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柴火妞
✉
我们今天传统意义上对一个成功人士的衡量,好像还是不能逃脱对其事业、家庭等硬性条件进行考量的惯性。如果没有稳定的事业,仿佛就是一无所成,要再加上还没成家,那几乎可以被说成是一事无成了。
我们最真实的感受,莫过于每到逢年过节,适龄青年被长辈催婚的景况,大半个朋友圈都在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忽然想起来,上学那会儿老是被催作业,毕业了就马上被催婚,用脚拇指都能想到,结了婚就该被催着生孩子赚钱养家糊口了。
年龄好像被上了闹钟,到了点儿就响个不停。这种依靠提醒和不断的催逼,而非本能认知所产生的自发行为,一旦超出人的承受能力范围,催逼的结果就会走向畸形,呈现逆反。
有人因此妥协,便为了婚姻而嫁娶,为了传宗接代而生育;也有人因此桀骜不驯,成了不婚主义。
但除此之外,也有闹钟思维深入人心,已转化为一部分人本能意识的现象。他们自觉被传统价值观绑架。
比如,有人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价值观绑架,亚伯拉罕的妻子玩了小聪明,让亚伯拉罕通过使女夏甲所生的以实玛利,后来多次成为以色列民族的灾难。
再说从所多玛带着一家人逃跑的罗得,当时两个女婿因为不相信罗得的话,没有跟着离开。而罗得的妻子因为半路回头,被天上降下来的盐包了起来,成了一根盐柱。直到今天,死海的南端,还有一座名叫阿兹多玛的小山,那里有硫磺涌流出来,现在还有许多盐柱,它们一直都被称为罗得之妻,她被陷在隆起的盐岩中,留下一个掩盖她的盐山在那里,以供后人凭吊。
所以跟着罗得一起逃命出来的只有罗得的两个女儿。他们先逃到琐珥,后来又因为害怕,逃到山上,住在山洞里。因为罗得渐渐老了,两个女儿同样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绑架,害怕自己没有后代,竟然想出灌醉自己的父亲,从自己的父亲那里留根儿的想法。
两个女儿果然由此得到了两个儿子,他们便是后来摩押人和亚扪人的祖先。
摩押地位在死海东面的高原上,在现在的约旦国内。亚扪地在约但河东的南部地区,位于摩押地北部。亚扪的京城拉巴就是现在约旦的首府安曼。
然而,两个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却一波三折,他们本和亚伯拉罕属于同根,却几次三番狂妄自大,对以色列造成千挠百阻。但最终完全被历史淘汰。
回到今天,我们虽然不知道未来的子孙会有怎样的发展,这似乎也不完全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但如果只认死理儿,被事物的表象目的绑架,那必然是得不偿失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固然是传统,但若因为传统,而放弃了最基本的道德判断。选择的机会摆在每个人的眼前,可善恶也只在一念之间。
比起传统意义的婚姻嫁娶、繁衍子嗣,也许我们更需要考虑的,还有下一代的教育。你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