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这大概是关于我上大学那几年的故事。
当然也不一定都是真的。
因为美好的事情不会都集中发生在那几年,也不会都集中在我们身边,能够写出来的作品,必然是多了很多戏剧性,而少了很多遗憾。
那么为啥还要叫做“从前故事”呢,取个诸如《我的奋斗》《中国合伙人》之类熠熠生辉的名字不是更好?这是基于一个简单的原理:当你要赞美一个美女,你就千万别用漂亮两个字,同样当你要讲一个美好的故事,你也千万别用美好两个字。
所以,这篇文章的名称我更倾向于叫——
《想哪写哪的意淫》
1
2007年,我终于上大学了。
这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在此之前我读了两个高三。
第一年,我的分只是刚够本地的重点大学。
所以就复读了。
然后第二年,我的分终于不够了那所大学。
2
我的三个志愿,包括第二志愿的两个平行志愿,分别填了离家最远的四个角落。
除非落榜,我打算再也不要回到这个家了。
然后我被录取了。
学校在长江的入海口,而我家在长江的差不多源头。再往上就不叫长江了,叫金沙江。上小学那会儿听说了这个说法,我寻思着一河的金沙不能说没就没了,天天放学就蹲在江边淘金,直到被我爹逮住了,回家吊起来打了一晚上。
那天以后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一是古人说“泥沙俱下”,古人真睿智。
二是我得走,越远越好,不然迟早被打死。
3
大学的时光很慢很无聊。
尤其是五月之后。
学校里有个理发店,每逢国家法定节日就打折,一块钱理一个平头。
春天是我最精神的季节,因为有三八节、清明节、劳动节和端午节,之后就要度过一段野人般的日子了,因为下一个节日是国庆节。
我为啥一定要打折才理发?
因为穷。
因为私自改了志愿,上大学的第一天,我就和我的生活费绝交了。
这个地方的物价又比较贵,日子不好过,学校门口的小贩都无比奸诈,菜粥都要卖三块五,让我每次都得咬咬牙,用结构力学知识把免费的咸菜在碗口堆出天际。
直到几个月后,小贩才反应过来,用一块小黑板放在面前,上书:
咸菜一块五。
从此以后,我的午餐费就从三块五降成一块五了。
4
大学一开始的记忆,除了咸,就是饥饿。
三块五是什么概念?
就是一天三顿的话,我每天都得欠下五毛钱。
那个时候唯一的收入是给每天中午的校园广播供稿,聊聊音乐、旅游和狗血的爱情。
一篇十块。
于是关于周杰伦我写了半个月,那是我成稿最快的半个月,毕竟想到饭特稀,我就特别有体会。
后来又写了几期无印良品,写到学校隔壁的无印良品店来找到我,想搞搞联动,就是在节目里植入纯净水广告之类的。被我拒绝了。
然后他们找到了校园电台的主持人,于是整整半个月,“诶,小p你知道吗?无印良品不止歌唱得好,纯净水也很好喝哦!”的硬广传遍了学校每个角落。人们纷纷鄙视着撰稿人,然后转身拐进无印良品店买了一瓶纯净水。
后来我就写爱情了。
因为我发现生活本来就挺狗血的。
生活就像小时候在河里游泳,很多时候即使你不动,潮水也会推着你动。
直到泥沙俱下。
这句话是以前的我写的,换作现在,我会写:生活就像两个人睡觉——
5
我不在乎钱,钱有很多东西都买不到。
一定得用q币和钻石。
我想让自己的生活更纯粹一点。
因为我写作,目标是和马尔克斯一样伟大,而不是和郭敬明一样有钱。
我相信漫长的一生中总会遇上一些有趣的灵魂和真挚的爱情,而我要留住纯粹的自己,当这些来临的时候,我还可以歌颂它们。
这件事我笃信了很多年。
很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我真的会遇上那些不要车不要房,不看长相也不看工作的漂亮女人。
尽管我如此感动。
但是二百块钱还是要给的。
6
新的一天,从饿醒开始。
我舔了舔嘴唇,发现了满嘴的棉絮。
突然发现牙被磕掉了一块。
但遗憾的是,究竟梦到了什么好吃的却想不起来了。
老卞说,每次饥饿的时候他的一部分记忆就消失了。
我问是哪一部分?
关于没钱的那部分。他说。
而我不行。
我才不是那种逃避现实的卢瑟。
于是我跑去学校机房,下了个《大富翁4》。
7
老卞是谁?
老卞是一个二逼青年。
这么说来似乎也不太贴切。
有人说:世上最容易拉近人和人之间距离的,是貌若天仙的女人,和其貌不扬的男人。
说起来,老卞大概就是后者。
老卞的长相,属于大众得很带感的一种,怎么说呢?
他长了一张许三多、许三观和许巍混合的脸,褶子多得跟滚过的床单似的,此人又好穿一身磨到发白的皮衣,打扮得跟个村干部一样。有次我和他去一家网吧,老板顿时慌了,赶忙跟他解释说:“领导,咱这里绝对没有未成年人!”
