绿江,数月后攻克平壤,在高丽建了唐的州县。这样的功业,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未做到。

总章二年,李勣被加封太师,不久,李勣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08

李勣在去世前曾经把家中的兄弟和子侄都聚在一起,在席前他对弟弟李弼说:“我看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辛辛苦苦建功立业,并希望把家业传之后辈,但结果都被他们的儿子败掉了。我的这些儿子都托付给你了,将来,他们如有不轨交结邪恶的,你就替我处理了他。”

可惜,他的孙子徐敬业还是在武后朝打着帮助李贤当皇帝的旗号起兵反叛了。

这事儿说来都有些让人不能理解,李贤在徐敬业起兵前早已亡故,自然不能表态,而李贤之弟李显却没对武后当皇帝说什么,而且在武则天去世后依旧对武家人不错,与武三思还很亲密,你说你徐敬业反个什么?结果,他徐敬业自己败亡不说,整个家族都差一点被灭。

可见,李勣的后辈还是没有把李勣的处世哲学学到手。

注释:①  李世民当皇帝时,因为“世”和“民”都是常用字,百姓避讳起来挺麻烦,所以,他下诏允许官吏和百姓的名字里带“世”和“民”二字,只要不连用就可以了。

李勣:处世比打仗累多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锦瑟酉娴:看诸路高手云集于此 华山论剑一般 😄 就做个看客 默默点赞👍
    身在白云外:@锦瑟酉娴 所以,我要秉承《金刚经》和《红楼梦》的态度,尽量不以好坏来判断古人,也不信教科书的说教,
    锦瑟酉娴:@身在白云外 说得非常好啊 看得过瘾 写那些著名人物 史料足 事迹多 留下了巨大的解读空间 任何人写出来 都会有人说话 因为 永远不会是所有人心里的 哈姆雷特:smile:早安: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hibiscus::hibiscus::hibiscus:
    身在白云外:@锦瑟酉娴 我哪算高手呀?我的文章往往在为主流以外的人说话,司马光、李陵、赵括、梁敦彦、毛文龙……说之前,我都知道会让人批评的,但还是说了。😀
  • 寒简简:文章写的很好,道理简洁深刻,徐敬业起兵反叛可能是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也有可能是为了不使大唐江山落入他人之手
    身在白云外:@寒简简 不说他及他手下的骆宾王等都遭贬官,心存怨气;也不说他先说要帮李显匡复,后又找人假冒李贤放于军中;这些是次要的,单说他不听魏思温策直逼洛阳,而是认为金陵有王气,南辕北辙,正义之旗都不好好举,连他叔叔都与他对抗,怎能成功。
  • 穿张:太🌺🌺
    身在白云外:@石阁 ☕☕
  • 阿蓬阿霞:👍佩服,文章写得如此大气洒脱
    身在白云外:@阿蓬阿霞 谢谢您的赏阅。🍹
  • 自墨:世上有两种极端的人:上位者,隐者,而处于中间的力量势必会受到这两方的打压
    身在白云外:@自墨 是啊,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无帮无派的人,很难立足。
  • fb3a5fb537b9:缪丽伟:很多人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个人技能很强,而是非常会处世之道。
    身在白云外:@缪丽伟 是的,我个人处世能力不强,但对李勣、郭子仪这样的人还是尊敬的。
  • 随风忆事:历史自是仁者见仁,作者写的很好,学习了👍
    随风忆事:@身在白云外 🍻🍻🍻
