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哲思散文
舅舅的回忆录-----------我家七十年主题征文

舅舅的回忆录-----------我家七十年主题征文

作者: 黄磊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23:21 被阅读95次

    舅舅的回忆录-----------我家七十年主题征文

    作者|黄磊

    舅舅的回忆录-----------我家七十年主题征文

        前不久收到了南京老舅寄来的个人回忆录,一下子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故乡,那个长江边上的小乡村,如历史画卷中的一朵浪花,沾着点滴思念的碎沫,涌潮般向脑海袭来。老家在江苏靖江十三圩村,一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庄。村子虽然不大且算不上富裕,然而据老一辈的人说风水不错,坐北朝南排列的村庄前一条清澈的小河环绕,通向长江的支流夏仕港-------当年陈毅元帅曾经为之题词“跨上时代的骏马,勇往直前,奔向社会主义”。沿河的岸边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每到春天家家户户门前开遍了金灿灿的油菜花。要说我家七十年的变化,还得从我那儒雅敦厚的老舅、我姨妈和我妈三兄妹家说起吧。

        解放前我外公是佃农,租借了三亩地养家糊口,每天起早贪黑,和我外婆勉力抚养着我舅舅、姨妈、我妈三个子女,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过着饥肠辘辘的苦日子。根据老舅的回忆,农闲季节外公还要推着独轮车接送客人或货物,贴补些家用。外公特别节约,常说“一粒米,要付出九斤四两力,粒粒都珍贵”。我舅是家里的独子,加上天资聪慧,又爱读书,深得父母宠爱,外婆总是把稀得可以照见面容的米汤沿着锅边撇一圈,这样便可捞出一碗稠些的米汤,给我舅“开小灶”,而这时候两个年幼的妹妹照例是眼巴巴的看着,流出羡慕的口水。虽然舅舅在私塾里读书甚好,却仍由于家贫和战乱辍学了。直到解放后,穷孩子们终于有机会念书了,舅舅勤奋加努力,竟然一鼓足气考上了名牌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那是从穷乡村里飞出去的第一个金凤凰。而我姨妈和我妈为了支持哥哥完成学业,不得不先后辍学,只念到了初中。

        舅舅大学毕业后从事的是地质专业,分配到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那时正是文革时期,一到单位就参加了“四清”运动,也就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每天就是到公社去劳动。据舅舅回忆,有一天晚上坐在炕头开社员会议,他全身发痒,不停的挠脖、抓颈,乡亲们见状捂嘴偷笑,一问才知原来身上长了当地特有的白虱子。舅舅记挂着含辛茹苦的父母和牺牲了自己远大前程的妹妹们,总是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出一点点工资寄回家里。

      舅舅娶了出生在陕西榆林、毕业于北大、美丽且才华横溢的舅妈,在家乡也曾传为佳话。而我妈也遇上了解放后如皋黄市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我爸。一时间,老家人说起这一大家子,总是啧啧称奇,说是侯家门的祖坟好,出了文曲星。舅舅家生了两个天仙一般的女儿,以至于我爷爷常不无遗憾的念叨:“要是在古代,我孙子就可以娶个漂亮的表姐喽。”姨妈家和我家则一律的两个男孩,我大姨哥打小就是孩子王,有一年暑假大表姐从南京回老家玩,几个熊孩子欺负她,大姨哥上去就是一顿饱揍。直到多年后,我们都过了不惑之年的时候,家庭聚会时大表姐还对当年的事记得清清楚楚。

      舅舅后来成为了江苏省地震局的领导,可是他为官清廉,又不懂社会上那套风气,以至被家人称为“书呆子”。上世纪90年代,我考上了南京大学,当时也是喜事一桩。后来大学毕业分配时,我妈想让老舅帮忙留在南京,本以为舅舅是个厅官,还不是小菜一碟。可是后来舅舅居然找不到“路数”,毕业后我分配到杭州一家效益一般的企业,从此聚少离多,也算是憾事了。

      转眼到了2019年,舅舅已过耄耋之年,老人家退休后不忘发挥余热,当了几届的省政协委员,继续为民生献计献策。两个表姐一位做了公务员,一位远渡重洋成了哈佛的助教。每年的清明几家人总是尽量回老家祭祖,结束了一起在靖江城里姨妈家聚餐。大姨哥也是公务员,舅舅总是会唠叨,“一定不要忘记初心啊,做人不能贪!”而对我这个创业路上的苦行僧,他却云淡风轻般勉励,“没有过不去的坎,困难总会过去的!”看到他苍老的面容,听着那熟悉的乡音,我的心软了........

    2019/8/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舅舅的回忆录-----------我家七十年主题征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jq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