不过这是后话了。
8
认识老卞是在某个午后,我去广播社交稿,发现有个老男人正在拉着宣传部长的手,一副慰问灾区的表情。
部长,你就放心交给我来做吧!
虽然不知道是啥不过部长一脸不乐意:总感觉你小子不大靠谱。
那是,都写在褶子里了。
可我能给咱们带来效益啊,您忘了上次无印良品的事……
呵,让我背锅的原来是你这老小子。
我干咳了一声。
到底是干部,才思就是敏捷。部长马上换成了拒绝红包的表情:闭嘴!什么效益,那是推广!卞有鸣我警告你,再有那些要不得的思想,我就……
我挺有兴趣听听他一个学生部长能怎样,不过可惜的是我没等到结果。
部长您消气,啊哈哈……这个被叫做卞有鸣的男人堆了一脸讪笑。
哼!部长用一个鼻孔出了口气,然后转过脸对我说:长空啊!那是我的笔名。和你商量个事儿。这个人是老卞。他指了指老男人。他是给咱们搞策划的,我考虑了一下,今后广播社的工作就交给你俩负责了,今后好好配合吧。
按我的脾气,我肯定会说,免了,我就一写稿子的人,不想掺合这些事情。
然后我按着空空如也的钱包,耐着性子说好。
此刻老卞已经将他那张谄笑的脸转过来对准了我:哎呀,长空兄弟,真是久仰大名了,今后就请多指教了。
我心里想着,离我远点。
我嘴上说着,一定一定。
我还有点事儿,你们慢慢聊。部长把麻烦扔给了我。
那个时候我还没料到,这个麻烦会萦绕我之后的整个大学时代,我们之间会发生如此多的事情,直到进入百无聊赖的中年,依然历历在目。
让我无比确信:所谓朋友就是,你一边骂着,一边怀念的人。
9
稿费被掰成了两半。
十块都能掰开,书生果然百无一用。
老卞却很欢喜。
他说,凡事要两面的看。
我把五块钱正过来反过去的看。
“你看见了什么?”
来自主席的微笑。我说。
是机遇呀机遇!
老卞的想法是,从此广播社就是咱俩的了。他的语气里有一种篡夺天下的霸气。他要把广播社作为据点,打造成我们的工作室。
他说,我是天才写手,而他超会忽悠,正是开工作室的最佳组合。不得不说,他把我俩的定位总结得很到位。我这种早晚要写出本名著而又没有理财能力的人,也是该找个经纪人。
于是我便答应了。
只是那个时候我还不是很能理解,这和接下广播社有什么关系,随便找个自习室不一样吗?
后来我才明白,接活的时候,他一直打着学院宣传部的旗号。
人才。
10
把广播社的一角隔离出来,工作室就这么成立了。麻雀虽小,五毒俱全。
老卞表示,揽活儿的工作就交给他了,让我等着,我们马上就能过上与众不同的生活。为了表示决心,他决定像鲁迅一样,在桌上刻下座右铭。
老卞拿出笔来写下一个“默”字,刚想夸他境界不错,他又写了一个“默”字。
老卞,专业点,那叫陌陌。
老卞说,别埋汰人,别看他这样,他也是有文化的。
黄世仁家花满蹊,钱多事少押金低。
他最后在椅子上这么写到。
好诗,我说。我刮目相看了。
老卞说,你等着,让我带领你走上人生巅峰。
11
老卞为我们工作室揽到的第一个活儿是。发传单。
旁友,这边新开了家傣妹了解一下?
老卞发得特别卖力,他对着每一个路人笑魇如花,这种笑容与他满脸的褶子产生了神奇的化学效应,让路过他跟前的每个人都产生了一种从变态杀人狂手下劫后余生的庆幸,于是纷纷顺从的接下了传单。
我早说了,论忽悠人,没人比得过我。老卞一脸得意。说着他把我手里的传单拿了过去。
那天我们一人赚了30。准确的说是老卞凭着一己之力给我们赚了60。反正我是一张也没发出去。
我俩吃了顿傣妹庆祝,那是我几个月以来的第一顿饱饭,我一直从基督感谢到了大吃大喝观世音菩萨。
感谢老卞赐予我们食物。阿门。
老卞一副大方的表情:你别光顾着吃菜,多吃点饭。
不然钱该不够了。
12
直到一个月以后,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的工作室还没有名字。
老卞征求我的意见,我说干脆就叫“我们”,反正你给别人介绍的时候也说“我们工作室”。省事儿。
老卞摇摇头,他说他的工作室里一定要有一个“卞”字,这是他给自己的约定,将来开了公司,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也是如此。
他把另一个字的权利给了我。
我说那就叫卞民工作室吧,顺口。
后来我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错误的决定。每每有人拿着皮搋子找到我们,他们总是不依不饶的指着那该死的名字说:你们不是便民服务吗?为什么不给通厕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