    身在白云外:@风雨兼程_2018 谢谢您。
  • 你的泽佑:这篇文章前面大部分说得还行,最后两小段却批他的后辈不忠就失去全文要表达的意义了——你说你徐敬业反个什么?——那么徐敬业为什么要反?他图的是什么?他的理想如何?难道每个人处世之道都只是为了明哲保身吗?祖先成功就是对的吗?子孙后代失败就是错的吗?从臣子还是文人武将的角度去看历史上的徐家祖孙,他们都应该是对大唐历史进程有重大的贡献,不说女皇的功德,只说唐朝历史在女皇之后还是回归李家手上,而且是经过神龙政变成功回归李家的,就能说明先前徐敬业的造反的失败不见得是错的,即便他为此家破人亡,甚至败坏祖父的深厚功德,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官方和民方意愿还是有很大的忠臣意义,而你简单两段文就只说他是叛臣的悲剧下场,对祖孙俩的描述简直是厚此薄彼了。
    身在白云外:@六月桂圆 感谢您书此长文纵论历史, ☕☕
    你的泽佑:@身在白云外 你说得是,徐敬业当时造反肯定有个人赚取功名利禄的私念成份,不过他也懂得利用正义之名起事,并且有骆宾王的帮助写《讨武檄》成为名正言顺的正义之师。他在当时局势中,也确实有你说的两条路可走,一杀向洛阳,成为后人认为的讨武为唐为公文义。二稳住金陵,搞自己的小政权,成为后人认为的谋权为已乱国。那么事实如何我们后人也难定真假,因为他失败了,失败就要被成功的当权者编写你的不良历史,何况是他失败后武则天还当了很久的皇帝,自然他怎样对错都被唐朝历史树立成私心为已的乱世贼子。不过这两条路如何好坏也不重要,咱们现在说的是徐敬业为什么造反和造反的对错?便以他为讨论主角,就从他的角度出发看,徐敬业出身名将重臣世家,天资聪明,才华出众,性格刚烈,言行牛逼等等因素,自然就造就了他成为历史抗争者的身份,因此不论造反目的为谁?首先肯定是他个人的性格有关,既然是个人问题,那么也可以说是私心私人问题,所以他造反后很快拉得十几万人马声势,却没有真的为了他声明的正义打向洛阳,反而困在扬州,从而顺理成章成了他为了自己谋权举事的不良人。但是我们说历史,不但要看人物事迹为主要条件,还不能忽视环境条件相关的外部条件。当时不好的朝政环境,并不是武则天谋取正统的李唐天下了,毕竟她当皇帝也是干得不错,对于民间百姓来说,谁当王都不重要,只要让平民活得不算坏就是重要,民间没什么人在乎反她。可是在官场的人不那么无所谓,但是她在干得不错之外,还干了不少私心私欲的宫斗宫讳乱事,那些杀许多李唐子孙还是玩弄多少面首的宫乱事咱不好评说,但是当时的官场里,有权势的人不少会觉得她是专权霸政,加之她上位事迹不正,也导致一些传统大臣不服,再加上她后期淫乱宫讳和让面首参与朝政,那就是归类为朝政昏聩了,自然就有不少能人想搞她下去,偏偏她很有能耐坐稳江山,不对她影响得很惨的能人还真难反了她。但徐敬业算是被朝政偏几次,虽不很惨,却刚好是个天生就不好惹的主,于是他带头反了。也就是说,徐敬业的反,既是个人的私心,也是当权者昏庸引起。二者有很大关系,内因加外因结合在一起,促成了徐敬业的叛乱。按女皇后期的政事看,徐敬业不叛乱,还是有其他马徐敬业王敬业叛乱,比如后期的神龙政变,唐隆政变之类,因为朝政失衡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了。所以,我认为徐敬业的叛武还是叛唐都是顺理成章的,不论他是为已还是为国,都算是他做为大唐功臣之后和大唐功臣之身需要承担的历史进程推动者责任。就像李世民杀兄夺权,李显李旦也是有逼宫亲妈亲侄上位成份,但他们不但有能人帮助,还有运气还成功了并为符合了当时天下大部份人的意愿,他们就是对的。但徐敬业是个民间人身造反就是真造反,那些高官大臣和皇室子弟造反则是反乱归正。因此我觉得你说徐敬业不懂他祖父的处世之道并败坏了祖上的无上功德有失偏颇。