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007不写就出局分享者。
从破窗效应中看小问题产生的影响

从破窗效应中看小问题产生的影响

作者: Sencer | 来源:发表于2023-07-22 17:23 被阅读0次

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对一些小问题熟视无睹,以至于,出现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情况。比如说破窗效应这个概念,破窗效应指的是一扇窗户的玻璃,如果出现破损的情况不及时修复,很有可能其他的玻璃也会被破坏。

对于这一现象有一个经典的案例,一些试验人员在闹市区放了一辆崭新的车,放了一个月无人问津。这些试验人员把车放到另一个稍微偏僻的地方,并且把车身搞的很脏。车子放在那里一个星期,开始的时候是车的玻璃被打破,然后是其他的玻璃逐一被打破,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是车子里的内饰被损坏,一个月之后,车子只剩下一个空壳。

从这个试验中可以看到,破窗效应产生的影响,车身上的一些污渍看起来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处理好,就会逐渐变成一些大问题。当路过的人看到一辆崭新的车,会认为这是一辆有主人的车子。反之亦然,车身上的那些污渍如果没有处理干净,时间一长,就会被人视为无主的车子。

有主人的车主与无主人的车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主人的车子是不容易受到来自外力的伤害,那些无主人的车子是很容易受到外力的伤害。这个实验就很好地证明了破窗效应,进一步的来看,有这样一个案例,美国的纽约一度是一个犯罪频发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地铁站的通道,更是犯罪事发的集中地。

纽约的很多任警察局长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使得犯罪率下降。一位新上任的局长在咨询了一些心理分析师之后,从一些小事入手。他首先把纽约地铁的那些涂鸦给清除,然后把市容市貌进行了大清理,使得整座城市焕然一新。经过清理之后的纽约,犯罪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一些脏乱差的领域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过清理之后,脏乱差的情况获得了改变,一些人的行为亦跟着发生了改变。现实生活中亦是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个整日不修边幅的人,其行为特点往往会表现出来散漫的状态。一个对外表都非常注意的人,其行为特质亦是比较严谨。

某个层面上来看,现实生活中的破窗效应可谓比比皆是,比如说爱情、友情、同事之间的关系、父子、母女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等。在诸多的关系中,一些裂痕如果不能够及时的修复,很大程度上会成为破窗效应,进而演化出来更大的问题,直至无法收拾。

人是关系的产物,不管是什么样的关系,身处其中的人如果能够很好地处理,在很大概率都会受益于那些关系产生的能量。反之亦然,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能很好的处理那些复杂的关系。乃至于,在一次次的裂痕中被撕裂,最终成为复杂关系的牺牲品。

事实上,很多时候的破窗效应,最初的时候如果能够及时的修复,是可以避免事情向着更难处理的方向演化。所谓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就是这个道理。之所以会出现一些无法挽回的局面,大概率上是因为对一些小问题的无视,以至于,在无视中酝酿出来了更多的问题,随着问题的逐渐增多,最终到了无法挽回的局面。

当然,很多时候的事情并不像文中所讲的这样笼统,一些事情的复杂程度可能超出人们的想象。所以,在面对一些出现的问题,应该学会从多个角度来看问题的形成原因,在及时的发现问题的背后,是如何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

破窗效应可能会是从一条裂痕开始,逐渐地向外扩散,进而形成一个像黑洞一样的事物。事实上,破窗效应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可能出现,小到一个习惯的养成,大到一个性格的养成,也可以说,在平时的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够看到一些破窗效应的痕迹。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在心里觉得这实在是有一点危言耸听。其实,看一下那些较为普遍的现象,就会发现有很多的破窗效应就在每时每刻发生,比如说父母对子女的谩骂的习以为常,一个人在对公共设施的损坏的时候无人制止,为了哄孩子而随口说出来一些条件事后否认等等。

这些事情可谓司空见惯,笔者也会有一些这样的行为,那些看似司空见惯的行为背后是人的一种意识在起主导作用。是什么样的意识呢?是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是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躲事的心态,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意识。

这些内容写出来之后,是不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那些看似是小问题的事情,如果顺其自然的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子?大概率上是会伤害到一些人,一些受到伤害的人会变的自责或带有恨意,这样的一种心态如果长期的存在,在遇到压力的时候就会以病态的情况出现。

再举一个更现实的例子,比如说飞线充电的情况,很多的地方三令五申,仍然屡禁不止。有很多因为充电导致的火灾事故可谓是惨重无比。即便是那些防火的宣传随处可见,但是,一些事故隐患仍然存在。

反观一下,当有人对那些飞线充电的人进行规劝和制止的时候,常常会遭遇到对方的蔑视和讥讽。这样的一种反馈,正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如果是一个有羞耻感的人受到别人的规劝,大概率上是会改正的。那些没有羞耻感的人,不仅会觉得别人的规劝是一种多事的行为,而且还会觉得那些规劝对自己是一种羞辱。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才会有了那些强烈的抵触,甚至于不惜用暴力的手段。这里谈到的羞耻感就是一种明显的破窗效应的体现,人的羞耻感就是在那种无所谓的心态中给淡化,慢慢地也就习惯了一些以前讨厌的行为。破窗效应无处不在,稍不留意,就会进入到一种破窗效应的模式,且行且思,在反思中看到一些破窗效应,进而降低出现破窗效应的概率,从而提高处理事情的智慧。

相关文章

  • 你需懂的职场心理学--破窗效应和鲶鱼效应

    ▎破窗效应:职场中及时处理第一扇破窗以免破窗效应引发严重后果 破窗效应即是当你不注意的时候,第一扇窗子被打破未...

  • “破窗心理效应”---千里之堤、溃于蚁泬

    今天看书,发现“破窗理论”,因孤陋寡闻,就在百娘哪里问了一下。 “破窗理论”又叫破窗心理效应或破窗效应,由美国政治...

  • “破窗效应”对人生的影响

    一场疫情,让我们大多数时间被困在家里。 有的人在闲暇之际立flag、做计划,一股气列出十来个目标,比如今年要读50...

  • 读破窗效应有感

    读破窗效应有感 ———2018.1.6 什么是破窗效应? 此理论认为...

  • 中原焦点团队分享第888天

    破窗效应是什么意思 破窗效应是什么意思 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 破窗效应

    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假如一幢好的房子,一个窗户有一个破洞,如果一...

  • 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

  • 破窗效应

    晨跑完后让我感到一种成就感,虽然减肥是自愿的,但今天的跑步任务完成让我很欣慰,吃过早饭不由得想回寝室看书,早晨的寝...

  • 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 破窗效应

    那道窗子上的一块玻璃 不知道被哪个调皮的孩子 用石块击碎了 石块还放在窗台上 不久,又有一块玻璃被击碎了 窗台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破窗效应中看小问题产生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bx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