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培训效果深化,就要有创造价值的想法。深入效果需要有技术,从培训的内容设计、讲授两个角度,首先一个课程要有一种训练进程的思路、一种结构化的意识。
1.内容架构模型
任何一堂课其实都是一个领域,课程的题目就是课题,每个课题有很多段,每个段落有很多要点、内容点。课、段、层、点其实就是干、枝、条、叶。
需要注意的是,对段落层次的处理,整个课程中有几段是要淡化的,有一两段是要突出的;一段里面有一两层是要强化的,其他层要淡化。
图1 内容架构模型训练的进程安排如图1所示,课程架构即课题,课题下面有主题,一个段落就是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下面有层次,层次就是话题;每一个层次下面有要点,要点就是问题,所以课程设计的每一个点其实就是在解决一个问题。尤其企业内部培训师,不解决问题的课是无用的,所以内容点其实就是问题的融汇。每一个内容点有可能是一两张PPT,可以叫做PG(PPT GroupPPT群组,或者叫Presentation Group呈现群组)。
图2 构建:讲授模块示意图每一个PG点都很重要,它是N+2,2即导入、收结。
导入的过程可以是提问、讲故事,用一段视频、音频或者先做个游戏活动引入。需要注意的是,问候不能算导入,问候是简单的暖场行动,而导入是根据内容设计的,导入一定要做到先声夺人。
纲要内容就是实体内容,一定要逻辑清晰,就是有大小、前后、正反、因果、表里、一多、总分等关系,任何内容都要表一层、里一层,扩展开去又一层。如果课程内容能实现这种立体宏观的设计,课程内容就肯定是立体的。实体(纲要)内容要运行逻辑关系,演绎就要展开,就要用生动的技巧,如讲故事、打比方、身边事、抓现场、演角色、导体验、新讨论、议案例、做游戏、玩活动、行测试、答问卷、巧提问、妙应答、有串讲、善总结、资源素材运用等。
收结就是见好就收,即承上串概念。
2.课堂表达的结构技巧
课程的训练进程要有开场(铺垫)、讲解、收场三段。
开场要加铺垫,开场就是如何先声夺人,铺垫要注意权威、认可。铺垫有一个生动的技巧就是抓现场,抓现场时要注意点面结合,有一个点就得做一次铺垫,但是不是每次都做铺垫。
讲解要运用逻辑关系,做到情理并茂。
收场就是见好就收。“见”就是把好的概念、观点再重复呈现一次。
总之,课程的表达结构需要拥有开头的技巧、中间的技巧、结尾的技巧以及逻辑表达的技巧,也包括生动的技巧。开头的提问、做活动是很好的技巧,结尾的串讲是很好的技巧,即承上串概念、启下设疑问,中间有了逻辑再来做生动。
网友评论