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公元400年-500年
公元5世纪的世界,各种宗教思想已经开始更广泛地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决定王朝的兴衰,背后则是战火中的人们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祈盼。当佛教全面传入东亚中国,并与本土道教发生激烈冲突,基督教则在欧洲发展成为一股全新的政治势力,在协助法兰克人建立“上帝之国”后,直接将欧洲拖入中世纪千余年的黑暗。
南北派佛教发展
公元64年,汉明帝因“梦感”,派人西行求佛法,得西域二僧,公元68年于洛阳修建了我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享我国佛教的“祖庭”之隆誉,翻译了我国第一部佛经《四十二章经》。其后,中亚僧人纷至,翻译了大量经典,大小乘佛教同时传入我国。魏晋之后,部分北方高僧南下弘法。公元247年,康僧会成为自南(越南)向北弘法的首位僧人,孙权为其在南京建造了江南第一座佛寺——建初寺(今大报恩寺前身),《六度集经》成为其代表译著。西晋末年,北方五胡乱华,佛教发展逐渐分成南北两个大流派。
鸠摩罗什北派的传播功绩首推佛图澄(公元232-348年)。传其曾以神通感化残暴嗜杀的后赵石勒,因而使佛法得以在华北广泛流行,建寺900余座,收门徒万余人。其徒道安(公元312-385年)后成为北方佛教领袖,不但制定了译经原则,为众多佛经撰注作序、创编目录,还制订寺院清规和僧尼轨范,统一沙门“释”姓。其创立的“本无宗”为慧远大师所承袭,并传至南方。其徒竺法雅则擅长“格义佛教”,用老庄等中国本土思想注解佛经,对南方佛教亦有很大影响。西域僧人鸠摩罗什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佛教,是经、律、论三藏法师第一人;公元401年,到达后秦时的长安城,广收门徒,系统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被誉为中国四大翻译家之首。以其译著为基础,三论、四论、成实等佛教各派兴起,鸠摩罗什也因此有佛教八宗之祖之盛誉。
法显南派因“衣冠南渡”之故,受北方影响较大,但又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且与上层士大夫联系紧密,融入了大量的玄学思想。与道安大师同时代的支道林精通般若经,著有《圣不辩知论》、《即色游玄论》等,创般若学的所谓“关内即色义”,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主张即色本空。公元379年,曾师从北方道安的惠远(公元334-416年) 率数十弟子南下以避战乱,在庐山创立东林寺道场,后成为南方佛学领袖。曾迎佛驮跋陀罗、僧伽提婆等天竺高僧入庐山译经,开启南方译经风潮。其所著《沙门不敬王者论》,明确了“出家法”与“在家法”的不同,化解了当时佛教与中国礼法的扞格;又创立主张禅净共修的白莲社,成为净土宗开山祖师。与东林寺齐名的南京到场寺,同为南方佛教中心,亦为诸多大师驻锡译经之所。公元399年,到场寺僧人法显从今西安出发前往印度求学佛法,游历30余国,后于公元412年经海路从今青岛回国;次年回到到场寺,翻译了大量印度佛教经典。他撰写的《历游天竺记传》现已成为研究南亚历史的重要史料。
南北朝时期,北南佛教学派林立,学风鼎盛,思潮自由,直至鸠摩罗什、僧肇等师徒的导正,终於形成中国佛教正统的风格。
北天师道南北天师道的创立
公元184年,道教的北方原始分支——太平道在领导黄巾起义失败后彻底消亡。公元215年,曹操在收降张鲁夺取汉中后,把道教的南方原始分支——五斗米道的大批信众北迁至长安、洛阳和邺城一带,后逐渐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衣冠南渡”后,琅琊王氏等大批道教世家随东晋迁居江南,道教也因之分为南北两派发展,但长期处于分散状态,直到在北魏和南朝宋的支持下,寇谦之和陆修静等分别创立北南天师道两大派别。
北派道教的创始人寇谦之(公元365-448年)为追随张鲁北迁的汉中大族之后,自幼酷爱法术,后追随胶东异人成公兴在嵩山修道三十年,公元415年自称得太上老君亲授真经,开始“天师”身份传教。寇谦之对“三张”(指张陵、张衡、张鲁)的“天师道”进行了改革,去除虚假法术、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建立了新的教义、教规,使道教后得以与佛教并列。公元424年,蒙白马公崔浩推荐,寇谦之得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赏识。公元425年,寇谦之因力主北魏西伐大夏并大获全胜,被太武帝封为天师,在今山西大同正式创立“北天师道”。公元440年,太武帝改元“太平真君”,“建道坛,亲受符录”。以后的北魏皇帝皆例行不辍。公元445年,道教在“佛道之争”中获胜,太武帝灭佛。四年后,寇谦之去世,北天师道后继无人。
