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恶是什么恶?

作者: 素手调羹 | 来源:发表于2018-10-06 11:27 被阅读30次

    公元前718年(隐公五年),郑国请求和陈国建立两国友好关系,陈桓公毫不犹豫拒绝了。

    公元前717年(隐公六年),郑国攻打陈国,大获全胜,陈国损失惨重。

    对这件事,《左传》评价道:做善事的机会不能丢弃,做恶事的机会不能放任,陈桓公长恶不悛,这是自取其祸,后面即使想补救,也来不及了。

    长恶不悛,后来转化为怙恶不悛,指的是人坚持错误,不肯改过。

    就因为求和不许,陈桓公就得到如此严苛的评价,是不是太不公正了呢?古时候的善恶,到底是如何评价的呢?

    -01-

    我们先来看看事情的背景和详细经过。

    这次事件中,还有一个配角——郑庄公。

    我们知道,郑庄公是一个野心勃勃、宏图大志的政治人物,他不甘心安安分分做个诸侯,一会儿偷割王室麦子,一会儿利用周王室卿士的身份,假传王命攻打宋国,甚至在繻葛之战中射中周桓王肩膀,差点射死周王,最后还以诸侯身份和周王室交换人质。

    多次挑衅王室权威,礼崩乐坏便是由他开启的。

    但郑庄公也是个很有政治才能、军事才能的君主,迫于郑国的实力,诸侯们不得不屈服。但对郑国是畏威而不怀德,心里对他还是很不满意的。

    就在郑庄公和周桓王僵持不下的时候,宋国联合陈、蔡、鲁、卫,五国联军攻打郑国(导火线是卫州吁得位不正,企图用战争的方式转移国内注意力,怂恿宋国挑头,攻打郑国)。

    郑国当然容不得诸侯们的挑衅,于是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先攻打卫国,再攻打宋国。他采取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在和宋、卫缠斗的同时,则派人去安抚鲁国和陈国,希望和两国建立友好关系。

    陈桓公和周王室关系很好的,看到郑庄公这么欺负周王室,心里早就不满了。听说郑国来求和,切了一声,人都不见就将人拒之门外了。

    他手下一个叫五父的大夫过来劝他:亲仁善邻,和邻国和睦相处,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外交政策,国君您不应该拒绝郑国的好意啊。

    陈桓公毫不在乎地挥挥手:郑国现在正在对宋、卫交战,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哪里还有精力顾及我们呢,我就是不回应郑国的好意,给郑国难堪,他们又能拿我怎么样。

    然而,春秋小霸主郑庄公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他在和周天子、还有宋卫两国争斗不止的时候,居然还有能力两线作战。

    看到陈国这么不识好歹,敬酒不吃吃罚酒,郑庄公一个回头,就把陈国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战下来,陈国损失惨重。

    所以,陈桓公就得到了长恶不悛这么个严厉的批评。

    《左传》甚至还引用了《商书》中的话:说作恶就好像草原上的点点星火,稍有不慎,就成燎原之势,再也无法扑灭了。(这就是毛主席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的出处。)

    周王室的史官周任也批评他:治理国和家的人,看到恶,就要像农夫急于出去杂草一样,把它们割除铲平,堆积起来做肥料,彻底清除他们的老根,不要使他们再生长。那么善就能得到伸张发展了。

    陈桓公觉得冤啊,比窦娥还冤,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不就拒绝个求和嘛,怎么就上纲上线的,说得他好像十恶不赦一样了呢。本来就是因为周王室憋了口气,回头还被他们史官这么埋汰,真的是,好气人哦!

    陈桓公并不是一个暴君,单从这件事情上,好像也看不出陈桓公有什么太大错处。按照现如今的观念,郑庄公欺凌天子,侵略邻国,确实是不招人喜欢。他出于公愤,拒绝了郑国建立友好关系的提议,很合情合理嘛,很有正义感啊!

    -02-

    那历史上用长恶不悛来评价陈桓公是不是太过分了呢?

    其实,在古代,对善恶,除了有道德品格上的评价外,还有一个,就是正确和错误的意思。你处于什么位置,履行好这一职位的工作,就是善,反之,则是恶。

    陈桓公作为一国之君,他的首要任务,是保卫国家安全。如果仅凭一己好恶,而把国家推入灾难当中,这个就是作恶。

    陈国实力弱小,郑国实力强大,郑庄公又野心勃勃。陈桓公却参加五国联军、攻打郑国在前,自以为是、拒绝郑国和解提议在后,不自量力地引来了郑国的攻打,让国家受到重大损失。那对于国家社稷,就是犯了无可弥补的大罪。

    率真直爽,恩怨分明,在有些时候确实是不错的品质,但如果你的社会角色所要承担的责任与这些品质相冲突时,最好能放下私人恩怨、个人好恶。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啊,那是容不得任性滴。

    相反,作为国君,如果你能让民众安居乐业,富足安康,即便有一些不太好的个人爱好,也无伤大雅。

    如《孟子·梁惠王下》中,齐宣王问策于孟子。

    他对对孟子说:“我有个毛病,我喜欢钱财。”

    孟子说:“从前公刘也喜爱钱财。《诗经》说:‘收割粮食装满仓,备好充足的干粮,装进小袋和大囊。紧密团结争荣光,张弓带箭齐武装。盾戈斧铆拿手上,开始动身向前方。’因此留在家里的人有谷,行军的人有干粮,这才能够率领军队前进。大王如果喜爱钱财,能想到老百姓也喜爱钱财,这对施行王政有什么影响呢?”

    齐宣王点点头,是哦,孟先生说得有道理:“但我还有个毛病,我好色。”

    孟子回答说:“从前周太王也喜爱女色,非常爱他的妃子。《诗经》说:‘周太王古公亶父,一大早驱驰快马。沿着西边的河岸,一直走到岐山下。带着妻子姜氏女,勘察地址建新居。’那时,没有找不到丈夫的老处女,也没有找不到妻子的老光棍。大王如果喜爱女色,能想到老百姓也喜爱女色,这对施行王政有什么影响呢?”

    齐宣王觉得孟先生说得太有道理了,放下了心结,从此安心的好货好色。

    呃,孟子其实是告诉我们,在其位谋其政,你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就是善,其他方面,有些小瑕疵也无伤大体。

    刘备临死前在写给刘禅的遗诏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就是希望他兢兢业业做好蜀国国君,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时候的恶是什么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xh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