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1·4
「原文」
1·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zēng)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海天心得」
1、
海天夜读《论语》,略有滞塞,思索甚久,不明所以然,只觉得眼皮无力,头脑发蒙。正忖度之间,忽然听到敲门声,非常惊异。开门看之,一个古装童子,长揖说道:“曾先生请您。”
海天随童子去,竟然步行,路径陌生从没有走过,两边树木茂盛,顷刻间到了一个园子,月亮拱门,上书“南柯园”。踱入院内,绿树成荫,间有亭台,道路蜿蜒,很快到一处开阔地带。只见一株参天大树,独立于开阔地中间,气势宏伟,三角阔叶,郁郁苍苍。树下两个席地坐垫,一个精美的玉石小几,几上一本新版《孝经》。
一位中年文士坐在一个坐垫之上,面向大树,闭目沉思。童子引领海天坐下,轻声禀报:曾先生,海天学友到了。
2、
曾先生闪目施空首礼,海天以礼还之。曾先生说:“吾乃曾参,今请你来,因为见你读《论语▪学而》第四篇时,神情迟疑、若有所思,特请你来问询原由。”
海天点头回答:“确有疑虑,今有良机,拟向先生请教。我读第四篇,先生说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疑虑在第一句。”
曾先生说:“难道是因为三省之数的问题吗?我也听说世间现在对三省有三种解释,一是说三次反省,二是说从三个方面反省,三是说多次反省。现在世间的人学习《论语》竟拘泥如此,实在是解读过分了。第一个说法,三次反省之说太机械呆板了,难道说反省五次、六次就不行,必须三次?哪有如此迂腐之理,这不是当世说的形式主义吗?第二个说法,从三个方面反省之说也不符合古时候行文次序,如果说是要反省这三个方面,应该说‘吾日省吾身者三’,而不是‘吾日三省吾身’。所以正确的解释是指多次反省,第三种说法,古时候行文三九之数多指概数,并非一定特指几次。”
3、
海天回答说:“曾先生所言极是,但海天的疑虑虽与三省有关,却并不是迷惑于反省次数。”
“那么,是在这句话的重点所在上有疑虑了。”曾先生沉吟道。“我当时说这句话时,确实有两层意思。一是对自己的修身方法做一个总结,就是说明人需要多次反省自身的问题才能加以纠正改进。二是列举了修身上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一个是替人做事上忠的方面,再一个是交友上信的方面,还有一个是老师传授的知识上运用实习的方面。我列举这三方面只是针对我自己的修身需要来说的,并不是指对于大家来说只有这三个方面值得反省,其他的方面就不重要,就不需要反省,也不能作为前面说的‘从三个方面反省’的说法的根据。”
“但学海无涯、人生有限,人在求学修身时还是应该根据自身需要来进行思考、取舍、吸收的。从历史经验上看,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方法,得到了历代文人士子的认可和推重,更为重要。从文意上看,后面反省的三个方面是前面修身方法基础上的生发,先有反省,才有反省的内容,自然是前一个意思更重要。依我看,其实没必要非要纠结于这句话哪一层意思是重点,谁如果在学习中能有所得,得到的就是重点。”
4、
海天回答说:“曾先生详细解说,深有所感,但是海天所疑虑的并不在这句话之内,而在这句话之外。”
曾先生疑惑道:“愿闻其详。”
海天再施空首礼,说道:“先生这句话,如同普世之真理,并无不明确之处。我看世上有进取之心的人,都以先生之语引为座右铭,时时实习,反躬自省,查找自身不足加以改进。但往往能坚持不懈者少,一暴十寒者多,使得这种修身方法不能有效普及实施。即便有能一以贯之者,但在有所成功以后,也将初心扔到一边,再也不肯剖析自身的不足,而飘飘然、醺醺然,以为己已可傲视万物、完美无缺矣。”
“如当世之TG,初成立时全国仅几十余人,历经多少艰难险阻,伤亡无数优秀儿女,为寻求民族前途、人民幸福,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在奋斗过程中,为了能不断求得自身进步,强大自身力量,TG曾创造性地制定出自我批评的方法,加以结合批评的方式,成为培养干部、修身进步的重要办法,被称为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并写进章程。但是革命成功以后,经过数十年和平建设年代,优良作风受到挑战,干部们反躬自省的自我批评大都流于形式,剖析自己的缺点好像在自我表扬一样,总说点儿不疼不痒的事。比如说自己在工作中总犯急躁情绪,这不是自我吹捧积极性强、干劲儿大吗?至于批评,更是无从谈起,无论上级下级,大家都是一团和气,批评不过是和风细雨,真正做到指出不足、说出逆耳忠言的反而成了少数。”
“如何能坚持初心,坚持反躬自省始终如一,是我心中思虑所在啊,愿闻先生高见。”
5、
曾先生肃然说到:“当年吴越争霸,吴国先败于越国,吴王夫差奋发图强,为提醒自己,让人在宫门值守,每次自己经过时值守的人就喊,‘夫差,你忘记了杀父之仇吗?’,夫差肃然回答,‘夫差不敢忘记’,夫差这是强迫自己反躬自省吴国还有哪些不足和问题。然则后来当吴国打败越国以后,夫差就撤了值守,再也不想着自省的事儿。
“海天学友,请看这里。”曾先生一挥手,玉石小几上《孝经》瞬间消失,光滑的几面上徐徐显现出四句话: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是唐代北宗禅创始人神秀法师的偈子,我把它借来一用,做一个比喻。菩提树,可以作为相对于人们行为举止的标杆;明镜台,可以作为人们道德修养的镜鉴;时时勤拂拭,可以看做对自省的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外在的有形的对照和矫正,加上自身内心的坚持努力,就可以帮助人们尽量做到持续不懈的自省纠错。”
“通俗地说,对于TG,党员干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是‘时时勤拂拭’的态度,如今新修订的《若干准则》等规矩,就是菩提树和明镜台,两者合力,优良作风就能逐渐切实回归并传承下去。
6、
曾先生再次挥手,玉石小几腾空而起融入大树之中。曾先生感叹道:“你来时,我正坐对这棵菩提古树反躬自省,检查自己的言行。自省,本身就是靠的自觉,如果有外在的制度矫正,可以强制性地培养、养成这种自觉。自觉,不可能是天然产生的,自觉来自于不断坚持的养成和不断学习进步的增益补充,这是应该时时警惕的啊。”
说话间,曾先生自顾自走向这棵菩提古树,竟然走进树里面,消失了。
在海天的惊疑之中,古树破碎,天地旋转,南柯园和它的一切皆归于无。
竟然是一场梦境。
文:海天大路
上一篇 最凶猛的糖衣炮弹!|《论语》一得1.3
下一篇 (因为下篇是为某公众号写的特稿,尚未推送,内容暂缺)
延伸阅读:古文新说《弟子规》(目录)代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