南天师道南派道教在公元399年曾参与“孙恩起义”,参加者数十万众,历时13年,纵横千里,加速了东晋王朝的灭亡。其后,世家大族出身的陆修静、陶弘景也对南派天师道进行了改革。陆修静(406~477)为今浙江吴兴人,知识渊博、尤喜道术,遍游名山胜地,声名远播;曾多次南朝宋的皇帝请入宫中说法。公元461年,陆修静在庐山营造简寂观,改革并创立“南天师道”,主张儒、佛、道三教合流,认为设斋坛、祈神是求道之本,然后复以礼拜,课以诵经,即能成道。为此,他建立了道民按功德逐级晋升的制度,完善了斋戒礼仪规范。他还将所得之道教经典进行了考证和分类,编著了《灵宝经目》。他创造的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为后世历代所沿用。但相对于北派寇谦之的显赫于当世,陆修静死后的地位和荣耀更高。南派天师道经其高徒孙游岳和再传弟子陶弘景传播,衍生出著名的茅山道派,兴盛于唐代。北宋徽宗加封其为“丹元真人”。之后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更是立碑撰记,赋诗题咏,赞誉有加。
总之,在北南两派天师道的共同努力下,道教思想最终融入中国人的血液,至今影响着国人的日常生活。
三教合一相争相和的佛与道
佛教和道教在公元5世纪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并延续至今,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需要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方面是由于连年的战争,迫使人们希望从虚无的宗教中寻找精神寄托。但是为了争取同一个统治者的支持,为了争取更多的信众,这两大宗教在发展初期难免会发生冲突。在这过程中,统治者的好恶往往成为胜败的决定因素,且由于各自同时存在的南北分支,而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特征。
在北方,“佛道之争”通常十分剧烈。其中,对佛教的打压,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灭佛”之说。最早的一次发生在公元446年。尊崇道教的太武帝拓跋焘先是因僧尼不守清规、伤风败俗而下令禁止僧俗来往。后在镇压关中“盖吴起义”的过程中,发现寺庙中私藏有武器,于是下令诛杀僧人,毁佛像,禁民信佛。一时,北魏佛教受到摧毁性打击而衰败。但是,崇信佛教的太子拓跋濬却暗中保护,更在公元452年登基后迅速恢复了佛教,并于公元460年下令建造云冈石窟。公元493年,北魏迁都洛阳,并开凿龙门石窟。此后,佛教虽又经历了几次残酷打击,但“阿弥陀佛”不但延续到了今天,而且声望远超道教。而北方的道教不仅只是兴盛于寇谦之一人之时,更在公元555年的“道佛之争”败北,被北齐文宣帝下令废除。之后,人们对道教的了解多来自于全真教一派。丘处机感化成吉思汗算是北方道教最大的骄傲了。
在南方,“佛道之争”则主要以争论为主,焦点主要集中在中国人应当信自己的道教,还是应当信外来的佛教。公元467,道士顾欢首著“夷夏论”,僧人明僧绍和慧通则分别著“正二教论”和“驳顾道士夷夏论”反击。世人张融则著“门律”和稀泥,主张道佛一致,但道教居首位。南北统一后,中国历届王朝都曾直接卷入“佛道之争”,甚至召集僧道于宫殿之上辨经斗法,但因逐渐相互吸收而难分伯仲。只是由于佛寺兼具普渡众生的责任而多显于大城,道观则因道士偏爱自身的清修而多隐于名山。
至于在民间,儒释(佛)道三教早已界限清晰,三教圣人往往共聚一堂,民众各区所需,皆大欢喜。
相对于公元5世纪东亚中国佛教和道教的蓬勃发展,基督教也在曲折中悄然进行着历史性转变,从耶稣、到圣父圣子圣灵、到上帝之城,一个硕大的黑影开始笼罩西欧。
耶稣蒙难是谁创造了耶稣
犹太教成型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公元66至135年间,犹太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反抗罗马人的起义,但均遭到残酷镇压、被迫流散各地。在这过程中,犹太教也发生了一些变革,衍生出一些分支。其中之一的基督教,一方面全盘继承了犹太教的《圣经》,将其称为《旧约》;一方面又创造出耶稣这一救世主形象和众多神话传说,编纂出一部新的经典《新约》(公元2世纪),并因此最终与犹太教分离。然而,关于耶稣是否真有其人一直争论不休,因为在其所谓的年代并没有任何有关其生平的记载。于是乎,吴于瑾、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中使用了这样的提法:“与其说是耶稣创立了基督教,不如说基督教创造了耶稣。”由于打破了民族和国家的限制,能够给受压迫的人以升入天国的希望,给富人提供了忏悔洗刷罪恶感的机会,因此基督教在诞生不久便迅速传播,直至成为世界性宗教。
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和圣灵