反之,还可以觉得他也想像他祖父一样为民为国为正统一展才能的心。但是他造反的时段,还是武则天当权的颠峰时段,并且他造反在扬州,远离行政中心,随便拉起来的十几万人马看似声势浩大,但有几个真正能打?而大唐当时还有李世民时代留下来的老功臣和忠臣后代一大堆,兵多将广。徐敬业就算比他祖父能干百倍,也很难一起步,站未稳时,就能带兵从扬州直接长途跋涉打到洛阳长安,那相当于鸡蛋碰石头的难度,这个时候可能是先稳住根基,找到那两个被废的太子王子当旗帜或当傀儡也都是好方案。那么他无论是为已谋权还是为国护盘,先固守扬州根据地都是可以理解吧,但也正因为根基不稳,实力不足,很快被武则天的天子之怒召唤来大唐根基雄厚的兵马,在几员能力也不俗的大将率领下围剿而来,徐敬业不失败才怪了,偏偏手下还出了个叛徒背后捅他一刀砍下他的脑袋去交功了。最终结果他失败了,他的事迹就被当成和他的祖父形成极大的反差,一个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一个企图弄跨大唐,功德在薄是正,原因如何无妨。
    身在白云外:@六月桂圆 据《资治通鉴》记载,徐敬业假已故太子李贤之名起兵以后,如果是兵发洛阳且以匡复为念,纵然失败,也有忠义之名,可他只是想占金陵,认为那里有王气,这就不是叛武,而是叛唐了。您觉得呢?
  • 乐道_a525:李勣也是我关注的初唐名将中的一位除了李靖就属他了,这两位你都写入了文章,李靖自不用说用兵如神夜袭阴山,李勣则不但有将兵之才居然拿下高丽这块隋炀帝唐太宗做梦都想夺取的土地,他们付出惨痛代价却无功而返。李勣却还有执政才能懂得审时度势立数朝而不倒,只是他的儿孙们没有学到一招半式实在可惜
    乐道_a525:@乐道_a525 闲谈更见功力
    身在白云外:@乐道_a525 本来李勣也是我的《名将传奇》系列中的一位,我只是换了一个表述方式,就从处世情商这方面入手闲谈开来。
    身在白云外:@乐道_a525 是阿,他的后代仅留了一支。
  • 口耳:确实是传奇的人生!
    身在白云外:@口耳 是啊,其实这也算《名将传奇》,我只是换了一个表述方式。☕☕
  • 旅人318:这个牛,不依不附做自己难啊!
    身在白云外:@旅人318 是啊,所以一些深陷党争者也有许多的无奈。
  • 渴死之水:一个江洋大盗,能有这样的历史地位,也是福报啊。
    渴死之水:@渴死之水 恶少年,成长为国家栋梁,传奇。
    身在白云外:@渴死之水 是啊,他自己都说自己是一步一步地从一个问题少年(其实就是犯罪分子)成长成了国之大将。
  • 精进的医生:“李勣这个人有个特点,他从不依付于任何政治集团,不管是如日中天的关陇集团,还是后来争皇位的李治、李承乾、李泰各自的小团体,李勣谁也不帮。就算是李世民本人谋划的玄武门之变,李勣也不参与。”这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精进的医生:@身在白云外 是啊!名声、地位还是没有性命重要啊!
    身在白云外:@精进的医生 是啊,说起来秦琼也和他一样。这样,二人虽名列凌烟阁末席,但,可保平安。
  • tian先森_bb76:站队是门艺术
    tian先森_bb76:@身在白云外 那是肯定的,跑路的资本都增加很多
    身在白云外:@tian先森_bb76 城头王旗经常换,谁知道哪片云有雨呢?还是多有些本事的保险。
  • 世界历史六千年::blush:
    身在白云外:@醉卧天空 午安。☕☕

本文标题:李勣:处世比打仗累多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yl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