虽然初期曾遭到罗马执政者的残酷打压,但到了公元3世纪末,基督教徒已发展至600余万,在罗马境内建造了1800多座教堂。公元313年,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为争取基督徒的支持,君士坦丁一世和李基尼乌斯联合发布了“米兰赦令”,正式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但此时,基督教内部各派别的之间在教义和组织上的争端却愈演愈烈,其中尤以关于“圣父圣子圣灵”的争议为最。一派学者认为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同性同体;一派则否认基督的神性,主张教徒安于清贫,反对教会上层享有特权和聚敛钱财。在这种情况下,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3年召集318名主教,举办了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结集——第一次尼西亚会议,制定了“尼西亚信条”,确认基督与圣父圣灵同体,把三位一体派树立为正统。反对派则被开除教籍,予以放逐。此后,在罗马皇帝的庇护和控制下,基督教开始具备统一的教义和组织。因此,这次大会也成为原始基督教正式形成的标志。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翌年以异教徒活动为由宣布废止古奥运会。
奥古斯丁著“上帝之城“”上帝之城的意义
如果说,第一次尼西亚会议之后,基督教还只是得到了统治阶层的认可和庇护,那么随着日耳曼族群的入侵,以及罗马城的一次次陷落和皇帝权威的一次次扫地,基督教开始不再满足于屈从者的角色,众多基督教士萌生了谋求更高地位和更大权力的想法,并为之进行了大量思想铺垫。圣•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生于北非,年少时生活放纵,公元387年在米兰接受洗礼,后回到北非传教,晚年目睹了汪达尔人的入侵,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和《上帝之城》等大量著作。在《上帝之城》中,首先,他认为“上帝之国”同时存在着“天上之城”和“地上之城”,天上之城即天国,那里只收留上帝的选民,没有人会遭受苦难;地上之城是上帝为惩罚人类建立的,那里人性败坏,充满痛苦和罪恶。这一提法,目的无疑是想让天国成为所有人的向往,吸引人们对上帝的崇拜。其次,他认为教会是天上之城在尘世间的体现,罗马帝国则是地上之城在尘世间的体现。生活在人世间的基督徒必须同时服从于这两种秩序,既要服从帝国的法律,又要热爱天国,其责任至死才可以解脱。以此,他不但论证了教会和罗马帝国存在的合理性,而且要求所有基督徒必须服从于两者的统治,也自然得到了两者的认可。第三,他提出,由于地上之城是人类原罪的结果、是依照神的意志建立起来的,所以世俗国家就必须服从于教会。他的这一思想对于教会无疑有着重大现实利益,因此立即成为教会谋求独立直至凌驾于世俗王权力上的理论根据,使教会仿照君主模式建立教皇制度成为可能。
克洛维洗礼第一个上帝之国
可以想见,奥古斯丁关于教会与世俗王权的观点,在罗马强盛时必然会遭到残酷打压,但历史为《上帝之城》提供了实践机遇。在匈奴人和日耳曼族群的轮番攻击下,公元5世纪初的西罗马帝国,政治统治已经崩溃,影响范围只剩下首都拉文那周边很小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古代罗马帝国国教的基督教,依靠遍及各地的教堂逐渐成为社会秩序的代表。而基督教士作为唯一受过教育的阶层,也成为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与卫护者。所有这些,对于还处于原始状态的日耳曼族群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当匈奴人昙花一现后,日耳曼各族群已经事实上瓜分了西罗马帝国的领地,迫切希望建立各自的政权。而基督教,无论是根本教义,还是组织机构,还是教士手中掌握的知识和法律,都是落后的日耳曼人所急需的。所以,基督教很快为日耳曼人所接受,并成为其统治的工具。当然,这一选择是要付出代价的。公元496年,日耳曼法兰克部落首领克洛维,率领手下数千士兵集体皈依基督教,并依靠基督教的力量在日耳曼各族群间的争斗中占得先机,最终建立了西欧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法兰克王国,成为欧洲文明新的领航者。但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最终一步步将欧洲引入中世纪的黑暗,将昔日文明的光亮逐一抹杀,只留下教堂内摇曳的烛光,以至于人们不得不在近千年之后高举“文艺复兴”的火炬,寻找失落的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